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2015-09-29 00:24张晓珠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诗情画意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

张晓珠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从微观上看,可以教一个人如何得体地表达,从宏观上看,她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从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上来看,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都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语文教师最为看重的工作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诗情画意”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审美教育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其中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如下:

1.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在讲授课本时未能真正贯彻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思想,以分数为教学的第一基准,一味按照自己的设计将教学进行到底,不给學生留任何创造与独立思考的空间,丧失了本应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领略美的机会。

2.不少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教学时,习惯将课本分析得过于透彻细碎,将本应是艺术的语文教学演化成为了刻板的公式模式,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语言的美,从长远学习语文的目标来看,本末倒置。

3.从上述当今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因为语文本就是一门富有艺术感的学习,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学生的尊严与兴趣,唤醒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以及激发学生对于生命与生活的激情。“诗情画意”可以为语文教学带来诸多良好影响。

(1)“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当学生面对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诗情画意的想象,见字生情,寓情于景,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天空中翱翔,在大海中徜徉,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能自然而然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2)“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语文课文本身运用了美学的思想观点,如课文《桥之美》,文中句句包含了作者对桥之美、绘画美乃至生活美、艺术美的独到理解与执着探寻,是一曲对艺术与美的赞歌。如此文章,如果单调机械地让学生学习生词,分析中心思想及语言结构,只会丧失文章本身最为精妙的审美思想,只有用心去感受文章中的诗情画意,才能获得文章所传达的审美认识,领悟语言之美,随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3)“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成绩。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提升兴趣、感受美的诗情画意的语文学习,学生会在发自身心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并做到语言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作文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便水到渠成。

4.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1)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画意,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张力,才能深深吸引学生。

(2)教师运用丰富的情感与诗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美。教师是学生最好的镜子。当教师在课堂上激情飞扬诗情画意时,学生会深深地受到影响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成绩、感受美并创造美的双重目的。

(3)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诗情画意”。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是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大多数课堂学习以应试为目标,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教师更倾向于一味讲解,力求“透彻”,而不愿通过更为现代科学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事实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去触摸语文课,能收到“课虽终,趣犹存”之功效。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之上,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合格的分数,也是素质与修养的提升。为了传统,也为了未来,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诗情画意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
论中国纱罗织物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教学实录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