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市中考作文题解析与佳作选评

2015-10-09 03:39冯慧敏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叔公佳作大树

冯慧敏

【真题回放】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1.不少于600字,在900字以内;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点拨】

回家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怀,一份温暖,一份感伤。回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因此,这一题目看似平常,其实切合中华文化最深层的本质,也适合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任意发挥。以“回家”为题涉及的范围极广,可写的内容很多。“回家”就意味着思念故人和怀念故土,曾经发生的事和曾经亲切的友人,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出发点和立意点。那么,怎样快速打开思路呢?你不妨从“人、物、时、地”等角度铺开。人——谁回家,是爸爸、妈妈、海外游子,还是历史人物、名著人物?物——“家”往往跟许多物象相连,是久违的乡音、村边的大树,还是一盏温暖的灯、一座小木桥?时——是双休日返家、寒暑假归家,还是背井离乡几十载后叶落归根?地——是乡下的老家,还是城里的新家?是那个高达30层的建筑物,还是心底精神的家园?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写作功底,自行选择。

思路一:回家——用顺叙写法叙写山村中学生A回家的故事,表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主题。周末了,A紧了紧鞋带上路了。县中学离家不远,但都是山路。A一边赶路,一边想着这一周老师讲的课程内容。回到家,发现父母下地干活儿去了,A与瘫痪在床的奶奶聊了几句,发现水缸空着,便挑起水桶去村头打水。看天快黑了,便烧火做饭、喂牲口。父母回来后,嘱咐A早点睡,因为明早要抬水浇庄稼,明天要干一整天的活儿……

思路二:回归——从回家的另一层含义“死亡”切入,编一则故事。先写叔公与B永别了,从心灵深处抒发“您还能回家吗”的怀念之情。接着运用倒叙手法,回忆叔公的往事:叔公教B背第一首诗,教B写第一个字和叔公病重三个场面,最后发出对叔公的呼唤:“您还能回家吗?”

思路三:离家的“游子”(台湾)渴望回家——联想出新,借助物象树叶脱离了大树的怀抱来描写其企盼回家的心态。可按时间顺序着重回忆三件事: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叶子回到了大树的怀抱;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赶跑……大树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叶子;2008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到处是热烈的欢迎、热情的掌声、涌动的人群,再次反映出大树盼叶子回家的深情。叙事时可适当描写月明之夜的海风、海浪等,字里行间不时渗透“叶子对大树的思念”之情,从而表达出渴望祖国统一的主旨。

思路四: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写:流浪在宇宙间,寻找回家之路的外星人;在寒冷中无比渴望温暖家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完成太空探索任务,返回地球后却发现已经被洪水或战争摧毁了家园的宇航员;还可以写回归精神的家园,从人性回归、信仰缺失、理想泯灭、精神崩溃等角度写一些思辨类作文。

另外,写好“回家”,彰显正能量,表现你的积极进取和人文关怀,必须要融入美好意象,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心灵的深处,寻找“回家”时的那份期盼和感动。必须要描写感人的细节,把思念之情融入思念之事中,在细节描写中体现人情美、人性美。必须要渲染浓厚氛围,在叙说“回家”伊始,就渲染出浓厚的情感气氛,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总之,要带着真情去体验“回家”,捕捉“回家”中的闪光点,采撷“回家”中的精彩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光彩照人的“回家”。

【佳作选评】

[佳作一]

回 家

深圳一考生

“母亲,我想回家,母亲……呜呜……”

 又一次,她从睡梦中惊醒。

 胡帐中,火炉旁,温暖的火焰跳跃着,而她的心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月圆月缺而一层一层冷冻起来,怎么也化不开,即使披着那厚厚的貂皮大衣。

 她唯一的乐趣就是看那皎洁的月亮,仿佛那月亮的表面可以映射出她的家乡,映射出她对故乡那仅存的记忆。

  又一次月圆时分,她想起很久以前的那一刻。她正要跟家人团圆,却被匆忙地召到殿上,她看到汉元帝那焦虑渴盼的眼神望着她,她知道不久前匈奴兵踏进中原,此时的她似乎预感到什么,突然一股冷气迎面扑来,她知道这是匈奴和亲的队伍带来的。

 月圆时分,没来得及告别父母,告别热恋的故土,告别每次遥望都会使她开心的圆月。她带着琵琶,弹拨着心事,缓缓地驶进大漠。此时的她望着圆圆的月亮,却望不到故乡的脸。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次次拨动,那声音一次次撞击着她破碎的心。

 昭君,你那如花的容颜,却在故乡的脂粉中慢慢凋谢、枯萎。你身旁的儿女唤不起你儿时的记忆,唤不出你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因为故乡已被冻结在你的心里,成为永恒的冰点。

 “回家,我要回家……”她无力地躺在床上。

 “母亲,这儿才是咱们的家呀。”

 夕阳中的花儿是那样衰败,离开枝干的花瓣在异处枯萎。

 “回家……”面带微笑,静静离去。只有在此刻才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回到了热恋的故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评点:

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其亮点主要有:一是紧紧把握住了题目的内涵,并做了恰当的延伸,从古典文化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对王昭君独特的“人生旅途”的浓缩,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故人和怀念故土的真实心理感受和体验。二是开篇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文末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诗句作结,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全文语言极其简洁又富有表现力,古典味浓,细腻深邃,给人的感觉如同桂花般不惊艳,但暗香萦绕,历久不散。

【佳作二】

回 家

深圳一考生

“滚就滚,我还不想回这个家呢!”莫非我还稀罕这个家不成,怒气冲冲的我,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任父母的责骂在家中回荡……

  可恨!实在可恨!一次月考的“败北”就值得你们如此大动干戈,大费口舌。莫不说我这次考试还在前八名,就是最后一名也不用你们来管,来训斥!凭什么来训斥我,来责骂我?莫非我一出世便注定要在你们的唾沫下过一辈子吗?这次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不回了!我在心里诅咒着,诅咒着这个可恶的家。

秋风骤起,树上的叶子随即飘落下来,洋洋洒洒,多么自在呀,我心里想着,你们也是不甘被束缚在树上而赌气飘落的吧?真是的,家有什么好,对着刚刚飘落而下的树叶我胡思乱想了一通。这时秋风再起,吹得我打了一个冷战,好冷呀,要是在家中……不,什么家,冷就冷,有什么了不起,谁怕谁呀!“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我一边哼着,一边拖着身子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突然唱起“空城计”了,真倒霉,为什么中午不吃饱,此时就饿了呢?摸了摸身上,真倒霉,钱忘在家中了。唉!活该,谁让我赌气走出了家门呢!要是在家中爸爸早已把炒鸡蛋端在了我的面前,而此时,唉!

我依旧走着,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向家中走去,到底是家中好啊!这时,一阵强烈的冷风吹过,把我刚才的牢骚吹得无影无踪,代之而生的是对家的渴望,对家的企盼。

刚到家门口,我一眼就看见老妈倚在门前盼我回来。我心中一阵翻滚,在老妈慈祥而又关怀的目光下走进了家门……

此时,我才真正地认识到回家的含义,每个人都可以弃家而走,但是每个人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中。回家真好,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以简洁的语言,叙述了“我”因月考的“败北”遭到“父母的责骂”而离家出走,后来又回家的经过,心理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一是运用了内心独白法,文章以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不回了”“我心里想着……”“谁让我赌气走出了家门呢”等,充分展现了“我”在不同处境的内心世界。二是以景物衬托内心感受,即通过秋风和落叶衬托“我”当时凄凉的心境,从而让读者揣摩到隐蔽在“我”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总之,本文心理描写很真实,有层次,写得细腻,有味道,起到了深刻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叔公佳作大树
大树的日常
佳作欣赏
尊严
佳作展示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