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园留创园:以微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5-10-09 16:28明星
中关村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园软件园中关村

“中关村软件园留创园成立至今,已经见证了数百家企业的成长历程,呵护创业的每一粒种子、化解侵袭创业幼苗的风雨,分享企业收获的累累硕果,在中关村软件园展开的北京软件产业宏伟画卷上,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关村软件园留创园主任刘红英如是说。

软件企业成长的“硅谷”

2001年11月,中关村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软件园留创园”)成立,园区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在中关村软件园区产业生态系统中,建设国际一流品牌的中小微软件企业成长“硅谷”。

自2004年至今,软件园留创园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系列殊荣和身份的认同:园区被评为“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优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北京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根据中关村软件园2014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关村软件园企业全年总产值1409 亿元,多家企业增长率超过100%,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园区共有31家上市企业,其中,软件园留创园培育出的上市企业就有7家,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7人,北京“海聚工程”18人,中关村“高聚工程”22人。

在软件园留创园入选北京“海聚工程”的人才名单上,可谓星光熠熠,包括恒泰艾普公司董事长孙庚文(同时是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北京研创公司总经理袁浩、谛力泰克公司董事长李兴斌(同时是中央“千人计划”专家)、数字绿土公司创始人郭庆华(同时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博思廷公司董事长王巍等17位高端海归人才。

软件园留创园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系紧密,共同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对接等服务。而对留学回国创业人员的十万元开办费资助,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入驻园区创业。

刘红英主任向记者介绍,软件园留创园有几个鲜明特色:“第一,以高端软件和IT服务为主的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软件园区内龙头企业众多,围绕重点产业形成了多个微型产业集群(简称‘微集群)。第二,以软件重点产业聚集为基础,走出了一条国际化服务的路子。软件园区内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已多达170余家。第三,每个产业集群内部都有领军企业,产业布局合理。软件园留创园在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之时,也是根据园区产业特色选择重点产业领域创业人才。第四,服务涵盖了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服务的闭环,软件园留创园集聚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物、知识产权等众多服务资源。第五,从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到孵化加速器,再到上市企业扶持,软件园留创园的服务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服务“一纵六横”全覆盖

“大多数留创园仅仅陪企业走完创业苗圃到微加速的过程,企业成长壮大以后,就要离开留创园到园外寻求新的发展。而在我们这里,很多企业从初创期直到发展为产业领域知名企业乃至产业巨头,我们都是陪伴者和亲历者,而大部分企业以高于10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刘红英强调。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要归功于软件园留创园建立的“一纵六横”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即“一个流程+六个平台+若干个服务机构”的服务管理模式。

企业从注册开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软件园留创园不仅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登记、财税代理、法律事务、管理咨询等响应型的各类基础商务服务,还会根据企业发展状态向企业提供发展规划、专利规划、财税筹划、新三板(上市)、政府科技项目申报等主动型深度服务。专业服务机构和合作建立的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着重点作用。

软件园留创园依托创业导师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产品发布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等专业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通过平台的集群式推介,开辟企业网上营销渠道,帮助优质项目进行市场推广,促成企业技术合作与业务对接。

截至2014年,平台已先后为200余家园区企业进行了整体展示和VIP企业重点推介宣传服务。在园区现场展示厅内,很多企业、风投和上下游客户通过深度体验,确定了合作意向,实现了共赢。

以北京“海聚工程”入选者王巍创办的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从成立至今,获得过不少来自软件园留创园的帮助和扶持。而博思廷自主研发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等一系列产品,也经由园区产品发布平台收获了不错的知名度和大量的产品订单。该系统采用人脸检测与比对识别技术,实现对前端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抓拍识别,然后通过准确的计算,从千万级人脸库中检索、筛选出所需的人员信息。

“每半年,园区会把企业近期推出的产品做成合集,与中介机构一道,将产品推介出去,从而提升企业知名度。在软件园区内,我们会做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这类活动对企业还是颇具吸引力的。有些企业通过平台推介,产品的销售额提升了10倍以上。”刘红英介绍道。

在刘红英主任看来,服务的粘性越高、与企业互动越多,对企业发展就越有帮助。如今,园区正在探索将所有服务平台化,为企业提供更为深度和专业的定制服务,希望以服务换期权的形式,在提升企业收入的同时,也为自身换取一定比例的回报。

打造细分产业“微集群”

近年来,软件园留创园根据平台建设要求和客户需求状况,逐级计划和分包管理,提出了建立中小微企业“产业微集群”的思想,为软件园留创园的再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把相关领域的小微企业融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多方合作,打造某一细分产业的微集群,是我们的强项。”

例如在健康养老领域,通过园区对接,六七家企业共同组建了名为“嘉合百善”的新公司,推出了一套完整的科技助老产品。新公司将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助老科技产品融合在一起,解决了老年人安全、孤独、寻求生活帮助的需求。这一产品一方面关注老人全天的身体生理信息情况,另一方面依托感知电话,通过一键智能通话、远程视频互动、子女照片分享及科学有趣的健脑游戏等,做到全天候守护陪伴老人。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园区今年将进一步打造互联网教育和智能硬件两个产业微集群。

以互联网教育为例。2014年6月,新东方前任常务副总裁陈向东来到中关村软件园留创园,创建了“跟谁学”教育O2O平台。“跟谁学”把家长、学生、教师、培训机构等多方服务连接在一起,从搜索、约课,到支付和评价,都可以在平台完成,平台上的内容涵盖整个教育产业链上的不同细分领域。正是有“跟谁学”等一批在线教育企业的集聚,才使得园区互联网教育微集群的打造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科技助老、互联网教育、智能硬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微集群已在软件园留创园内崭露头角。正是在细分产业微集群的路上,软件园留创园凭借创业服务平台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时刻保持着创新的血液,成为专业留创园中的佼佼者。

猜你喜欢
创园软件园中关村
山西农谷青创园次第花开迎春天
难忘的麦可将文创园游记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2014中国金软件金服务·方案商最信赖的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软件园荣获工信部“智慧园区试点园区”称号
金蝶北上 北京金蝶软件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