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报人的“抗战”

2015-10-09 17:05闻鹏
中关村 2015年9期
关键词:话剧抗战理想

闻鹏

燕大师生的一段抗战往事,国际友人历经艰险奔赴延安的热血情怀,由贝家花园展开的到达理想家园的“交通线”——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由网舵传媒制作出品的原创话剧《平西地下交通线》将于9月初在京上演。这部被目之为“话剧版的《北平无战事》、现代版的《三岔口》、抗战版的《西游记》”的话剧,吸引媒体和公众的,不仅是导演、表演主创团队是一清色的90后,也不仅是由4个心怀奔赴延安梦想的“国际小分队”展开的世界反法大时代风云,更在于它的编剧身份特殊——一位“报人”创作的话剧。

谈及张弓惊,很多业内人都知道他是网舵(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够优(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在运作文化项目和维护公共关系上颇有从业心得;媒体界人士更熟知他多年前供职于《华商报》《新文化报》《华商晨报》《公益时报》的“故事”与经历。而如此一位资深“报人”突然转型做话剧编剧和制作人,“转身”的幅度是不是有点大?

话剧的优劣自然要由公众来评判——“从没有一部话剧,让我们感觉自己离历史那样近。在全世界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今天,看到这样的一部话剧,更显得是那样的有意义。”——8月中旬,观看了剧组彩排预演的一位观众如是说。或许,于公众,通过这部话剧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北平西郊一段亦庄亦谐、让人笑中有泪的真实故事;于这个自言有着陕西人“保守”脾性的创作者而言,这段艺术生产的过程,亦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抗战”。

故事:“第三个小板凳”

但其实最初,张弓惊并没有觉得,这个剧和自己的“抗战”有什么联系;他只是觉得这是“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

“发现这个素材,源自我们去年承办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的时候。当时,我们传播的主角是住在海淀西山凤凰岭脚下的法国人贝熙业先生——习总书记称他‘为中国建立了一个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在他的事迹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个叫林迈可的无线电专家。”张弓惊开始对林迈可产生兴趣,发现了他的传奇经历:在日本轰炸珍珠港的第二天,林迈可和夫人以及另一对燕大教授夫妇一起,通过贝家花园去了延安,最后供职于陕北解放区时期新华社,成为党的无线电事业奠基者之一。

去年四五月份,张弓惊确定要做这个项目。“最初我们想做成微话剧,后来发现必须通过一部大的话剧才能承载这个故事。”他有句类似座右铭的话:马上行动——“写作花了3个月时间,确定大框架,写人物小传,又让工作团队帮助搜集资料然后丰富台词,演员排练阶段,我们又对剧本进行了修改。”

他把目光聚焦在1941年12月9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通过燕京大学、贝家花园、兰海河别墅三个场景构建这个4幕话剧的故事:来自英国的燕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林迈可在其夫人李效黎的动员下,与好友威廉·班德、克兰尔夫妇一起逃出北平,踏上了去延安的征程。由于平西地下交通线被破坏,他们只能前往凤凰岭下的贝家花园寻找并不认识的贝熙业大夫寻求帮助。白色恐怖下,一行人不但要机智躲避日本人和汉奸的追逐,还要用心化解互不认识的正义之士的不信任;其间有误解、有绝望,但是对于正义事业的向往让他们最终排除万难,成功到达理想家园。

虽然整部剧展现出正义之士面对敌人时的惨烈与悲情、国恨与家仇,但情节中也有敌我不明时的斗智与斗勇、搞笑与尴尬。也正因为植根于历史的“传奇”和生活的丰富,《平西地下交通线》在确定于9月7日至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公演后,又被新华社邀请于9月14日至其百年礼堂加演一场。“这个礼堂是民国议会的议场,也是1949年2月北平地下党的会师之地,同时林迈可又是新华社的技术骨干——最开始,很多条《新华每日电讯》都是由他作为技术支持而播出的——所以这个演出场地也就别具意义。”张弓惊说。

“投入这么多做一个大话剧”,张弓惊却没有对票房有特别明确的期待:“我们只是无知者无畏,就把这个事做起来了”,当年爱因斯坦连做3个小板凳的轴劲儿令所有小学生印象深刻,如今,两年磨一剑,“这个话剧也是我们的第三个小板凳吧”。在“锲而不舍”这个梗里,作为创作者的张弓惊正能量满满。

创作:林迈可、张弓惊和佛罗斯特的两条路

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之间角色瞬间反转、好人之间互不认识造成了误会——抛开热血剧情和英国人林迈可对贝熙业的法国人身份“不信任”的天然喜剧梗,《平西地下交通线》的角色设置也颇让人回味:“技术宅”林迈可唠唠叨叨,做事磨磨叽叽,典型的唐僧人格;李效黎一门心思冲向延安,俨然孙悟空上身;若说威廉·班德好吃懒做神似二师兄,克兰尔就是敲边鼓的沙和尚啦——4个人物之间有戏剧冲突,还要共同面对外界的危险,满满的“抗战版《西游记》”即视感。

但同样很特别的,张弓惊在剧中并没有让这段历史故事最中最具知名度的贝熙业医生登场。“如果他出场,你怎么解释他这个人物和他的性格?他的事太多了;所以我们还是从小处着手。”张弓惊把这个创作思路归纳为“从银河系着眼、从DNA入手”,让故事有英美对日宣战的背景,也有林迈可在大时代风云中的个人抉择——从“打仗是政府之间的事情!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情呢!我只是个学者”的事不关己,到畅想自己的理想是“要一个永远温暖的家”,从感动于贝熙业、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对中国的深情,到自己也愿意为中国的抗战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以林迈可为代表的人物,让观众在感动中对当年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惜牺牲的前辈们心生敬仰,也对于中国人民在抗日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得道多助”的历史有了深刻反思。

在剧中,张弓惊将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诗句嵌入其中:“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最初林迈可是想准备好了再走,其实这是知识分子对现实的逃避;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回国、逃到安全地方的路,或者去延安的路——一条是逃亡的路,一条是为理想奔走的路。”

“当我们创作这部戏的时候,在这条被称为‘平西地下交通线的地方行走时,一想起当年那些英雄人物就从燕京大学门口到温泉镇,再到凤凰岭,再通过妙峰山到门头沟,曾经走过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时,我们的心情就很激动。以林迈可、贝熙业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友人,以及以平西地下交通线的地下党为代表的无名英雄,就在这个地方为了人类的尊严和民族的解放,洒下过鲜血和汗水。我们在这里的每一个脚印,其实就踩在他们的脚印之上。”刚开始创作时,张弓惊和团队都在讨论是这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有人说,这是一条逃亡的路。不是吗?英美对日选战,北平作为敌占区,英美侨民恐慌撤离……但是,我们最后认为,对于紧急回国或者去往其他地区的英美籍人士来说,那可能是逃亡。但对于去往延安解放区的林迈可一行,绝对不是逃亡,而是一次为了理想的奔走。”

他认为,逃亡的路、奔向理想的路,虽然看起来都会有艰难险阻,但是有本质区别:一条是向下的路,一条是向上的路——逃亡的路会越走越疲惫,为理想奔走的路会越走越有劲。通过林迈可和他的道路,张弓惊想阐发的道理十分直白:如果人生是一条非走不可的道路,同样会有坎坷不平,那么与其选择向下的逃亡,不如选择向上为理想而努力。

报人:现实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

谈及张弓惊的创作,他在媒体从业的经历是不能不提及的话题。1994年以来,他在《华商报》《新文化报》《华商晨报》任新闻中心主任、副总编辑;在《信息时报》任常务副总编兼副社长;在《生活时报》《山西经济日报》《内蒙古晨报》任执行社长;任《公益时报》总编辑。十余年的媒体生涯,让他始终将自己目之为一个“报人”;这样的秉性,使他无论是在公关传播还是话剧创作领域,如果让他做纯粹的商业项目,他总是“做不来”或者“不甘心”。

他公司的员工说他一直有“选题意识”;公司大厦楼下的保安对他的公司充满好奇——一个常年订阅《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的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报人的素质,在我身上体现出来,就是对时事的关心和对现实的敏感。”他说。

为了创作话剧,张弓惊看了好多影视剧和话剧,由衷感到“怎么编得那么烂——好多电影人跟我抱怨找不到内容,但其实现实内容太多了:比如一家本来贫穷但四世同堂,突然有了一笔拆迁款,很快全家妻离子散、兄弟成仇——这样的故事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能不能直面这些生活中的戏剧性?”

张弓惊的创作目标,是“接地气又不能乱搞笑”:“用一句网络语言来讲,就是:绝不装逼格,绝不瞎胡闹。”网舵传媒出品的第一个舞台剧《法宝2015》是普法主题,广受社区群众欢迎;大型实景剧《红楼与梦》借由红楼梦的故事讨论现实与梦想的大话题,引发青年人的强烈共鸣;而与这些作品的创作思路一脉相承的《平西地下交通线》,张弓惊在创作初期就强调:千万不能搞成抗日神剧。有人看了这部话剧的联排,赞赏于情节设计的巧妙,“哪里啊,其实我们只是将现实发生的故事稍作加工而已。”张弓惊说,他在采访、编写和制作时,深深感到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不管是当代榜样故事,还是很多年前的历史故事,从大情节到小细节,远比坐在房间里编造的要丰富得多。“我们天天想着创作、排戏、拍电影,希望有更好的IP(最近在影视剧领域很热的一个词,实际是知识产权的意思)。实际上,现实发生的永远比我们想象出来的要更加丰富多彩。”他说。

张弓惊始终坚信,“报人”是一种人,他们有“记录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取向,而且不管境遇如何改变,骨子里很难舍弃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报人,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也感受到报纸的没落,但做报人的情结会在我身上永远留下来。”

报人的“抗战”:开辟第三条道路

从创作伊始,到演出大幕即将拉开的近两年时间里,张弓惊不断回到一个问题的原点进行反思与追问:林迈可为什么要去延安?

“我认为,一方面他要为中国贡献他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成果,造福中国;另一方面,这条向上的路,也是他对人的尊严、精神世界和理想的坚守。”用林迈可这个人物反观当下社会,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语境下,《平西地下交通线》的主创,想要追问的是:人们精神层面向上的力量又在哪里?

“现在我们为什么纪念抗战?当然是为了倡扬和平,但对于个人来说,是不是也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思考我们在精神层面要维护哪些东西、抵抗哪些东西?说到底,世界的发展,最根本的基础在于每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一个“报人”的抗战,就是对理想精神的坚守。

虽然创作者和创作出的人物都充满对理想的守望,虽然原定的3场公演门票已经一票难求,而不得不临时加演一场,但这部剧仍然在如今已经形成创作和宣发的“新传统”的影视界处于尴尬状态:“一听剧名,好多朋友就说:肯定不赚钱。但我始终觉得,在话剧市场要么很妆模作样的高大上、要么瞎编乱造绝对媚俗的情况下,内容好,正能量,制作精良的话剧,一定会有发展空间。”对比《阿凡达》《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号》等有正能量也有市场的作品,张弓惊也希望借由创作话剧,在国内“开辟第三条道路”,找到让有内容、接地气的好作品能够在市场上得以发展的“中间地带”。

尽管林迈可的抗战之路越走越坚定,但自从2009年离开媒体行业、创办够优机构、网舵传媒以来,6年的探索,张弓惊仍旧对“未来的路”这个话题一再谨慎。他只是慢慢把公司往文化方面转向。自言有着陕西人“保守”特性的张弓惊,在今年初把“产品化和市场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清华进修时,我的老师有个‘鱼缸理论,小鱼缸里有水有鱼有水草,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我觉得做文化也是做小鱼缸,做生态系统,慢慢不断更换更大的鱼缸,最后把它放到海里去,就是在孵化文化产业。”

“孵化”的不仅是产业,更有电影项目。“我们有一个讲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抗战的故事,是国歌诞生背景中的电影项目,如果今年能开机的话,预计明年能上映;目前一个好莱坞的团队在帮我们做。”对于比话剧投入更大、更为复杂的项目,张弓惊的考虑就更慎重,“我希望每一步都踏稳,不能消耗社会资源——不过我抓住一件事,就肯定会坚持把它做完。” 诚哉斯言,张弓惊的“报人”生涯和运作文化项目,都秉持着“理想不管多么高高飘扬,脚步一定需要踏踏实实”的“接地气”理论。

他把这个“看着理想的旗帜迈开脚步”的过程视为“自己的抗战”:“也许一时半会儿我的剧目不出名,一时半会儿宣传不出去,一时半会儿没有市场回报,没关系,我就忍耐吧——抗战都8年,现在我还有好几年时间呢。”剪了标准板寸发型的张弓惊笑说,圆眼镜后面,眼睛眯成一道缝,语言间充满又“保守”又要“向前冲”的“陕西味”。

猜你喜欢
话剧抗战理想
话剧《坦先生》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话剧《二月》海报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