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区校园盛开“法治之花”

2015-09-29 05:46陈小兵
江西教育A 2015年8期
关键词:赣州市法制学校

陈小兵

在红色苏区赣州,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制定市、县两级行政职权及责任清单,推进“一校一章程”建设,学校须配备法律顾问,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早已是常态……将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会议上,赣州市教育局作为设区市唯一代表在会上发言,赣州依法治教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整理自己的小书桌、了解自己身边的垃圾来源、给家人讲一件学校里的开心事,这是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梦的一次家庭作业。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如今在章贡区的中小学校很 “流行”。

长期以来,家庭作业似乎一直是学生们的“苦海”,而在章贡区中小学,完成家庭作业却成了学生每天的乐趣。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十项规定(试行)》颁布开始,各学校纷纷在布置学生家庭作业上进行创新,他们改革以往单一的书面作业,将学生家庭作业分成“学科作业”“德育作业”“体育作业”和“综合作业”等若干类型,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并适当增加作业的“弹性”,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这是赣州市教育局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十项规定(试行)》所带来的喜人变化。

为推进依法行政,转变工作职能,赣州市教育局健全了决策督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干部任用考核评价、厉行节约等四方面15项制度,如《议事决策规则》《政务公开制度》《会议审批制度》等,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该局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并代市政府草拟了《赣州市校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赣州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性、规范性文件。

同时,赣州市教育局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缩减审批时限。在原有6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经过下放和转变管理方式,只保留了4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缩减60%以上,且在市政府所要求的审批时限(10个工作日)内完成;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该局的行政审批事项均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并按要求使用全省政府网上审批系统。与此同时,该局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重点加强权力运行、资金使用、教育收费、教师招考、职称评定等信息的透明度,保证广大群众和师生的知情权、监督权。2014年,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赣州教育网等各级媒体公开的各类信息达3000余篇(条)。

赣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把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点来抓,明确规定招生范围,并及时将招生政策、招生过程、招生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赣州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重点实施了中考改革,破除户籍限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迁入地报考并与当地生源享受同等待遇,每年有近万名考生家庭受益。2014年,赣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妥善安排了3.4万余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同时,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每逢新学期开学,派专人对全市中小学入学政策执行、收费、课程设置、教师到岗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近日,寻乌县教育局聘请县检察院7名检察官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受聘的7名法制副校长受聘时间为3年,他们法律理论知识扎实,都是检察院业务骨干,其中有3名女检察官属于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成员,专门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涉罪案件,熟知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并有着丰富的办案实践经验。

“同学们,我是章贡区检察院的检察员王全忠,课件上有我的手机号码,以后各位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和我联系。”亲切的开场白拉开了赣州市第十一中学校园“普法大讲堂”的帷幕。

5月26日上午,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检察院委派8名检察官和青年干警走进赣州市第十一中学,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活动以法制讲座和发放资料、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法制讲座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制副校长”王全忠主讲,将近年来承办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让同学们参与互动,生动真实地还原案件发生过程,突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方式以及应当如何预防等重点内容。

“我以前就是迷恋于上网,经常逃学、偷东西。”听完讲座后,该校学生小方表示,讲座贴近中学生实际,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以后他要以法律指导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远离犯罪,让父母和老师放心。从小方腼腆的笑容中可以看到他内心充满了对法制副校长由衷的谢意。该校副校长胡斌认为,希望检察院与学校深入对接,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加强警示教育,让有严重不良行为及无直接监护人的青少年在特殊的教育方式下回归正轨,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

为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治教育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作用,赣州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副校长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任职条件、任免办法、工作职责、管理考核及奖惩等。现如今,赣州市现有兼职法制副校长共826人,涵盖了派出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有关专家,对中小学校法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赣州市各地各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到校举办法制讲座、法制报告1000余场,受教育师生近100万人次。

同时,还在充分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赣州市将以“督导”促“规范”,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责任督学作用,探索建立学校自评、信息公开、督学督导评估的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开展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完善督导结果公开、使用、问责制度,引导学校、幼儿园依法规范办学、办园行为。

为提高中学生法制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形成懂法、遵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法制风尚,5月18日下午,瑞金二中联合瑞金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审判模拟法庭”活动。

案件由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中学生抢劫案例改编而成。“传被告人到庭”“现在进行法庭调查,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现在由讼诉人向法庭举证”……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扮演“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角色,通过真实的庭审场景和生动的表演再现“庭审”全过程,使学生在“零距离”庭审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整个庭审井然有序,“演员”们庄重、得体的表演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弘扬了社会正气,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表演真是太精彩了啦!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体验法庭审理活动,让我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懂得了违法必究的道理。”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激动地说。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懂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同时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像瑞金二中一样,在赣州市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学年段的“模拟法庭”。学生们通过开庭审理身边的“小案件”,亲身参与法庭审理程序,“零距离”接触案件审判,感受法律神圣威严。根据瑞金市依法治教相关意见,学校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德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相结合,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

据悉,自2011“六五”普法启动以来,赣州市中小学就以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每学期在中小学各年级开展一次专题学习、一场模拟法庭审理、一次知识竞答活动,让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的目标。

近日,为确保学校师生饮食安全,赣州市教育局联合食药监局启动全市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全市2900余家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食堂逐一检查。检查的重点主要针对学校食堂的操作间、面点间和食品仓库等重点区域,粮油及米面制品、畜禽肉及制品、调味品等为检查品种,并结合计划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重点,严查食品安全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是否存在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对检查出的食品安全隐患,市食药监局将督促相关学校立即整改,对整改结果及时复查,并向社会公示监督检查结果。排查出食品安全隐患147处,下达监督意见书212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1份,没收问题食品180余公斤。

近年来,赣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学校安全台账建设工作。该市在深度和广度上深入推进这项工作,由原来在中小学实施推广到所有的幼儿园、大中专院校,覆盖面达到了100%。一方面赣州市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台账的工作报告制、责任抄告制、整改反馈制、整改销号报告制、安全隐患定期督查通报制、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工作机制,建立了校外学生安全监督制度。同时,增加了学校安全台账建设内容,针对安全保卫、学生心理健康、校车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建立了专项台账,并实现安全台账由纸质形式管理转变为电子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安全管理效能。另一方面,协调公安、卫生、工商、文化等部门,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的力度。争取市财政为市直中学配备了57名保安,每年安排保安人员经费123万元。会同市公安、交管等部门加大了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力度,为151辆新购校车落实市本级购车补助755万元。2014年,全市创建平安校园示范校110所、省平安示范校63所。

近年来,赣州市区10万余名中小学生都备有一张“未成年人保护卡”,卡片上有孩子的照片、姓名、年龄、就读学校名及学校电话,还有120、110、119等紧急电话号码。这是赣州市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赣州市110的民警接到几个孩子的电话,稚嫩的声音说出一桩紧急事件:市内许多角落的墙壁上,一夜之间贴上了许多宣传不健康思想的纸条。110民警马上展开行动,而就在同时,许多老师听到学生的反映后,带着孩子们已经开始寻找并撕毁这些纸条。事情做得很漂亮,孩子是当之无愧的功臣,赣州市民都是受益者。

赣州市教育局每年定期与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合作,联合开展各学校校长代表参加的《预防未成人犯罪及学生保护》专题研讨会,对学生成长寄予极大的关注。严把入学转学关,保证每一名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及时到村委会、居委会了解掌握在校生情况,对转出的学生进行跟踪,确保辖区内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积极救助贫困生。对全市贫困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生档案,保证了学生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2014年,全市统筹落实济困助学资金12.3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38.8万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严禁歧视、排挤后进生,严禁劝退学生。在赣州中学,每学期下发《学生权益保障问卷调查建议表》《学生生命财产保护调查表》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侮辱、歧视学生现象》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对学生权益的保障情况。做好保学控辍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标语等形式营造依法控辍的氛围;加大教育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协同市人大常委会及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实施依法控辍。对非法招收童工的企业除勒令其立即清退外,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在赣州三中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校长电子信箱,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对校内出现的一些与学生家长或与其他方面产生的纠纷,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由学校法律顾问协调解决。主动协调综治、公安、工商、卫生、文化、交通、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针对部分学生迷恋网络、荒废学业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整治,对非法经营者进行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章贡区各中小学在杜绝乱收费现象方面,学校与联系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机制,随时抽查、处理“四乱”情况。该校建立了值周行政巡查制,每天上课时间必须随机督查各班上课情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及时纠正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该校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师生情况,及时反馈建议。

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教育的思想,健全了优秀教师表彰制度,赣州市每年教师节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支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进修、培训和外出学习等,在保证教师学习时间的同时,学校负担教师相关费用。加强学校工会组织建设,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建服务群众平台。2014年,主动接待和及时化解群众来信来访100余件次,办理领导信箱交办件39件次;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教育教学、安全维稳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强教育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坚决惩治网络造谣行为,营造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赣州市法制学校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学校推介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法制严质量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