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游泳课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5-10-08 15:46李榆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游泳教学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李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游泳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水平。本文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游泳技术等方面讲解了提高游泳水平的策略,为运动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游泳教学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游泳运动是若干个体育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在游泳教学中教练员的责任就是通过教学训练,使少年儿童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快地学会和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如何正确地选择教学顺序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同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游泳教学中,通过着重培养和激发游泳运动员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己喜欢上游泳,将会是提高游泳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一、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更好教学效果

(一)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确立良好的比赛动机,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战斗意志。

(二)针对赛前过分激动状态,可采取放松练习。运动员可以采取卧或坐的自以为舒适的姿式,闭目调整呼吸,使心理稍平静后,利用语言自我暗示:我非常放松、我非常安静、我的呼吸舒畅而有节奏,在放松中使全身肌肉逐渐发沉的感觉。这种感觉开始于面部而后慢慢地扩展到颈、肩直至全身,在此基础上,让大脑回忆过去取得好成绩时的全过程。

(三)集中注意力法。让青少年全神贯注于某一确定目标,阻断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無关事务的联系,培养运动员的专注力,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四)表象重现法。运用技术和身体练习产生的感觉,有意识地在大脑中想象如何做动作或重现自己过去最佳竞技状态时的运动表象,由于表象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直观性,同语言相比,运动员更容易从画面、示范和肌肉感觉中获得信息,因此很容易起到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参赛意识的作用。

(五)自我暗示法。借助一些鼓励性的词语,通过默念等方式对自己心理施加影响。如赛前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可边想边默念:我的心情很好、我对参加竞赛很有信心、我的四肢很有力、我一定超过自己从前的最好成绩。通过积极的暗示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稳定隋绪,振奋精神。

(六)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对所处的教学环境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情况,对水的温度、水的深度有一定

(七)上游泳课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让学生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技术动作有比较全面地了解,并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用具。只有准备充足,才能保证游泳课的顺利进行。

二、游泳教学中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一)游泳练习中动力性与精力性的结合

动力性练习是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手段。由于动力性练习能有效地发展游泳运动员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素质,发展全身及局部肌肉力量效果明显,因此,与其他项目相同,在游泳运动员肌肉力量的训练中,动力性练习仍占重要位置。

静力练习和慢速练习对发展力量素质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它的特点是所需时间短、见效快。如前男子游泳获多项世界比赛冠军的波波夫、索普,就喜欢用一种固定角度的压肘器,来发展伸肘的肌肉力量。另外,静力练习对发展运动员直立肌群非常有效,比如,游泳运动员发展腰腹和背部肌肉时,采用静力练习收到的效果就非常明显。所以,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应该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对不同身体部位应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二)运动员陆、水力量训练结合

解决陆上力量素质与水上力量相结合应做到:

1.力量作用方向要一致

采用陆上力量练习器进行专项力量练习时,必须考虑到水上训练的练习特点,水上和陆上练习的负荷方向一致才是合理的,可进行的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器为:橡皮拉力、滑轮拉力和等动拉力,这三种练习器各有不同的特点,相对来说,等动拉力更适合专项,它充分地考虑到水上阻力的性质,在练习的安排上,如果水上主要进行速度训练,那么进行力量练习器的训练时,应做力量或速度力量类型的练习。

2.水上力量训练与游泳动作近似

人们在掌握探索陆上练习如何接近游泳动作的途径的同时,也经常探索如何使水上力量练习尽量接近游泳的动作。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带划手掌游。这种方法可使划水时手掌保持最有效的姿势,做出最有效的划水动作,改进划水技术,还能发展专项力量,提高划水动作的爆发力。(2)带阻力器游。可以在运动员身上固定阻力腰带,也可以加穿服装、游泳衣裤等,这类练习不破坏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方法简单,可提高划水动作的爆发力,加快动作频率,发展速度素质。(3)胶带牵引游。这类练习通过增加阻力,促进力量素质的增长,运动员在此过程中能很快意识到手、腿配合上的错误,同时有助于水上训练内容多样化,减轻运动员心理疲劳。

三、结语

总之,游泳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水平。游泳运动员按照以上提到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正确的游泳专项训练,提高技能并克服厌水心理,一定能提高游泳水平,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游泳学员按照以上提到的,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正确的游泳专项训练,提高技能并克服厌水心理,一定能提高游泳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雪,李宁,刘丽坤.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对未来成绩的影响[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7(3).

[2] 夏世超.游泳运动员慢耐力训练和快耐力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

猜你喜欢
游泳教学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