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共能力一卷 创新与应用齐飞

2015-10-09 07:35徐刚陈发志
求学·理科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主干考试题图象

徐刚 陈发志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也不断与时俱进.纵观2015年各省市的数学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在命题方面有很多共同点,除了延续“总体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命题原则,还从原来的注重双基向优化双基转变,突出对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考查.

规律揭秘:2015年高考考什么

1.立足课本重基础,平稳过渡是主流

高考试题既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又突出对支撑学科知识体系主干内容的考查,做到了重点内容重点考查.

从上述表格中不难看出,试题的设计分别取材于构成高中数学主题框架内容的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不仅考查分值比例高,而且有机融合了与之相关的技能和方法.我们可以预测,2016年的高考数学仍将围绕着这些主干知识展开命题.

例1 (2015·山东卷)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轴反射后与圆(x+3)2+(y-2)2=1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A. 或 B.或

C. 或 D.或

点评:试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取材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152页B组的第5题,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x轴反射后与圆C:(x-3)2+(y-2)2=1相切,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很多高考试题都“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在课本练习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这也是很多高考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命题思路.

例2 (2015·上海卷)已知函数f(x)=ax2+ ,其中a为常数.

(1)根据a的不同取值,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a∈(1,3),判断函数f(x)在[1,2]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点评:试题考查函数的核心内容“三性”中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函数的性质是函数的基础内容,是高中数学最基础、最典型的问题,在教材中都有很多类似的例题和习题. 这道题目根植于书本,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导数作为工具性作用更为突出,但是数学的概念学习不会被削减,支撑起数学本质的核心概念仍然会重点考查.

2.突出主干重能力,数学思想是核心

高考试题虽然大都以常规题出现,但是从不削弱对基本能力的要求.对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重点考查,不回避热点,同时通过多道主干知识问题的设置,淡化压轴题,突出多题把关.在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问题的设计始终以数学思想为核心,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等能力.

例3 (2015· 天津卷)已知函数f(x)= ,

函数g(x)=b-f(2-x) ,其中b∈R . 若函数y=f(x)-g(x) 恰有4个零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0,) D. (,2)

点评:本题可以将y=f(x)-g(x)的零点问题转化为函数y=f(x)与y=g(x)的图象交点问题.根据图象的性质可知y=f(x)与y=-f(2-x)的图象关于点(1, 0)对称,故g(x)=b-f(2-x)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1, 0)对称后上下平移|b|个单位而得到,由此做出两个函数图象,并对y=-f(2-x)的图象进行上下平移,寻求4个交点的临界位置,进而求出b的取值范围.

该题是典型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函数图象交点的问题.高考对数形结合的考查形式主要有集合及其运算问题(韦恩图与数轴)、用函数图象解决有关问题(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有关性质等)、考查运用向量解决有关问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中的数形结合等,其中尤其以结合函数图象解决性质问题最为突出.

例4 (2015·全国新课标卷I)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C=75°,BC=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点评:该题考查考生的转化与化归思想,将解三角形的原理推广运用到四边形中,要求考生打破常规思路,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考生对解三角形的问题很熟练,平时也练得很多,如果只是陷入题海,不能转化与化归,本题也无从下手.本题解决的关键是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以B,C为定点,直线BC为定直线构造一个三角形BCD,然后根据∠A=75°构造一条动直线AD,从运动的规律找出点A的临界位置,从而求出AB的范围.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考对这种思想方法的考查所占比重很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3.创新问题重情境,文化渗透是亮点

数学源于生活与实践,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各省市高考试题都注重对问题情境的设计,通过一些涉及应用背景的创新问题,体现高考命题的实用性.

例5 (2015·全国新课标卷I)《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1,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图1

点评:试题在设置的过程中渗透了传统文化,以《九章算术》这一古代数学中的问题为背景,考查了立体几何模型的体积计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例6 (2015·湖北卷)如图2,圆C与x轴相切于点T(1,0),与y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B(B在A的上方),且|AB|=2.endprint

(1)圆C的标准方程为 .

(2)过点A任作一条直线与圆O:x2+y2=1相交于M,N两点,下列三个结论:

① =;② -=2;

③ +=2.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点评: 本题第(2)问的设计隐含阿波尼斯圆的几何性质. 阿波尼斯圆: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B,设P点

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k(k>0,且k≠1)的点P的

轨迹是一个圆,它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的. 以阿波尼斯圆为背景的高考试题并非第一次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教材中也有其身影,如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131页B组第3题: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 0),A(3, 0)的距离之

比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求点M的轨迹,并求出

它的方程.

备考锦囊:2016年高考怎么考

1. 夯实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

高考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我们备考时要针对主干内容(如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进行突破,把所学过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形成有序立体的知识网络. 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结合典型例题,熟知知识的前后关联、横纵比较、综合交汇,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要注重通性通法的训练,淡化技巧.在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一点都得以体现.对于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要重点训练,通过题组、变式训练等方式巩固通性通法.对于典型问题的常见思想方法要加以概括、归纳,形成方法体系网络.

2.提升能力——艺高胆大勤训练

考生要围绕《考试大纲》涉及的五种基本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的要求进行专项强化训练.这五种能力的互相关系也不同,每个考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运算能力是相当一部分考生需要突破的瓶颈,尤其是解析几何综合题的求解,总是看得到思路却求不出结果.因此,我们要对解析几何复杂运算过程进行训练,通过分步运算,一个阶段给出运算目标,通过不断的目标调整提高运算能力.

3.实现创新——功夫还是在书外

创新问题的设计情境新颖,注重问题求解的多样性和思维的发散性.因此创新问题的训练应该在书外,考生要注重多个章节知识和内容的迁移交汇,通过各章节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在解题过程中看清知识发生的本源,看透知识的形成、推广和应用过程.

小编寄语:高考试题是“年年岁岁题相似”,却总是“岁岁年年意不同”,有延续、有传承,更有创新、有突破.只要肯钻研、肯学习、肯下苦功夫,高考的成功一定属于我们.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干考试题图象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解法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群文阅读: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直线运动中的几个“另类”图象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