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山西抗日战争中统战政策的成功实践

2015-09-25 03:25梁正
党史文汇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军阎锡山办事处

梁正

在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中,山西战场之所以能发挥它在北方游击战的战略支点作用,除优越的地势外,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山西实际,灵活多变通过几种有效形式,对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成功地实施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

众所周知,阎锡山自1912年统治晋、绥两省,1928年春率兵打败奉军张作霖部攻占北京、保定,6月又靠日本人帮助一枪未放而得天津,统掌了华北五省及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1930年阎、冯倒蒋的中原大战以阎、冯失败告终。蒋介石逼阎出国,阎以赴苏为名在日本庇护下到大连避难,后于1931年8月又偷回山西重占晋绥。日本要把阎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工具实现其“满蒙”政策,日、阎在全国抗战开始前是相互勾结的,故阎是亲日派。只因日军进犯绥远,日阎关系破裂。1936年春红军东征到山西要借道到河北、察哈尔抗日,他还联蒋“剿共”企图阻挡红军抗日。同年5月5日为保存国防实力以利迅速进行抗日战争,红军决定回师陕北。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将被俘的晋军三九二团团长郭登瀛耐心说服教育后放回,并让他给阎及晋军的高级军政人员带了毛泽东的亲笔信。信中向阎指出了“救国大计,非一手一足之烈所能集事。敝军抗日被阻,然此志如昨,千回百折,非达目的不止。亦料先生等终有觉悟的一日”。信中又指出,红军回师陕北,而蒋军且懒在山而不走,策划“河东道独立”,指染山西,希望阎能与“敝方联合一致,抗日反蒋,则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阎虽未回信却在日记中表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道理亦是利害。”而后阎又通过同共产党有接触的中华革命大同盟华北办事处主任朱藴山和陕北联系,达成愿联共抗日,撤销反共组织,建立民众抗日团体,欢迎红军代表驻晋的等协议。

日本增兵华北,阎锡山管辖的晋绥即将受到侵犯,在他急需“守土”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推动他不断向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之时,他将中共代表彭雪枫秘密地迎驻太原,建立了红军驻晋联络站(1937年7月后改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它是中共同阎锡山保持统战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在山西实施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决策最主要的有效形式。它具体实施着中共中央对阎锡山制定的统战策略。这就是: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对阎锡山都要坚持拖住他、支持他、警惕他。

阎锡山虽然同日本、蒋介石都有矛盾,但在反共、防共上还是一致的。眼前日军进犯晋绥,蒋介石又要抢他的地盘,他为了“自存与自固”,就需要“联共”。这也算是他顺应时代潮流所表现的一点进步,但这点进步有局限性。一旦八路军为他“守”住了“土”,妥协降日的势力向他施加压力,日本向他诱降,他就退步,要联蒋反共降日。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时刻警惕他。

为了实施拖住阎锡山、支持阎锡山、警惕阎锡山的策略,党中央除公开利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同阎锡山交往外,又适时地利用了牺盟会、战动总会这样两种有效形式。

一、用官办的抗日团体牺盟会,实施中共中央的统战路线、方针、政策。

牺盟会(即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由中共地下党员为骨干的左派青年发起,经阎锡山批准而建立的一个由阎锡山任会长的地方性的民众抗日团体。中共中央北方局抓住阎锡山邀请“登报反省”出狱的薄一波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的机遇,顺其自然地将与薄同时出狱的一批共产党员,先后派回山西,充实和加强了牺盟总会的领导。以薄一波为首的共产党人依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利用阎“守土抗战”的进步口号,把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词语上略加变动,改为阎锡山可接受的民族革命十大纲领,发动山西民众开展抗日救亡,并对牺盟会工作纲领和原牺盟总会的领导班子予以调整,使工作一度陷入停顿的牺盟会在全省重新活跃起来,其组织迅速发展到各县。当时,全国22个省市的数千名青年先后慕名而来,其中有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革命青年,有很多地下党员和党的地下工作者,有近千名平津学生、各方人士和名流学者。这就使牺盟会实际上成了中共领导下的一种民族革命联盟。中共党组织利用牺盟会办了村政协助员训练班等;为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招收学员,培养了组建山西新军的骨干。牺盟会不仅在山西的民众运动中曾起领导作用,而且已进到阎锡山的政府与军队中间,开始了政治机构的改革,创立了新军,在推动山西进步与发展山西统一战线、坚持山西以至华北抗战上曾起过光辉作用。例如“敲门”的作用:用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去敲开阎锡山当局在山西公开发动抗战的门。“搭桥”的作用:牺盟会在中共和阎锡山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播种”的作用:牺盟会的特派员和村政协助员可以合法地公开宣传抗日,这对山西传播革命种子起了极大的作用。“建站”的作用:中共要在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没有这个官办的牺盟会就不会那么快。中共把牺盟会作为建立抗日根据地必经的“站”,这是大有好处的。阎锡山把山西划为7个区,7个区的政治主任就有4个是牺盟会的负责人:宋劭文、戎子和、薄一波、张文昂(都是中共秘密党员)。特别是宋劭文那个区建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成了华北第一个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太原失守后,牺盟会在“拥蒋抗日”“拥阎抗日”“实行民族革命十大纲领”“武装群众”等口号下,把工、农、青、妇等救国会建立起来,扩充新军,帮助八路军普遍组织自卫队、游击队。在阎锡山的军、政官员因日军进犯弃城而逃之际,牺盟会却把他们抛弃的政权重新拾起来,用其特派员担任县长,部分地实行民主政治(如民选村长,召开各级行政会议),部分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如反贪污、减租减息等)。中共利用阎要依靠进步势力组建一支新军的想法,指示薄等人于1937年8月先建立山西抗敌决死队(以后发展为4个纵队),同时成立的抗日武装还有以八路军干部为核心的战动总会游击队(以后改编为陆军暂编第一师,下称暂一师)、工人武装自卫旅、政治保卫二九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

二、用统一战线组织战动总会来实施中共的统一战线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赴山西抗日前线同阎锡山商定成立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下称战动总会),是以共同遵守的工作纲领为基础,吸收政府,各军、各界代表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战动总会主任经周恩来推荐、阎锡山同意由续范亭担任。续是著名的爱国将领,1937年2月受中共委托以杨虎城将军代表的身份来山西协助红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推动阎锡山抗战,时任第二战区行营高级参议,由他主持战动总会工作,各方代表均可接受。战动总会武装部长这一关键职位经周恩来力争由红军代表程子华担任,从此战动总会这一战时政权组织有了武力后盾和坚强柱石。

战动总会虽在建制上直属第二战区长官行营,但它却是中共直接领导的。战动总会掩护了中共地方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它有以程子华为书记(成员有南汉宸、武新宇)独立的中共高级党团。真正从始至终关心它、扶植它的是中共中央及其北方局,还有八路军一二○师的首长贺龙、关向应、萧克和当地党委负责人赵林、罗贵波等。在县城失守、地方官员逃跑时,当地动委会就行使政府职权,发动群众民主选举区、村长,改造旧的县政权;开展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发动群众支前参战;组建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等。它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为一体,是中共直接领导下拥有武装力量的战时政权组织,是抗日战争的动员机关,是团结群众参加和援助抗战的机关,也是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机关、组织机关和领导机关。

在战地因为有战动总会这一统一战线组织的存在,就广泛地团结了各阶层人士, 有了武装力量的大发展①,有了敌后游击战的大发展;有了抗日的新政权,人民民主大发展;有了人民生活的大改善。而这一切都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八路军是牺盟会和战动总会及山西新军的强大后盾。而后三者又是前者的得力助手。它们在相互配合支持下真正发挥了人民战争的作用。抗日战争进行了不到一年,在山西战场上已形成了点、线和面②相互包围与反包围的局面,而阎锡山政府和他的正规军则溃退到了晋西十余县,国民党的中央军更退到中条山沿黄河北岸的一些县城。

这种格局,引起了蒋、阎顽固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极大恐惧。蒋、阎在赞成八路军抗日的同时,又反对八路军发展,甚至图谋借日军之武力来消灭八路军。此时,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推行限共、溶共、防共、反共的方针,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向日妥协、投降的逆流。阎锡山一看新军大发展便大叫“新能发展、旧必灭亡”,顿感“大权旁落”,开始了扶旧抑新③。在山西战场上的日军因被抗日军民拖住无法前进,竭力向阎施展诱降阴谋。大喊“只打八路军,不打晋绥军”,答应发还占领区大企业财产的49%,妄图使阎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分裂出来走降日反共的道路。阎就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压力和日本的诱降下开始走向反动。1939年3月25日至4月22日,他在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第二战区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该会是阎为贯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布置“反共降日”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会议一开始阎就说:“武汉失守以后,抗战越来越困难,二战区削弱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壮大了。我们要自谋生存之道。”他分析形势前景是:“中日不议而和,国共不宣而战”,“蒋介石准备向日本人妥协,这种情势要看清楚,天要下雨了,快准备雨伞。”准备雨伞即他要跟上蒋从以往的联共抗日转向反共降日了。他强令取消了战动总会,将战动总会的武装部队改编为陆军暂编第一师,还手谕“牺盟暂停发展”,并提出取消新军政委制,将新军分编纳入旧军建制,取消抗日以来颁发的一切进步法令。

中共中央密切注视着阎锡山的动向。山西存在着进步力量,是不允许他后退的。中共中央为制止山西形势之逆转,从 1939年5月13日至11月19日先后发出了《关于宜川会议后对我党工作方针的指示》《关于在山西开展反逆流斗争的指示》《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坚持山西抗战克服危险倾向宣言》《关于山西反投降斗争的指示》等。但秋林会议后阎等一直向着妥协投降道路发展。一是倡言取消牺盟会、决死队,取消群众团体。二是迫不及待地调训全省军政民干部。此调训不是为了加强抗战力量,而是借机收买无耻之徒和失意分子使其回到原部门进行破坏,铺设投降道路。三是派大批“蛇蝎蚰蜒”到各行政区或明或暗地搞破坏。四是公开庇护汉奸。五是公开与敌接洽投降。六是叛军公开与敌人配合夹击决死第二纵队与政卫队。山西形势的逆转最终导致十二月事变④的爆发,它表明山西的妥协投降派在用和平方式不能把山西拉向妥协投降的道路后,直接采用暴力方式来达其目的,这绝不是山西内部的摩擦问题,这是一种反革命的事变。

阎发动十二月事变原本要消灭新军,赶走八路军,但事与愿违。新军在八路军的支持下进行了胜利的反顽斗争,从此纳入八路军建制。至此,牺盟会和战动总会完成使命而告终。但这两个组织的消失并非中共同阎统战关系的终结,而是中共为使阎不离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的有原则的让步。在中日矛盾日益激化、山西和全国的进步力量空前增长、抗日根据地已建的局势下,阎要反共降日是办不到的。

驻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八路军办事处,自十二月事变之后便全力以赴协助中共中央挑起了继续做阎锡山统战工作的重担。办事处是以公开的八路军(共产党)代表身份在阎锡山身边同其共商抗日大计,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用谈判方式来贯彻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配合办事处工作的还有为党做特科工作的同志,有地下党的内线。这样以王世英为处长的八路军办事处,在阎面前说话便有分量有权威,确实起到了支持阎、拖住阎、警惕阎的作用。

1、拖住了阎锡山,使其没敢降日。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阎以为日本要配合德国攻打苏联西伯利亚了,为此派赵承绶回太原同日方密谈,大有签订和谈协议之势。王世英当即电告中共中央并奉中央之命见阎,劝其不要上当。阎想摸清共产党对蒋的态度,便问:“蒋委员会长如果向日本妥协谈判怎么办?”王世英回答:“蒋介石打的是抗日旗子,他如果扯下抗日旗子,投降日本人,人民会唾弃他的。”阎一听这话的分量,只得把反共、向日妥协的协定暂时搁置。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占了东南亚一些国家阎又开始和日本人勾结,双方商定于5月在吉县的安平村举行会谈,阎亲自参加。办事处即刻将此通报中共中央,王世英奉命直接面见阎,表明中共、八路军坚决反对他向日妥协的态度,同时也在《解放日报》上公开揭露了阎的阴谋。阎的老搭档赵戴文看报后怒气冲冲去见阎说:“你要是投降日本,回太原,我决不跟你,我就跳黄河而死!”阎尚未参加安平会议其阴谋即败露,但其降日之心未死。1944年夏他乘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途经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地之机就十二月事变诬蔑山西新军。办事处即将此事连中外记者写的报道告知中共中央。毛泽东见报后,提出请当年新军领导人续范亭写文章予以驳斥,向公众说明真相,以粉碎其诬蔑。续范亭抱病写了《三年不言之言》和《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由新华社播发全国并先后在《解放日报》发表,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2、相机支持了阎锡山,使其没被蒋介石吞并。1940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0月间,何应钦、白崇禧发布致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的“皓”“齐”两电,命令八路军、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进到山西,想通过这些引起阎锡山同八路军的矛盾,逼阎剿共。王世英手持何、白电报连夜去见阎,义正词严地说:“这就是蒋介石的‘抗日行动!”并说:八路军进山西不是我们共产党的意见,这是蒋企图把他同我们共产党的矛盾转嫁到你头上的阴谋,企图利用你的军队同八路军作战造成两败俱伤……蒋给你的教训还少吗?我们八路军进入山西是为抗日大局,决不伤害你的势力,我党一贯坚持抗战,反对倒退,你也是清楚的,希望你保持中立,促使蒋抗日。这对你对我们,对全国人民都有好处。阎听后觉得是理,对蒋的反共活动便保持了中立态度。蒋一贯培养嫡系,排除异己,时常给阎制造困难。1942年,我陕甘宁边区由于蒋的封锁,阎因蒋克扣军饷,都遇到了困难。对此,经请示党中央批准后,王世英借向阎赠送我边区部队机关自己生产的工农业样品之机向阎提出“双方以物易物,以有易无,互助互利”的办法,阎非常高兴,立即命令他的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徐士琪同办事处谈判,顺利办成此事。

3、警惕阎锡山。八路军办事处就设在阎锡山的长官部,他时刻想通过办事处掌握中共动态,派便衣跟踪、特务监视,企图破译中共电台密码。由于办事处同志与之巧妙周旋、妥善处理,阎方阴谋没能得逞。1945年5月,中共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当办事处奉命征求阎意见时,他既不拥护蒋介石为首的独裁政府,也不赞成中共号召成立的联合政府,他仍想把山西作为独立王国当土皇帝。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他和中共合作抗日的统一战线就此终结。

注释:

①战动总会直接掌握的武装25支游击队总兵力达 21000 余人。各县动委会组建的游击队达11000余人。

②点和线指日军进犯山西后,占领了大中城市、交通沿线的县城和铁路、公路。面则指:八路军和新军占领山西广大农村,建立了敌后杭日根据地。

③指阎锡山重整和发展旧军,限制新派势力和新军的发展。

④即1939年12月,晋西与晋东南同时发生山西旧军打山西新军,摧毁抗日政权、破坏抗日团体、屠杀抗日干部的非常事件。

(责编 雷蕾)

猜你喜欢
新军阎锡山办事处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宇通T7团队再添新军
Examining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CPU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or the jumbo fl ying squidDosidicus gigasoffshore Peru based on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新军
新军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晋军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