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中学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

2015-10-08 20:22杨吉本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锻炼中学生

杨吉本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初中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有效的行为干预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此时个体的锻炼行为是其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基础,并且锻炼习惯可带入到成年期,对个体的生活及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2]。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锻炼 体育行为;终身体育

中学生作为中学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正处在一个人一生态度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兴趣爱好、行为意向以及锻炼行为现状有什么特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在规律,突出中学生具有良好体育锻炼态度对其具有良好锻炼行为的重要性。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昆明市东川区因民镇因民中学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及体育教师为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查阅了近年来对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搜索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中知网站,教育部网站等多家体育类和教育类网站上关于的有关知识。

2.访谈法

对云南省东川区因民镇因民中学初三学生及体育教师进行面谈、电话交流,就因民中学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分析判断。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因民中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因民中学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要选择自己所爱的体育运动,学生们比较活跃,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男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篮球、跑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散步、羽毛球、跳绳、跑步、乒乓球,这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兴趣和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调查结果看武术项目却未引起学生的重视,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既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又可作为终身锻炼。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的项目,但选择武术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和我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有关。踢毽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能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这项运动并不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二)因民中学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体育活动具有的一种积极情绪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绪和效果,是激发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的主要内在动力。

由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还是比较认同兴趣是决定因素。男孩往往在好动的天性上得到宽容和鼓励,在强壮,坚毅的品性上得到塑造和培养,塑造的内容上很多和体育活动相关;而女孩则更倾向于以乖巧娴静为引导方向,文静、温柔、端庄、贤淑往往作为对女性审美的标准,要求尽量少动为宜,所以女生们只有少数对体育锻炼充满兴趣,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对于中学阶段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的理解,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基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可见体育运动在学生中间有很高的地位,体育锻炼得到普遍认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因民中学学生只有大约三分之一(31%)的学生能够达到每周锻炼7到8小时,有11%的学生每周锻炼仅在4小时以内,有58%的学生每周锻炼在5到6小时,这个结果是不容乐观的,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中学生来讲,这样的体育锻炼是难以满足身心发展需要的。

(三)学生选择在学校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达到了70%之多,并不是他们特别喜欢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而是受到场地的限制。外界环境比较复杂,去这些地方运动的人也逐渐向学校靠拢,学校无疑是他们可以长期锻炼的场所社会收费体育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所以才占了3%。

参考文献:

[1] 于海涛,薛俊.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0.30(03):45-47.

[2] 李民.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 桂朝旺,李红梅.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10(03):6-8.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