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5-10-08 20:17王淑荣张健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王淑荣++张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关系着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与教师是否能发挥全部能力教,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向与方法,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性,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所形成;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在体育课上积极的、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则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营造出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本文通过对一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调查,提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给与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为高校体育教育尽一点力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的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中学院、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的教师和在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中,共向学生发放了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73份。

(二)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无兴趣

山西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还保持着原有的授课模式,单一的内容学生从小学就在学习,到了大学这些足篮排等传统教学内容已经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个性发展受限制

“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授课上过于呆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今后高校体育教师应在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给与学生更多的空间。

(三)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

山西高校体育教学集中在大一、大二年级,大三、大四和研究生阶段几乎不开设体育课。调查中,大一、大二学生“不赞同”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占82%,主要原因:认为每学年只能选修一个体育项目内容太少;每周的体育课堂教学满足不了他们对体育项目兴趣。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学生占62%,每天能保证进行体育锻炼1小时学生只占1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

(四)体育理论教学较少

山西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实践、轻视理论教学的状况长期存在。调查表明山西高校体育教学中,所调查的高校大多数每学期体育课授课时间为18周授课时数为36课时,但体育理论的课时数只占总课时的10%左右,即为2-4课时,教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讲出过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调查表明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备好课在实践课的中贯彻讲授理论知识,为学生体育锻炼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五)师资队伍整体缺乏提高

山西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学历不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不足总数的31%。由于其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造成在教学及科研中工作能力不强。另外,山西高校体育教师在进修、培训等方面机会较少,所以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对策

(一)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内容的丰富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可有把一些有特色的民间传统项目融入体育课的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提高高校体育课在教育中的作用。

(二)体育课理论教学的力度加大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体育理论更是体育实践课的基础。为了有效的提高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体育理论课是必不可少的。体育理论的传播也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要在现阶段提高体育理论的课时数;其次,开设一些体育理论选修课。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效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高校教师要利用课内、课外向学生传播体育知识。课内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分层、分段传播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课外利用高校的有效场地与资源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以赛带学、以赛带练,树立一批各个体育项目的带头学生,以他们为基础带的其他的同学加入体育锻炼,以获得更多的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爱好者,达到增强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目的。

(四)增多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改革是每个行业的长兴法宝,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也是一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育要在“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的原则下把“以人为本”融入体育教育中,从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出发,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层次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的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每位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运动技能。

(五)加强提高师资队伍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要想让教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应在课内外向学生有意的传播终身体育的观念。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及专业素养,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积极参与到高校的科研工作中去,把教学、科研有机的结合,以体育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动体育教学;第三,向在岗的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更多进修与培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 范春来.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时空.2008(8):38.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