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排球运动损伤

2015-10-08 02:40杨洁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排球预防

杨洁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排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运动,如果不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就很容易受到伤害。本文从排球运动的特点出发,分析引起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排球运动损伤的对策,以期为今后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教学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 排球 运动损伤 预防

一、引言

在排球运动中,由于排球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本身的技术特征的要领就对运动者的专项体能和专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排球运动属于竞技运动,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如果运动者不能拥有良好的体能和技术,容易受到伤害。在排球运动中,由于对击球的次数有限制,这样在双方队员在进行比赛中,双方都想得到分数,运动者需要进行频繁的移动、起跳等一系列技术性的动作,对运动员的上下肢的关键部位的力量的要求比较高,在运动中如果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一旦做错,很容易受到伤害。本文就针对在排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排球运动损伤部位与类型

(一)排球运动易损伤的部位

在排球运动中,多数的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爆发力比较强。运动员在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一大部分都是腾空跳起和蹲着完成动作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膝部的受力,膝部很容易受到伤害。另外,虽然大部分的动作是由膝部完成的起跳动作,但是排球的最大运动特点就是上下肢一起完成,这样腰部成为了纽带。在扣球、拦网等动作中都需要腰部的严谨配合,腰部的扭伤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运动中的膝盖、腰部、腕关节等容易发生慢性损伤的现象。

(二)排球运动损伤的类型

在排球运动中,对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是因为在排球运动中,容易出现频繁的跳跃,上下蹲、拦网、扣球等剧烈的动作,需要运动的全身都比较协调,经过长期的运动,就对运动员的腕关节、膝关节、腰部带来严重的负荷,造成慢性损伤。尤其是在大型的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事故。排球运动本身就属于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技术以及身体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运动中,身体之间的直接对抗比较少,大部分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情况。

三、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技术原因

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但是出于运动员在排球运动中对技术的掌控能力不强,技术的掌控不精湛就不能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将动作完成,违反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不符合正常的运动规律,最终造成人体的组织损伤。另外,运动员在加强训练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运动中,如果运动员因为本身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运动乏力,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积极的参加,引起极度的疲劳,身体素质明显的不在状态,运动员本该有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也在逐渐的下降,这就造成了力量的精确度和供给机能下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损伤的现象。

(二)错误的身体训练原因

排球运动员不仅要拥有运动机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具备专业素养以及强大的身体力量。这就需要运动员通过大量的技术训练中获得,还需要靠运动员本身的身体训练来获取。身体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自身的免疫力,提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机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伤病造成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比较缺乏专业的辅导,造成了运动员的技术不到位,在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不到位就会引起身体伤害。经过恶性循环,身体受到的负荷逐渐的转移,身体会出现有规律的伤病的现象。这在一定成度上就说明了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时,需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需要将运动员的力量、身体素质、速度以及耐力结合起来,不断的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力量。

(三)思想麻痹原因

排球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往往和运动员、教练员本身的思想原因有巨大的关系,在平时他们对这种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不足,并没有普及相关的知识,存在侥幸心理。还有一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在运动中,出现损伤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进行排球训练、比赛中,由于认识的不彻底,没有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在损伤过后,运动员和教练员不能积极的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还有些队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控制,好胜心理比较强,并不能真正的注意到自身的身体条件,也没有预防措施,不顾各种因素的制约,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盲目的练习和比赛,这样很容易受到损伤的现象发生。

(四)准备活动不当

在运动场上,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在运动员做一些基本的准备活动,能够活络筋骨,避免造成损伤。在排球教学、运动和比赛中,容易出现损伤的原因还有一种,就是在上场之前运动不充分造成的。主要是在排球运动之前,运动员比较散漫,不能积极的进行准备活动,对准备活动不重视,或者准备时间比较短,运动过程中活动的关键部位没有得到预热,使得身体并没有准备好,最终造成身体损傷。

(五)场地环境因素

在非正式的排球比赛中,运动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相对比较落后,这样在运动员进行场地训练的过程中,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技术发挥,在进行传球、移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身体失控的现象,体育馆的地板相对来说不利于运动的要求,长期的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损伤。另外,运动员自身的穿戴问题很关键,需要穿戴比较宽松的运动服装。

四、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科学的技术训练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排球运动的技术标准进行训练,加强运动员的运动标准性,严格的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应该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在拦网、扣球等动作中出现身体损伤的现象,需要让运动员注意在疲劳的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因为在运动员疲劳的时,自身的肌肉力量不足,在强烈的运动下容易出现损伤。这就需要减少大密度的频繁起跳,避免出现关节受伤,提高关节的训练程度,还要注意在容易受伤的关节处佩戴合适的防护工具。

(二)科学身体素质训练

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需要按照合理的方式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要求运动员要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警惕性,在训练之前要注意检查身体。在疲劳或者伤病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身体的运动机能,在运动之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在训练的过程中准备工作要充分,遇到伤害不能逞强,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放松活动,使得运动员的身体要注意放松和调节。注重科学训练,切不可一味追求强度的提升而忽视学生耐力、技术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重视安全思想教育

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提高预防思想,要求大学生排球运动员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的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克服麻痹思想。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加强预防知识的学习,需要严格的控制自身的运动时间,不能超过身体的运动负荷,培养自身良好的体育道德。

(四)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排球运动中,要想真正的让运动员避免运动损伤就要进行合理的热身运动,这样让相关的关节提前预热,针对排球的特点安排活动量。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具有针对性,尤其是要保证在运动之前要加强对易受伤害的部位进行热身,严格的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在运动的过程中逞强。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身体组织拉伤等情况的发生。

(五)加强场地器材设施建设

要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排球场地的建设,在公共和专业的排球场地的器材设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换掉不适合排球运动的器材,并加强器材的修复工作,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在排球运动中由于场地的问题造成运动损伤。

五、结束语

总之,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运动员的防范意识,要求每一位运动员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训练时间,要在比赛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消除心理压力,积极认真的完成平时的训练项目,加强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养和运动掌握技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 马彩兰.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排球预防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