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刻风骨

2015-10-10 12:31谢凯
中华手工 2015年9期
关键词:刻瓷瓷瓶明文

谢凯

30多年前的惊鸿一瞥,让张明文与刻瓷结下不解之缘。如今,淄博刻瓷在他的推动下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在中国刻瓷艺术界,淄博刻瓷算是后起之秀,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盛,从兴盛到成为一绝,不到百年时间。而在这过程中,有一个人,行业发展的每一次脉动都与他息息相关,他就是淄博刻瓷的创始人——张明文。

一身传统夏衣,一副瘦骨,淡定而从容。作为雕琢者的他,也经历着岁月的雕琢,刀刀见笔意,处处留风骨。

老树开新花

走进张明文的刻瓷工作室,犹如来到一座小型的刻瓷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盘子和瓷瓶。虽然多,但每一件都很有看头,错落的山水、苍劲的书法、传神的人物……跃然瓷上,呼之欲出,既有浓郁的金石趣味,又有雅致的水墨妙趣。

而看张明文刻瓷更是一种享受。他左手捏住錾子,右手握住小锤,双手像弹琵琶那样敏捷,叮叮当当,錾头如雨点般落在瓷面上。刻瓷,单就工艺来说,并不复杂:先在瓷器表面描绘墨稿,再依据墨稿用钻刀凿刻,最后填色即可。然而,张明文却没有按部就班。“照稿凿刻确实可以避免出现误差,但是墨稿会限制我的想象力,让作品缺乏摄人魂魄的灵动感。”为了脱稿,他每次创作前都要孜孜不倦地练习画稿,直到烂熟于心后,再凭记忆直接刻画。

《敦煌归真》是张明文最得意的作品,因为它,中国刻瓷界有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是一尊翠玉色的青瓷鹿头樽刻瓷作品,上面雕刻着九位飞天舞姬,她们或蹲、或立、或弹、或奏,体态各异,栩栩如生。虽然题材源于敦煌壁画,但是张明文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壁画中的飞天舞姬讲究“站七坐五蹲四盘三”,也就是站立时七头身,坐五头身,蹲和盘分别是四头身、三头身。不过,张明文刻画的飞天舞姬却采用了当下流行的“九头身”标准。虽然她们身着古装裙带,但腰身所呈现的婀娜之姿,更有活脱脱的现代人的气息。更让人惊叹的是,整个画面全部采用刻瓷技艺中最难的线刻完成,线条细若发丝,却又有粗细、润枯之变化,且没有一处露头,结合得十分完美,将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被业界公认为“刻瓷艺术的扛鼎之作”。

在中国陶瓷中,薄胎瓷以薄著称,在如蝉翼一样的胎体上凿刻图案,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张明文却不信这个邪,他制作了专门的刀具,在一只高36.8厘米、壁厚不足1毫米的薄胎瓷瓶上,刻出了一幅《史湘云醉卧芍药茵》,开创了在薄胎瓷器上创作刻瓷艺术的先河。“一刀下去,不用力刻不出痕迹来,力度稍大一点就刻破了,那滋味,真是如履薄冰啊。” 张明文笑着说。

攻克了“薄”的难题,张明文又开始迎接“微”的挑战。他从象牙微雕中受到启发,开创了瓷面微刻法。这“微”,有多“微”?当亲眼看到他雕刻的《论语》微雕五头青瓷文具时,才发现远非想象所能及。远看瓷上一字没有,近看则字字清晰,比一比,三个字才一颗米粒大,让人啧啧称奇。

“别看我是一个74岁的老头子,在创新求变这一点上,我的心可不老,一点也不输年轻人。”张明文用自豪的语气说。接着,话锋一转:“虽然薄胎刻瓷和瓷面微刻都前无古人,但我希望后有来者。”

不疯魔,不成活

在众多刻瓷作品中,有一件《蓝釉金梅花》小瓶被摆在了特别显眼的位置。瓷瓶上刻了一株梅花,配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周围的刻瓷作品相比,一眼就能看出雕刻的刀法相对稚嫩。然而,就是这件刻瓷小瓶,不仅是张明文的第一件刻瓷作品,也是整个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

1941年,张明文出身于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那年,由于书法功底不错,他成了淄博瓷厂的一名彩绘工人。1970年,淄博瓷厂参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电子工业产品展,张明文作为驻展美工被派到北京。午休时间,他在故宫博物馆里看到一块瓷板,上面的图案与常见陶瓷彩绘明显不同。当时没有展品介绍,经过向工作人员打听才知道那是清末著名瓷刻艺术家朱友麟创作的《采菊东篱下》。

刻瓷?怎么刻的?我能刻吗……第一次见到刻瓷的张明文,脑子里涌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回到淄博后,他到处请教,不过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的疑问,但这块美丽而神秘的瓷板却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四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明文认识了来自青岛的刻瓷艺术家郑惠民,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迫不及待地向他请教刻瓷。回到家,他马上找来刀、锤、瓷瓶,垫上抹桌布,叮叮当当地凿刻起来。

那时,张明文一家住的屋子只有十几平方米。没有专门的工作台,他就把床上的褥子掀起来,在床板上雕刻。有时候刻破了瓷瓶,睡觉时没有清理干净的碎瓷片把一家人扎得生疼。无奈之下,张明文又把工作台搬到了陶瓷厂,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继续琢磨。那段日子,他每天都干到很晚,直到妻子来叫他,才依依不舍放下刻刀,从已经上锁的铁门上翻出去。

数不清刻破了多少只瓷瓶,翻过多少次铁门,张明文终于刻出了那只《蓝釉金梅花》小瓶。幸运的是,这件刻瓷“处女作”被当时的厂长看中,放到了企业展览室里,后来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看到,惊喜之余,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淄博刻瓷火了!张明文也随之名声大振,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外做刻瓷表演。随后,他又一鼓作气编写了《刻瓷教学大纲》,在全国推广刻瓷技法;受原轻工部委托,起草了《全国陶瓷行业刻瓷技术等级标准》,获得通过后向全国颁布。

各种荣誉像潮水一样涌向张明文,不过除了家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因为用眼过度,眼睛曾肿得只剩下一条缝,近视眼镜也从150度换成了400度;他原是一个精壮汉,一年不到就变成了瘦子,体重再也没有恢复。

奇怪的张师傅

然而,在淄博刻瓷界,张明文的名声却有些“不好”,甚至有人说他是个怪人。在被评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北京领奖回来后,他竟然一概不参加庆功会和表彰会。“老伴、女儿、女婿都劝我去,可让我喝酒、套近乎,这不是我的爱好,我一个老头子不愿干这个。”张明文说。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他也不愿意称他为“张大师”,而要叫他“张师傅”,并且对自己过往取得的成就也不愿多谈。多问几句,他就会甩脸色:“回头看啥?我有恐高症,很少回头看,只想夹起尾巴、挺起胸膛往前走。”

然而,只要涉及刻瓷艺术的发扬光大,张明文又总是不遗余力地冲在最前面,高调得很。他把卖作品的钱用来创办了淄博刻瓷艺术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刻瓷艺术大师和爱好者。目前,山东省在刻瓷方面的50余位工艺美术大师中,有近40位都直接或者间接受过他的指导。他还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做兼职教授,该他上的课,一节都没有落下。

在张明文的刻瓷展厅里,有一个角落摆满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早期木质车轮的轮轴、织布机的杼、枯死的罗汉竹、干瘪的丝瓜……这些都是他和老伴出去散步时捡回来的。“我老伴不喜欢跟我一起出门,她总说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不专心,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就走神,让她很郁闷。”张明文笑着说。虽然每次捡这些东西回家都会被爱人训斥,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在很多时候,它们都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创作《福驴图》时,张明文题了一首打油诗:胸中有海,两眼无碍,名也身外,利也身外,富民兴邦,何等自在。这件作品曾有人开高价求购,他也没舍得卖,而是一直摆在工作台上,朝夕相伴。“这就是我一生的写照。”张明文说,“我的人生,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平步青云,就是这么平平淡淡走过来的。”

猜你喜欢
刻瓷瓷瓶明文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损坏了多少个瓷瓶
《 仕女图》粉彩瓷瓶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刻瓷艺术浅谈
民间工艺介绍(二十三)
奇怪的处罚
老人与瓷瓶
奇怪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