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家著书谈教训干厕应用项目内蒙古夭折记

2015-09-24 02:08季纾纬
环境与生活 2015年9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教训鄂尔多斯

◎季纾纬

国际专家著书谈教训干厕应用项目内蒙古夭折记

◎季纾纬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生态城镇项目中安装干厕的住宅楼

据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全球约70个国家记录在案的有315个生态卫生项目,大部分位于农村和城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城市社区——大兴生态小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小区曾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干厕(旱厕)小区”,是全球第一个在城镇多层楼房中使用干厕的环保项目。然而,在运行3年后,生态干厕却被该小区居民抛弃了,项目终告失败。那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呢?

意义:应用规模堪称世界之最

作为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负责人,瑞典水资源学家阿尔诺·罗斯马林(Arno Rosemarin)在《城市生态卫生项目的挑战——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英文名为“The Challenges of Urban Ecological Sanitation——Lessons from Erdos Eco-Town Project”)一书中,详述了项目失败的原因。

200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合作,在郝兆奎村启动“瑞典-中国鄂尔多斯生态卫生城镇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地区干厕应用项目,是瑞典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全球第一个小城镇多层楼房使用干厕系统的实验基地。当初的设想是:通过“源分离”生态卫生系统,将每户居民的尿液和粪便分开收集,经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其他生活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就地处理后,用于小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绿化灌溉。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是瑞典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也是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生态卫生研究”计划的技术支持和执行机构。“生态卫生研究”是个10年计划,于2001年发起,前5年着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开展试点,进行宣传和推广实践等;后5年,则拓展宣传、形成国际合作网络,以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交流,来改善试点地区的卫生条件。

该研究所水资源学家阿尔诺·罗斯马林在《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中谈到,东胜区约有50万人,市内部分地区一天只供应3次水,采用比传统卫生系统节水的干厕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城市里,约1/3的人使用自己的抽水马桶,另外2/3用的是公共厕所,其中绝大部分是肮脏的蹲坑厕所;在城郊及周边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使用狭窄的蹲坑厕所,条件很差,甚至存在开放式排便问题。罗斯马林预想,干厕项目若应用成功,对中国甚至全球城市卫生系统的改造,将起到示范作用。

选择:青睐中国新兴城市

研究所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开展合作项目,是因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公共卫生系统压力日增。到2008年,已有近半数中国人居住在城市,而其中仅有不到六成的人使用改进的卫生系统。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数十年了,时下面对的问题是能否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与研究所(SEI)的工作目标相契合。另外,中国有利用人类排泄物作为有机肥的传统,政府亦有相关政策予以鼓励,这也为研究所的“生态卫生研究”计划提供了便利。

在选址方面,研究所需要在中国寻找一个处于起步发展状态的二三线城市。这类城市的纵深污水处理系统尚未建设好,用水也比较缺乏。其次,这类城市的政府必须有强烈的改善愿望,能为研究所的试验提供空间和便利。几番考量后,研究所将试点定在半干旱地区鄂尔多斯的东胜区郝兆奎村。

问题:设备易损 臭气难排

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采用公私合作方式,开发商为大兴房地产发展公司,地方政府则为该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权和事成之后的退税保证。按项目原先的设计,是先在两栋住宅楼里进行无水源分离马桶使用试验,技术成熟后再逐步推广。当地政府觉得这是件大好事,于是一举在39栋住宅楼里安装,供800多户居民使用。

无水源分离马桶的结构说明图来源:《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

覆有不粘涂层的不锈钢便斗来源:《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

源分离马桶由该研究所负责设计,中国潮州的一个厂家生产,每个造价七八百元。它和普通马桶的区别在于设计了小便斗和大便斗,都不用水冲,马桶里储存的是满满的锯末,作用是节水、除臭和让大便尽快变成有机肥。

小便时要对准马桶前部的小便斗,尿液通过独立管道进入地下储尿池;大便时一坐下,倒扣的便斗碗就会翻转过来,再拉一下马桶右侧的伸缩杆,碗里就会铺上一层细细的锯末,便后一起身,便斗碗就自动把大便和锯末翻转,落入地下室的储粪桶,每个月,有工人来倾倒粪桶两至三次。地下室里的抽风机,24小时不停地从粪管里抽风排向屋顶,用来除臭。

干厕使用说明示意图来源:《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

但2006年干厕投入使用后,小区普遍出现粪尿后续处理无门、气味难闻等各种问题,氨气味弥漫在家里令人难以透气,地暖的使用更加重了味道。因为需要不停翻转,马桶的便斗碗大量损坏,有的居民家中还从厕所里爬出了蛆虫。2007年,鄂尔多斯迎来10年来最冷的一个寒冬,接近零下30℃的气温中,屋顶通风口的水蒸气结晶形成冰霜堵塞了气流,加上冬天尿斗结晶,地下尿井里的尿遇冷收缩,产生的氨气排不出去,倒灌进居民家里,很多人反映“臭味熏眼”,各种问题的叠加使住户失去了信心,在2009年只得将所有干厕改装为水冲式厕所。

教训:没料到建筑质量如此之差

失败之后,阿尔诺·罗斯马林总结出如下教训:

一是当地政府监管不严,有约20户居民私自安装了冲水马桶并强行接入污水管,而政府并未予以干预,这对项目的整体实施明显不利。

二是居民观念问题。很多居民反映干厕是农村才使用的低级厕所,在城中的公寓里使用太不合适,感觉像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如有亲属来访看到干厕会有些尴尬,这些想法最终变成了对干厕的抵制。

三是干厕的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使用不便。因为使用锯末作为粪便掩埋材料,坐便时会有锯末溅出来,并且相关操作对老人和小孩而言过于复杂。

四是设计问题导致异味。这是最严重、最令居民接受不了的问题。由于没有水将排泄物马上冲走,加之鄂尔多斯市整体建筑设计水平不如人意,建筑物内气压变化(穿堂风)较大,异味很容易四散开来,招致强烈的不满。

五是居民使用习惯问题。用惯了冲水厕所的居民,已经习惯把厕所当作垃圾站使用,完全无视该项目提供的各种提示,随意抛弃各种用过的卫生用品和垃圾。这种生活习惯的转变需要长时间来完成,该项目只能加强对常规维护和气锁装置监察的频率。另外,冲水厕所的便利(冲完就走)已经在当地居民心中根深蒂固,大多数人根本不愿意特意为这五谷轮回之事费心,导致项目的开展遇到很多困难。

六是楼房建筑质量低。很多建筑问题在建筑完工数年后才被人发现,而当时瑞典方面根本没有预料到试点区域的建筑缺陷。排水管道常年被建筑碎片、泥土和各种厨余垃圾堵塞,本身已经比较脆弱,加上重型机械在施工时不注意,使整个排水系统一直运行不畅。此外,风扇也有问题,使异味问题无法解决。

七是居民使用方法有误。由于异味问题难以根治,很多居民不得已将水冲入干厕,试图消除,却反而加重异味。

该项目失败原因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鄂尔多斯市领导班子变动,新领导减少了对项目的支持;项目起初打算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的建筑上进行,但是后来改到了多层的复杂公寓建筑内,难度极大;原来在鄂尔多斯市实行的用水配给制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被废止,居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厕所用水。此外,通过煤矿业发展,鄂尔多斯市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当地居民更加认为使用干厕是一种生活质量的倒退。

最后的结局是,项目方重新设计了干厕系统,增加了一个自带的小排风扇来解决异味问题。但是2009年,当地居民受“干厕比水厕低级”这一根深蒂固的想法影响,最终决定全部恢复改用冲水厕所,项目彻底宣告失败。

多层公寓建筑内的“源分离”生态卫生系统示意图来源:《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

“源分离”生态卫生系统示意图来源:《鄂尔多斯生态城镇项目的教训》一书

本栏目责编/郑挺颖 zhengtingy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市教训鄂尔多斯
绿染鄂尔多斯高原
地理盲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教训
教训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窖藏
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