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焦点上发力

2015-09-29 05:42雷杰能甘甜
江西教育A 2015年8期
关键词:治校中医药大学依法

雷杰能 甘甜

历经一年多时间酝酿、起草的《江西中医药大学章程》于今年年初新鲜出炉。它是江西省教育厅第二批核准实施的高校章程之一。该章程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模式,明确了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学术权利和民主权利。该章程的出台标志着江西中医药大学依法治校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必将把江西中医药大学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多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行政”的法制化管理原则,抓住关键环节,特别是抓住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该校荣获“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年,该校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2014年9月2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章程制定,学习会邀请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教授做专题辅导报告。宣勇全方位解读了现代大学制度和章程制定的现实困境、重要意义及发展路径,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精彩解读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章程制度的关系,着重阐述了国家顶层设计中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为该校进一步完善《江西中医药大学章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聘请领导、专家来学校进行法制讲座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强化领导干部依法治校意识的重大举措。多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把强化全校师生依法治教的意识作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领导抓、抓领导,在工作过程中该校十分注重让领导干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聚焦“少数关键”,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以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依托,通过专家辅导、座谈讨论、学考结合的方式,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了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晴介绍说,每次党委中心组学习都会设置与会人员即席谈学习体会的环节,发言人员由会议主持人随机点定,这就促使大家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认真学习,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校各级干部学法用法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年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法律考试,参学率、合格率均达100%。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学法用法蔚然成风,学习法律的时间人均达30个学时。在抓好教职工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学法用法,积极拓展“三个课堂”的教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渠道,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弘扬法治精神,充分调动师生学法用法积极性,须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校园氛围。江西中医药大学多管齐下,大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学校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微博微信、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实现了普法教育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覆盖。重点节日是法制宣传的极好契机。每逢重点节日,该校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让法治思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3·15消费者权益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不断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学校定期举办由法学博士主讲的法律知识讲座,并成立法学学科组,其成员大都是取得了博士学位、在法律方面造诣颇深的教师。博士法律讲座紧密联系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前不久开讲的“互联网医疗的法律风险”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学生是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主体之一。江西中医药大学会定期举办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周、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进社区、今月说法等普法活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普法校园文化和活动品牌。同时,依托学校高端文化品牌——双惟讲坛,定期邀请法学专家来校讲学,帮助广大师生提升法治意识,开阔法律视野。2014年12月5日,学校特邀江西师范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法律系主任颜三忠教授做客“双惟讲坛”,讲述《法治中国的路线图》,师生们普遍反映的确是受到了一场深刻的普法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中,在让学生学好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为学习重点,如执业医生法、执业药师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为学生今后步入人生职场作准备。“今月说法”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品牌活动。“今月说法”的活动分五大模块,包括讲座、PPT案例分析等,时间持续一个月,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多彩,每一个模块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宣传效果非常好。法律知识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0多年,常办常新。从海选到初赛、复赛、决赛,形式不断创新,深受学生欢迎。

今年春节前夕,经济与管理学院20余名学生在法律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新建县城礼步湖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坐在社区居委会门口“一字”摆开的桌子前,散发法律宣传单,为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解答赡养老人、劳务纠纷等法律方面的问题。同时,学生们还上门服务,到老百姓家中宣传保险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在加强法治教育的同时,该校还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先后有10名教师担任过学校的法律顾问,现有4人在聘,他们为依法治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供法律服务,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江西中医药大学把依法治校的思想融入日常管理中,努力变行政管理为依法管理,实行四级值班制度。在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时,针对学校多校区办学的特点,学校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年签订综治工作责任书。各校区以保卫处(保卫科)为龙头,加强“三个联系”(联系地方、联系公安、联系师生),构建了校园综合治理联动体系,形成了工作合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大多都住在老城区,来新校区上课中午没有休息的地方,有教师通过学校设立的“民声通道”反映此事。学校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用很短的时间在教学大楼内调整出两间大教室,分别作为男女教师休息室,并有床铺、开水壶、空调等设施。

设立“民声通道”是该校了解民情、关注民生的一大有力举措。有教师反映问题,很多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聚焦“师生关切”,切实维护好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这是该校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方法。

自去年5月始,江西中医药大学开通了“民声通道”专题网页,设立了“民声通道”电子邮箱以及短信平台,使之成为学校党政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送的“绿色快车道”。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民声通道”工作流程,每一天都有专人查看其中的邮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师生的诉求内容不管涉及哪个部门都必须回复,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间不能够解决的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自“民声通道”开通以来,共收到了意见建议15条,涉及师生工作、生活、科研等方方面面,并得以落实到位。该校有一校四区,去年,有些住在文教路生活区的教师反映那里的教工娱乐设施少。学校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解决此事。很快,学校后勤部门在文教路生活区添置了新的健身、娱乐设施,铲除了杂草,该举措受到了教职工的好评。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校开辟了多种渠道,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有效地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多年来,该校坚持了“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一安排校领导接待师生来访。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基层、处级干部联生到班等制度、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打造和谐校园。

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依法治教的一大特色。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主动聘请省纪委、省检察院进行监督,防止腐败发生。对于招生、就业、收费等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实行信息公开、阳光操作。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江西中医药大学不断推进民主管理工作。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推进教代会提案办理、二级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等工作。去年开展了代表巡视工作,反响良好。学校制定了学生校内申诉制度,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学校还建立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通过设立校领导信箱、学生膳食监督员等,畅通学生意见和情况反映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的规定收缴学生的各种费用,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扶助困难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为师生排忧解难工作,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该校不断拓展依法治校的内容。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学校要求人文学院牵头,常年为教师开展音乐治疗、健康千步走等健身活动,健康类的活动有8个之多。学校还组织专门力量为教师提供“健康药膳”,让教师按照药膳在家里就能够做出保健食品来。学校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达成协议,该校的孕妇可以参加妇幼保健院定期举办的优生优育培训班,由学校埋单。该校少数民族学生多,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过好“汉语关”,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学校组织教师为少数民族的学生补上汉语课,受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称赞。学校里新疆籍学生多,而南昌没有直达新疆的火车。每年寒暑假时,学校都要派人到武汉,为新疆籍学生订购回家的火车票。学校一系列关爱师生的行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进一步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的感情,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学校对师生的关爱,让校园更和谐了,依法治校的基础更坚实了。

猜你喜欢
治校中医药大学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