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2015-10-08 15:46周志芬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间操形式改革

周志芬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几百年历史。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几十年来,我国颁布了九套中小学广播体操,这些广播体操成为学校课间操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兴趣不浓,参与热情不高,实际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做一些尝试性的改进研究,探索一条提高课间操质量和途径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间操质量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课间操 改革 形式

一、前言

课间操是每天第二节课后进行的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它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正确身体姿态的一种易行教材,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锻炼,以及发展协调,柔韧等素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不变的课间操慢慢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逐步没有了认真做操的意识,出现动作随意,不跟节奏做,边做边讲话,随意打闹等现象,完全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二、目前中小学课间操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单一

大多数的学校课间操只做广播体操,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到冬季课间操就变成了跑步。由于其模式死板,内容一成不变,天天如此,学生不仅失去兴趣,而且个性受到压制,其后果是学生被迫完成广播体操,丧失做操的兴趣,导致厌做,做起来动作不到位,锻炼效果不佳。

(二)组织形式单调古板

尽管学校很重视课间操制度,但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多年不变,一直以集合,排队,整队,做操,评比,退场的模式化,成学校每天的例行公事。师生做课间操的积极性不高,动作质量差,不能达到课间操的基本目的。同时多数学校将课间操作为学校师生的例会,做操前或做操后学校领导要占用很长时间进行思想、纪律、卫生教育以及通知、表扬批评等。例会时间往往长于做操时间,学生失去兴趣或产生厌倦。

(三)配乐单一

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有个性,他们喜欢韵律感比较强的音乐,而广播体操的乐曲只有一支,长时间的一首乐曲,使学生缺乏新鲜感。

三、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课间操的创新是必要的,要改变课间操传统的模式,就要在内容、音乐、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

(一)课间操的内容对课间操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喜欢新颖的事物,同时对新颖的事物接受也较快,课间操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学生对课间操的态度。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喜爱,自选其他项目来充实课间操内容,将单一的广播操扩充为韵律操,拍手操,器械操,武术操等,使课间操的内容丰富多彩。但丰富的课间操内容也必须以适宜为原则,不能只盯着活动的数量,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二)课间操的创新,还应该在音乐上实现多样化。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活动,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人创造性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尤为重要。而我们广播操中的音乐是为了更好地调节身心,放松紧张的心情,陶冶情操的。然而,纵观每一套广播操,好像永远都是一种音乐节奏,永远都是一种女声在说着一、二、三、四……使学生已经产生了疲劳。因此我们应根据课间操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曲目。也可选择一些节奏感强,励志的音乐曲目,让学生在听觉上有所刺激,体会音乐中的美感,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舒缓紧张的学校情绪。

(三)丰富课间操的组织形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视听觉

1.入场方式的改进;通过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及入场和退场形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做操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种新鲜感,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快乐,符合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做操兴趣得到提高。

2.采用分年级,班级,分组做操;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广播操都是全校性的活动,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都到操场上集合,统一做广播操。打破传统的统一做操的形式,采用年级、班、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各年级,各班,各组可以有计划地选择内容,场地,器材,这样既小集体个性的发展,又便于组织管理,同时还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

3.树立榜样,提高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挑选出几名优秀学生作为领操员,然后对他们严格要求,专门训练。每次课间操体育教师和领操员都要上台领操,并且做到动作规范,节奏鲜明。教师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语言提示动作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对动作的领悟和完善。领操的口令要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变化,降低和提高口令的力度,通过声音的大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体现课间操力与美的结合,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认真模仿的感召力。另外,学校其他的体育教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队伍中巡视检查,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4.校内评比,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经常性的举办全校性的,各年级组的,班内各小组的,多种形式的课间操比赛,将好的集体定期进行展示。与学生会合作,学生会每天安排人检查,进行评分,每周汇总,将评分结果纳入每周流动红旗评比中。把在课间操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和班级在课后进行反思教育,提高认识。

综上所述,通过各方面的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课间操一定会成为“阳光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玉顺.广播体操该变脸了.山西教育.2006(09):52.

[2] 体育师友,2007.01.

[3] 金软昌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范立仁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體育科学.2000(2).

猜你喜欢
课间操形式改革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小议过去进行时
改革之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愉快的课间操
改革备忘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改革创新(二)
课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