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生态漫步

2015-09-24 03:45周依奇
环境与生活 2015年5期
关键词:纳斯海狸斯德哥尔摩

◎周依奇 文/摄

斯德哥尔摩生态漫步

◎周依奇文/摄

位于斯德哥尔摩市郊的纳斯比城堡附近的森林

因为湖里的贝壳种群阴盛阳衰,船主们就弃用了含锌的船漆;因为鸟妈妈要繁育,公司领导自觉停用豪华办公室;孩子们充满天真地给湖边的海狸写信……人类与自然的种种美好关系,在短暂游历斯德哥尔摩的随意漫步中,就能一一体会。

3月伊始,笔者有幸作为瑞典对外交流委员会中国管理培训项目的学员,前往瑞典参加为期两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培训。两周的紧凑行程,无论是行业领袖的心得分享,还是知名企业的实践案例;无论是室内的激烈讨论,还是户外的边走边聊,都令人难忘。除却专业领域的收获,笔者此行的最大感触,是瑞典举国上下的环保意识,在此仅撷取此行晨间散步的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生态学家派尔·本斯顿从市内湖泊舀了一杯水说可以直接饮用

绿色主题散步

瑞典的第一周,是在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郊的纳斯比城堡度过的。这座城堡始建于1665年,其间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整并几度易主,如今已成为瑞典国家文化保护区,同时也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小型会议酒店。抵达酒店的第一天,斯德哥尔摩春寒料峭,阴雨绵绵,是需要穿大衣的气温。从窗户望出去,一条便道外便是茂密的森林和幽静的湖面,间或有跑步健身或者散步遛狗的人经过。侧耳聆听,除了偶尔经过的车辆,只有鸟鸣和风从树梢吹过的声音。

尽管这种久违的与自然如此接近的经历已令人感叹,但是,直到生态学家派尔·本斯顿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绿色主题散步,我们才得以管窥纳斯比周边的风景并了解瑞典人对自然的精心呵护。

贝壳的胜利

根据日程安排,第四天清晨7时,一身户外行头的派尔准时在纳斯比门外与我们碰头。在他带领下,我们踏着晨曦为参天古树投下的阴影,穿过城堡前约30米宽的林地走到湖边。派尔告诉我们,瑞典有很多湖泊,我们眼前的这片与波罗的海相连,在夏季,不少热爱航海的瑞典人会选择从这里出海,因此湖边有一片存放游艇和帆船的区域。据介绍,前些年,科学家发现这片水域的贝壳种群呈现出严重的阴盛阳衰,经过分析得知,船舶底部防蛀漆中所含的锌,是导致这一情况的罪魁祸首。为了确保水域生物种群的平衡和多样性,许多环保组织和个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含锌防蛀漆的宣传,并使绝大多数船主放弃了传统的防蛀漆。

沿着湖边向对岸森林进发的途中,派尔向我们介绍了纳斯比周边社区的情况。这里的居民大多住着独门小院,享受着周边的静谧和自然,过着春天踏青、夏天钓鱼、秋天采摘、冬天徒步的日子。这里距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有半个多小时车程,尽管多数家庭拥有私家车,但大多数人仍会选择城铁通勤,城铁站距离大多家庭不过走路十几分钟,由于途中人少景美,与其说是去赶车,倒更像在散步。

市区的湖泊

海狸先生的信箱

行至城堡对岸森林与湖泊交界处的林间小道,一堆横倒在水中的树干赫然出现在眼前,前方几米还有更大的一堆树枝。派尔指着倒下的树干和旁边的一堆碎屑,让我们猜是何种动物的杰作。听过各种猜测后,他大笑着说出了正确答案——海狸。对,就是我们印象里只在《动物世界》里出现过的那种长着长长门牙、以伐木搭巢为乐的动物,那一大堆树枝就是它的巢穴。更有趣的还在后边——派尔指着海狸巢穴旁的一个小木盒告诉我们:“这是海狸先生的信箱!”他俯下身,打开信箱,从里边取出几张充满童趣的画,告诉我们“这都是附近孩子写给海狸先生的信”,孩子们写完信后,家长或者老师便会带他们来到这里,把信放入信箱。这些因为前一天的阴雨变得有些模糊的纸上,有的画着海狸在巢穴里读书,有的写着“海狸先生,让我们做朋友吧”。同行的伙伴们从未想到会有这样的际遇,惊喜之余,不禁有些沉默,中国的环保教育也在逐渐加强,可如果孩子们从来没有机会在森林里探险,做一些为海狸先生或其他动物送一封信这类的事情,又如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并自觉保护自然呢?

政府在废弃铁轨旁为市民提供种植箱 唐文倩摄

老松树上的蘑菇

继续前行,我们看到了一棵非常高的树,树干上长满了小伞一般的蘑菇。派尔告诉我们,每一株蘑菇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森林的健康至关重要。此外,这片森林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松树,这种松树通常在生长几十年后便被砍伐作了木材,但科学研究发现,这种松树在生长150年之后会生出一种特殊的菌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今这片森林中的这一树种已被禁止砍伐。

散步途中,不时有晨跑者擦身而过。派尔说,在森林里晨跑,在湖边钓鱼,去波罗的海扬帆,就是周边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与自然这样唇齿相依,也让这里的居民更关爱自然。由于具有地理环境的天然优势,曾有不少房地产商觊觎这里,希望对纳斯比周边进一步开发,但这一规划由于当地社区居民的反对,而被迫搁置。

政府为市民准备种植箱

为时一个多钟头的“人与自然”课后,尽管颇为感叹和羡慕,但我仍不免心存腹诽:纳斯比地区位处郊区,又是自然和文化保护区,周边居民当然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市区的居民怕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心境吧。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第二次绿色生态散步——这一次,是在斯德哥尔摩市区。

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周,我们搬到了位于斯德哥尔摩市区内的酒店。眼见周围不过是普通的都市街景,实在没想出这里的生态散步会有何种惊喜。但刚转到酒店后方的一段人行高架路,派尔就停下了脚步。他先让我们低头俯瞰桥下,举目望去,似乎只有一条废弃的铁轨。派尔看出了我们的疑虑,他指着铁轨旁许多大小不一的木箱说,这就是都市人的小菜园小花园,由于市区内土地有限,而搭建过铁轨的土地又不适宜种植,因此政府把装满土壤的箱子放在这里,供大家种植蔬菜花果。政府的创意得到了我们连连点头赞许。

领导给鸟妈妈腾地儿

“请大家再抬头看那边的摩天大楼!”顺着派尔指示的方向望去,我们不禁噗嗤笑出了声,派尔颇为理解地笑着说:“补充一下,是瑞典意义上的摩天大楼。”据介绍,这座大楼的高层属于当地一家知名金融机构,顶层是机构最高领导的办公室,装修非常精美。但这层楼在去年曾经停用数月,就为了一只生宝宝的候鸟。

原来,有人发现一只候鸟在这栋楼顶筑巢繁育,为了确保它在哺育小鸟期间不受任何干扰,这家金融机构决定停用领导办公楼层,直至小鸟一家离开。不仅公司高层对此非常配合,所有普通员工也因公司的这一举动而颇为自豪。

市区湖泊水可直饮

自人行天桥向前步行5分钟,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一片蔚蓝的湖面,冰面初融,已经有几只水鸟在水面翻飞,对面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派尔掏出一个透明塑料杯,从湖里舀起一杯水,抬起手臂,指着这杯水说:“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温度太低,这杯水完全可以直接饮用。”望着一张张透着难以置信神情的面孔,他解释道,瑞典的天然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也很好,只需进行简单的过滤就可以达到直饮标准,并送往千家万户。如今瑞典社会各界都在着力保护,确保后代依然能够享用上天恩赐的优质水源。

为独居蜂筑巢

从湖边林地顺着一条坡路拾级而上,步行几分钟便回到了居民区。派尔在一个儿童游戏区停下,他在石桌上铺开一堆20厘米见长的细竹竿、钉子和草绳,表示要教我们做手工。按照他的演示,我们将钉子钻入食指粗的竹竿两头,钻出两个比较深的洞,然后用麻绳将几根处理过的竹竿捆在一起。“恭喜,你们刚刚为独居的蜜蜂建造了新房。”派尔随后告诉我们蜜蜂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表示如今的蜜蜂种群和数量都受到了威胁,在瑞典,人们将这样的人造小蜂巢悬挂在屋外,不仅可以为那些天性孤僻的独居蜂或者迷路的蜜蜂提供遮风挡雨的住处,还可以吸引它们为植物授粉。

回程中,路过一幢5层公寓楼。有一只鸟儿正叽叽喳喳地在树上筑巢,鸟巢的高度正好与4层的窗户齐平。在这个人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共处的国度,可以想象不久之后的春日,屋主人带着孩子与初生的小鸟打招呼的景象。

纳斯比城堡周边的林地,有的松树上长有特殊的蘑菇。

孩子们写给海狸先生的信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

猜你喜欢
纳斯海狸斯德哥尔摩
慈善家的穷儿子
慈善家的穷儿子
简单的纳斯
Duck-billed platypuses
借驴
借驴
斯德哥尔摩六点酒店
回溯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应用联锁软件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