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2015-10-11 08:22孙晔
人间 2015年33期
关键词:国民指标体系常态

孙晔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孙晔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及国民幸福指数GNH均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不同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反映着不同的经济状态。文章主要针对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探析。

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指标

一、引言

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对经济发展的成果核算更加真实,更加可靠,以便让国民经济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都拥有着其不同的侧重点与作用。不论是GDP、GNP、CPI还是GNH都能够从不同的侧面还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态与人民生活状态。

二、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即为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固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劳务与产品的市场总值,其不仅仅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判断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态的关键核心[1]。2014年我国现价GDP为63.3万亿元,不变价增速为7.3%,基本实现了制定的增速为7.5%左右的目标,符合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即我国GDP的增长率在经济各因素的变化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GDP增速将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适度降低换来效益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换来国民经济的更加可持续增长。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我国经济发展指标中最为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即为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固定时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也就是国家中所有的国民在固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为反映居民家庭通常所购买的消费商品以及购买的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化状态的宏观经济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与服务总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其通常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关键参考数据。CPI的稳定、就业率以及GDP的增长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但是在新常态环境下,CPI的稳定性与重要性并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活动要依靠CPI指数来调整的状态[2]。

(四)国民幸福指数GNH。

国民幸福指数GNH即为判断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情况的感受的一种是指数,也就是人们的生活幸福感的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家与国民财富的标准的话,GNH就是衡量国人幸福感的标准。2014年我国居民普遍感到幸福,幸福指数达到130以上,城镇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133.1,与农村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127相比更高。

三、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一)GDP与GNP的对比。

GDP与GNP的相同点:两者评价指标的作用是相同的,均是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时期内创造的国家财富价值总和,能够衡量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计算GDP以及GNP能够判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国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状态[3]。两者的价值构成是相同的,在价值构成上均为“增加值”。

GDP与GNP的不同点:1.侧重点不同。GDP所侧重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核心在于“生产”这一概念,而GNP则更加倾向于原始的收入。2.引致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如果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GDP,则将会更加注重国家产业的发展,相对忽视推动产业发展的企业是国内还是外资企业。

(二)CPI与GDP的关系。

图1为CPI与GDP在周期性波动中的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GDP的增长直接推动了CPI的增长。首先,GDP与CPI的波动幅度已经逐渐趋向平缓。当GDP出现大幅增长的时候通常CPI也是呈现增长趋势的[4]。其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GDP对CPI的影响已经逐渐变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投资增长,经济增幅对GDP的影响更加直接,但是对CPI的影响就相对更弱。而导致CPI出现波动的因素众多,例如市场供求、消费增长等都会导致CPI波动。因此,CPI对GDP的影响的敏感度被降低。

图1 1992-2013年CPI与经济增长关系示意图

(三)GDP到GHN的转变。

由于GDP无法直接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更加无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幸福胜负,因此GNH成为了一种逐渐被人们接受的现代化理念。在新常态下,以提升国民生存质量、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我们不能一味关注GDP,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状态,将注意点与热点转移到国民生存质量上来[5]。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更加准确的核算发展成果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判断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虽然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仍然适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基于中国处于经济新常态新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其更具指导意义。

[1]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4):93-98.

[2]赵蓓文.外资风险视角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J].世界经济研究,2012,(01):68-74+89.

[3]年志远,李丹.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东北亚论坛,2008,(06):75-76.

[4]高昊,张一弓.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比较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02):8-12.

[5]顾海兵,詹莎莎,孙挺.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4,(05):20-26.

D63

A

1671-864X(2015)11-0021-01

孙晔,女,汉,河北衡水,大学讲师,硕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猜你喜欢
国民指标体系常态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