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春风吹遍校园

2015-09-29 05:45甘甜
江西教育A 2015年8期
关键词:治校法制师范大学

甘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法制建设就是要将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工作,都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全面实施,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局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爱莹道出了该校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将法制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年来更是以法制办公室的建设为抓手,将法制基因注入校园,构建依法治校的新格局,打造依法治教的典范。

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如盖的樟树给夏日增添了不少清凉,忙碌的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余玉荣一边拿出一张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发文审批表,一边说:“在我校成立法制办公室之前,每一次使用公章前,我都要主动去找我们的法律顾问,即便如此每次盖章还是会手抖,现在我们的决定在分管领导审批前,都要经过法制办公室审核,有专业人员把关,我们也就更放心了。”只见审批表还有专门的“法制办公室意见”一栏,“此外我校的合同用印审批单、校党委会议程审批单和校长办公会议程审批单,都必须有法制办公室签意见才生效。” 余玉荣介绍。

作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一个正处级别的部室,法制办公室成立于2013年1月,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法学专家万里鹏一直担任着法制办公室主任。“光合同平均一年就要审500来份,很多问题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万里鹏介绍,为规范合同管理机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过出台《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的洽谈、起草、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还编制了合同审查的具体流程,明确责任。2014年学校抽调法学院专业教师与法制办公室专职干部对全校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隐患。由于程序规范、管理严格,学校至今未产生合同法律诉讼或较大的争议纠纷。

“像我们后勤处10多个科室,涉及学校工作的很多方面,以前在合同上还真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后勤处处长段先志坦言,“后来成立了法制办公室,才将程序规范化、合同合法化,一改原来科员都有机会盖章为专人专章使用,增强合同双方的可信度。最让我得益的还是法制办公室对我们的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和风险评估,避免了重大决策的法律风险。我不再像原来一样常常担心合同风险,原来花白的头发也‘返青了。”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为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立了决策事项法律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学校明确规定,各部门拟提交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审议的议题,事先须经法制办公室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不得列题上会;议题所涉法律问题需要进行质询的,还须法制办公室人员列席会议接受质询,从源头上保证了议决事项合法合规。“如果是关乎学校重大利益或师生重要权益的重要决策事项和重大项目,决策前不但要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还必须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对法律风险较高的事项,未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前不作出决定。” 余玉荣补充说。

“最好能消除安全隐患,但校园管理毕竟有突发事件。去年我们就有一学生在外宿宾馆时不慎跌下楼梯摔死了,家长情绪异常激动地找到学校来。好在学校立马成立应急工作小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工处处长程春清说,“在这过程中法制办公室在发挥谈判技巧的同时厘清事故的责任关系,就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提出可免费帮家长打此官司。”近年来,凡是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法制办公室都派专业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全过程参与。通过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介入机制,发挥专业人员的法律素养、谈判技巧和危机处理经验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学校稳定,保护了学校和学生利益。

“让教职工从源头上参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工会主席单联民以学校章程制定为例,向记者阐述学校是如何“变决策为自觉” 的。在章程制定之初,学校便抽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法律专业的骨干人员组成起草小组,深入调研,多次听取教师、管理人员、离退休人员、学生及校友的意见和建议。“既遵循规范要求,又突出本校特色,并且全民广泛参与制定,最终成为我校依法办学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单联民说。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2014级的郭品诚没想到,因自己的一个小诉求能获得校领导的接待,郭品诚说着他的经历:“学校给我们发了水卡、电卡好几张,我觉得很不方便。正好学校有领导信箱、校领导接待日等信访平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向‘信访信箱投了一封邮件。” 他回忆起2015年4月21日在信访工作接待室的情景,分管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副校长胡业华现场办公,“胡校长当场对涉及部门挨个分派任务,要求与会的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保障处、‘校园一卡通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几号之前完成对接,确保我们在一个月内享受到‘一卡通的服务,看得我既兴奋又感动。”

确保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畅通,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从局部到整体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的一部分。

“依法治校并不是党委行政权力的事,必须涉及我们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层面。”副校长朱爱莹的话掷地有声。

为此,学校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覆盖全面、执行有效的规章制度。这当中特别是在招生和学生管理、教学和科研管理、资产和后勤管理、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采购招标、综治和信访工作等重点领域,不仅出台了严格的约束制度,还设计了精细的操作规程。

“为确保艺术类招考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我们不仅及时将全部相关文件和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还就艺术类专业省外招生考试工作,制定了《艺术类专业省外招生考试管理办法》和八个配套细则。”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泊随后举例,“像现场进行独立的电子打分、全程录像,从省考试院的评委库中随机抽取30%的评委对70%的录像进行现场打分。多年来我校特殊专业的招生一直保持着零投诉的良好纪录。”

“当然,在这过程中,学校特别重视让领导干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雷介绍,为了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校,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高起点谋划、高效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通过了《中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决定》,明确了依法治校具体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和责任主体。

“除了制度化,我校还特别强调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朱爱莹告诉记者,学校早在199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了法学理论功底扎实、法律事务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法律顾问,帮助学校处理涉法涉诉案件以及提供重大事件的法律咨询。但随着依法治校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对法律顾问制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2014年我校便对正在适用的93件(项)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文件、制度中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不适应学校发展的内容进行了修订或废止,其中修改完善文件、制度27件(项)、废止11件(项)。”

营造浓郁的法制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师生法治意识。为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多管齐下,搭建法治宣传教育的立体格局。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各级中心组学习都有普法的专题内容;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机制,设定考核指标;采取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办法,从校内外遴选一批宣讲教师,组建法治宣传队伍;发挥校工会、团委等群团及校学生会、法学社等学生组织作用,立足本职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还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每年我校都会积极组织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近十年参考率和及格率均达100%,优秀率达97%以上。”李雷一边介绍,一边捧出一本学校组织编印的《高等学校常用法律法规汇编》,这本收录了90余万字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教育部等部委颁布实施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法律汇编,极大方便了师生查找相关内容,并成为该校处级干部的案头书。

在“学法用法、保障权益”的浓厚法治氛围下,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例子也多了。“这个学期初,中国电信在我们红谷滩校区取消了原来50元4兆一个月的上网套餐,改为60元8兆一个月的套餐,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并向学生管理处抗议,我校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舒伟斌举例说,与中国电信谈判指出“其利用新校区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垄断”。最终中国电信恢复了原来的套餐。学校当天晚上便在学生公寓贴出公告,很好地维护了新校区学生的利益。

从校内到校外,变学法为用法,在学校浓郁的法治氛围影响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还从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治辐射效应。

在法学院任教近30年的教授龚家林见证了法学院多年来立足学校职教师资特色与学院“双师型”师资优势,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学院专门开设“律师办案技巧”“法学企业事务”等课程,更让他丝毫不得松懈。他说:“法学实践教学一直是让不少院校头疼的课程,我们学院开设了这样的课程,既没有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模式,为了防止课程流于形式,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中去。课程必须对学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14年7月8日,南昌县南塘镇菜市场口比往日多了些喧嚣,往来的村民不时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苑学子组成的群众服务践行队所吸引。“我们家要做房子,要审批什么吗?”“邻居占用了我家菜地,我要怎么和他们谈?”“我孩子工资被拖欠了,能帮帮忙吗?”村民急切地向“三下乡”的学子们倾诉、咨询,不少人还主动参与了随后的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虽然此次的‘三下乡活动只有短短5天,但却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以致用,进一步认识社会,更让我摆正了位置,希望能在不断学习中前进。”法学院学生张昱昂激动地回忆起这段宝贵的经历,并说,每年暑假学校都有类似的“三下乡”活动。学院每年还定点到南昌市万达社区、青云谱社区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律咨询进社区活动,针对不同活动对象,印制专门的普法宣传小册子。老人、妇女、农民工维权的宣传册总是供不应求。舒伟斌补充说,不管是三下乡还是进社区,学校都会专门配置三名专业教师,“很跑火”。

将法治基因注入校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早已在依法治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猜你喜欢
治校法制师范大学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