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中国流行音乐之二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
—— 香港篇:“谭张争霸”的时代

2015-09-26 07:25王春燕
音乐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谭咏歌坛张国荣

编/王春燕

两岸三地中国流行音乐之二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
—— 香港篇:“谭张争霸”的时代

编/王春燕

1982年开始,粤语歌曲逐步进入鼎盛时期。为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粤语歌曲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影响力辐射港、台、大陆、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香港乐坛除了创造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大天皇巨星外,张学友、吕方初露锋芒,许冠杰、林子祥、钟镇涛、陈百强江湖不老,徐小凤、叶倩文、陈慧娴各具千秋,而且其中大部分人影视歌三栖发展,长拳短打、相得益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谭咏麟和张国荣。

谭咏麟比张国荣大6岁,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曾作为第二主唱加入“Losers(失败者)”乐队,作品主要翻唱“披头士”和“滚石”的英文歌,1971年解散。1973年,谭咏麟作为主唱,邀请钟镇涛加盟包括Losers的主要成员彭健新、叶智强、陈友组成“Winners(胜利者)”温拿乐队,通过宝丽多(宝丽金前身)及无线电台的包装策划,温拿乐队像他的名字一样节节胜利,5个长发、穿松糕鞋、带墨镜的男孩成为当时年轻人追逐的偶像,红极一时。1978年,温拿解散,谭咏麟已经完成了从“失败者”到“胜利者”到“实力+偶像”影视歌三栖明星的转变。而这时的张国荣才初出茅庐,1977年,他凭借《American Pie》获得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香港区亚军,进入歌坛,发展却并不顺利,参加多部港剧和电影拍摄,反叛角色居多,直到1983年,推出《风继续吹》专辑的同名主打歌让更多人注意到他。1984年张国荣以歌曲《Monica》入选第七届十大中文金曲,获得歌坛认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谭咏麟的事业如日中天,张国荣持续登高,“谭张争霸”愈演愈烈,两边歌迷互骂互殴现象频现,两个人都受到过直接的攻击诽谤和辱骂,如“张国荣死于艾滋病”“谭咏麟行贿买奖”“沽名钓誉”等,恶意和仇恨让两个人不堪重负。

媒体和歌迷清晰地比较着两位歌手的唱片销量、奖项数量、演唱会次数、影视表现及海外发展的差距,互相打压,终于1988年2月谭咏麟在第10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黯然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比赛性质的奖项活动。此时张国荣压力剧增,有歌迷威胁张国荣要他退出歌坛。果然在第二年年底,张国荣比谭更彻底地宣布告别歌坛。他们二人都在巅峰时退出,损失不可谓不大,媒体出镜率迅速降低,尽管谭咏麟之后每年都有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的专辑问世,张国荣也于1995年复出,但已无力独霸歌坛,香港歌坛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

“谭张争霸”最大的赢家是唱片业,唱片行业在这里是绝对的幕后推手,在这场明争暗斗中,他们充分演练了明星包装策划、歌曲量身定做、媒体炒作、市场推广、歌迷鼓动等娱乐业造星的手法。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及陈慧娴的先后退出,使1989年的香港乐坛突然青黄不接,然而新的偶像迅速被找到,唱片业的成熟已经为香港乐坛进入另一个高潮做好了准备……

(责任编辑 姜 楠)

猜你喜欢
谭咏歌坛张国荣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谭咏麟回应“因挺警被赶”传闻
新时期歌曲创作漫话——歌坛“西北风”时期的歌曲创作(下)
新时期歌曲创作漫话——歌坛“西北风”时期的歌曲创作(上)
张国荣的异国粉丝
似与不似率性自然
——张国荣艺术作品欣赏
谭咏麟 曾志伟 任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