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 岸
—— 澳大利亚访学日记(续二)

2015-09-26 07:25文/朴
音乐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骑警阿德莱德乞讨者

文/朴 英

彼 岸
—— 澳大利亚访学日记(续二)

文/朴 英

还记得我到达阿德莱德的第二天恰好是星期六,虽然已经听说过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周末是绝对不上班的,不过我还是决定去学校看看,至少将学校的大致情况了解一下也好。阿德莱德大学位于阿德莱德的市中心,交通便利,虽然我当时的住处距离较远,但是仍然有直达的交通工具。

阿德莱德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在市内以公共汽车和轻轨为主,去往郊区可以乘坐火车,在中心车站以及大小报刊亭都有免费的公交时刻表,人们可以计划时间出门。不得不提的是这里有一种独特的称作“O-Bahn”的“导轨”公交车。这是一种两用公共汽车,它的外表与普通公交车无异,可以在市区正常行驶,而每个轮胎的外侧各安装了一个较小的辅轮,利用辅轮可以驶上专用铁轨,这种公交车是往返于阿德莱德与周边卫星城的,它在铁轨上的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

果然不出所料,我到达学校后发现所有的办公部门都大门紧闭,即使有值班人员在也明确告诉我“如果有事请在工作日办理”,好在我是有备而来,因为之前房东就曾建议我乘坐免费公交车去熟悉这个城市,现在正好就利用这个机会了。阿德莱德有两条免费公交线路,分别是围绕市中心与市中心外围的环形线路,这个区域集中了阿德莱德大部分的重要场所,如市政厅、维多利亚广场、唐人街等,我正好可以一一观赏。

阿德莱德各种公交车都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不仅空间大、座位宽,而且在车厢内还设计出安放轮椅的空间,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在针对残障人士的配套设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为了使残障人士方便乘车,许多公交车都具有车身倾斜的配置,当车辆驶进站台时,司机会开启车身倾斜的按钮,等角度合适之后,在车厢底部会自动伸出一块金属板,以衔接到地面,而残障人士则控制着自己的电动轮椅,在不需要任何人员的帮助下顺畅进入车厢,并停靠到指定区域,车厢内的宽度也足以使轮椅自由穿行。即使是火车或者稍微老旧的、不具备这么先进功能的公共汽车,也都配备一块较长的金属板可以搭在车门的台阶与站台之间,只不过需要司机人工操作一下。在澳大利亚,不仅是公交系统,而是任何公共设施都充分考虑到如何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这也是我刚刚来到这里时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澳大利亚有那么多残疾人。实际上任何国家都有大量的残疾人,只不过他们想要出行实在是太过艰难,所以几乎就只能呆在室内,没让我们看见罢了。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因为地域与文化的不同,总是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在阿德莱德,最常见到的就是乞讨的人,之所以没有使用“乞丐”一词,是因为他们通常衣冠整洁,行为举止非常礼貌,也不会做出任何悲惨的状态以博得路人的怜悯。最初遇见的一位乞讨者是在我每天上学必须要乘坐的公交车上,那是一位看起来30多岁的男子,每天穿着相同的衬衫,头发略有些松散,带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他与我在相同车站上车,总是出现在上午的非上班高峰期。上了车之后他从不刷公交卡,而是径直走向车厢的尾部,这时车厢里的人并不多,他总是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座位,通常是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过了一会,他就会站起来,向车厢里每一位男士询问是否可以给他一只烟,大多数时候他都会遭到拒绝,可从未见他表现出失望的神情,而当有人提供给他烟的时候,他立刻兴奋地像个孩子一样,然后快速走到车门边按下下车提醒按钮,在最近的车站下车去吸烟。开始时我并未觉得这是一个乞讨者,只是觉得他特别奇怪,后来听邻居说起才知道他是靠政府救济生活的人,政府提供给他简单的居住空间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福利,但可供个人支配的现金不多,所以他买不起烟抽,只能去乞讨,难怪我不止一次看见他在地上捡起被人扔掉的烟蒂大口大口地吸着。

在闲暇时,我经常会到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去转转,那是一条步行街,街道两旁商场林立,颇为繁华。在这条街上经常会遇到乞讨者,同屋的留学生告诉我,千万不要在钱包里装太多现金,也不能一分钱都没有,只带几枚硬币即可,事实证明她的话是对的。有一天我与一个同学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一位土著人,看过电影奥斯卡获奖影片《南北乱世情》的人一定能记得电影中那些土著人的相貌,都是体格较胖、皮肤棕黑、头发卷曲、圆形脸、五官接近亚洲人的特征。那个人走到我面前停下,对我微微鞠躬然后面露微笑着说:“我现在遇到些困难,是否可以给我些钱呢?”我听了他的话立刻拿出钱包翻给他看,告诉他:“我只有这些,都给你吧。”他接过那几枚硬币,露出非常感激的表情,又说了一大堆表示感谢的话,最后牵起我的手,非常礼貌地亲吻了我的手背以示感谢,然后走开了。而我则呆呆地立在原地,彻底被他这“温文尔雅”的态度震惊了,直到我的同学大声喊我的名字时我才缓过神来。

在一个周末,我照例去一座教堂参加活动,那天我到的早了些,就在教堂附近散步。由于是周末,路上行人稀少,这时,有一位大概40岁左右的男子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你能给我两块钱吗?”我立刻掏了两块钱给他,他转身就走了。我闲来无事就看着他向前走,没走多远,他就被身穿警察制服的骑警拦住问话,然后他被要求留在原地,骑警骑着马来到我面前,他坐在马上,弯下腰问我那个男人对我做了什么,我告诉他事情的经过,骑警问我是否愿意给那个人钱,如果我不情愿,他负责把钱追回,我对警察说就给他吧,这位骑警再次和我确认之后才回去让那个人离开。

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是乞讨者最多见的地方,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车站人员最为密集,而乞讨者就会抓住这个时机去行乞,他们通常会挨个地问每一位等车的人是否能给他两元钱,如果遭到拒绝,他就会走到下一个人那里继续讨要,有时在等车的过程中会连续出现好几个乞讨的人,而当这样的事情遇到的多了,我也就渐渐学会了拒绝。

(责任编辑 李 浩)

猜你喜欢
骑警阿德莱德乞讨者
加拿大皇家骑警音乐骑术表演礼仪
紫荆花
偶见某扫码乞讨者(新韵)
小城里的大能量
善良的妈妈
水边的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约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