带每一个人回家

2015-09-23 11:00蒋骁飞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者遗骸逝者

蒋骁飞

“带每一个人回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对逝者和生者的庄严承诺——亲人、爱、生命是无价的,值得用一切力量去呵护、守卫!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属下有一个很特别的组织——美国国防部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JPAC),专门搜寻自二战起在战争中失踪的美军士兵的遗骸,因此该组织又被称为美军“收尸队”。

越战结束后,“收尸队”开始搜寻在海外战场上失踪的8万余名军人。不管是雪山或是海底,“收尸队”都竭力搜索并将失踪士兵的骸骨带回故乡。“带每一个人回家”是美军收尸队最著名的信条和诺言。

“收尸队”的工作人员常年在非常艰苦的地区进行发掘工作,这种工作充满难以想象的复杂,令人生畏——工作人员要爬上喜马拉雅山,也要深入南亚热带雨林,或者潜入太平洋海底。从世界的最高点到最低点,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寻找失踪美国士兵的地点。“收尸队”的搜索地域也非常广泛,欧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都是他们的搜索范围。由于“收尸队”的发掘地点大多非常偏远,因此他们常选用直升机作为交通工具。但这也增大了意外的风险,“收尸队”曾有12名成员死于越南山区的直升机坠机事故。

“收尸队”的工作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搜寻一具阵亡遗骸的总体成本太高了,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美元,每年总耗资高达6000多万美元实在得不偿失”。再加上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搜寻工作的巨大风险也遭到一些人的指责。“收尸队”的负责人罗伯特·曼恩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从未放弃,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被国家送到战场的美军士兵,他们同时也是别人盼其回家的儿子、父亲、兄弟和爱人……他们曾经为那场战争付出了生命代价,我们今天难道不应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为他们的亡灵安息或者他们的在世亲人做些什么?!”

以色列也是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要带每一个“自己人”回家。自1948年以来,以色列就一直在通过交换的方式向敌方“赎回”自己人。迄今,以色列共释放37045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换回1321名以色列士兵和平民,包括遗体和残骸,甚至是遗物。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交换俘虏是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又称以色列建国战争),这也是以色列交换人数最多的一次。1948-1949年,以色列共释放6346名阿拉伯人,换回以色列人882名。1968年,以色列共释放12名约旦士兵,换回3具遗体。后来以色列人发现,换回来的3副棺材中有2副只装着泥土。1975年,以色列用20名阿拉伯囚犯换回两名以色列人的遗体。2007年,以色列送归3名真主党成员,换回溺水身亡并漂浮到黎巴嫩海岸的一位平民。

2011年,以色列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用1027个巴勒斯坦战俘换回一名叫吉拉德·沙利特的以色列士兵。民意调查显示,近80%的民众支持用千名敌囚换回一个自己人。

对以色列人来说,“带每一个人回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对逝者和生者的庄严承诺——亲人、爱、生命是无价的,值得用一切力量去呵护、守卫!

张军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生者遗骸逝者
逝者师友二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疫 后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麦田群鸦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离去
谈谈墓地,谈谈生命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徐显秀墓的镇墓神兽壁画 逝者的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