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2015-10-12 11:35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衣食奏章后主

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屡建奇功。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帮助后主刘禅治理蜀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以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情况进行了说明: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猜你喜欢
衣食奏章后主
戳中皇帝的笑穴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南唐后主李煜 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钟章法作品
春从天上来·南唐后主
乐不思蜀
要让孩子知道衣食的来源
李煜《虞美人》的重新审视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