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配方肥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10-14 00:25廖尚春
广西农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农业部门作物肥料

廖尚春

摘要:文章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武宣县配方肥推广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配方肥推广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配方肥市场占有率不高;农企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产需对接流于形式;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加快配方肥推广应用的具体对策建议: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培训,扩大配方肥应用;巩固和完善测土配方基础;强化农企合作,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发展农化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施肥到田;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推进配方肥推广应用。

关键字:配方肥;推广;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1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 )03-0081-04

配方肥是根据一定区域作物施肥配方,以单质肥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复混(合)或掺混而成的肥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物化载体,推广配方肥是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武宣县自2006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为路径,探索形成了以“农企合力推进模式”为主,“现场混配供肥模式”为辅的配方肥推广形式,在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广成效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的深入开展,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武宣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心由化验室转向到田间地头,由试验示范转向到推广普及,由测土配方转向到配方肥推广应用,技术推广路径以“施用配方肥”为主,“按方施肥”为补,配方肥推广应用发展迅速,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应用效果明显。2010-2014年累计制定肥料配方16个,其中,水稻作物3个、玉米作物3个、蔬菜类作物3个、薯类作物2个、果类作物2个、糖烟类作物3个;施用配方肥9.18万t,配方肥使用面积8.153万hm2,占测土酏方施肥实施面积28.56%。项目区平均每667m2节省肥料施用量2.05kg(折纯,下同),累计节省肥料投入1161.8万元,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减少不合理施肥量2.Okg,节省肥料投入9.5元,玉米施用配方肥每667m2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6kg,节省肥料投入7.6元,薯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5kg,节省肥料投入7.1元,果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8kg,节省肥料投入8.6元,糖烟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减少不合理施肥量2.5kg,节省肥料投入11.9元;项目区每667m2增收89.8元,其中水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增收65.8元,玉米施用配方肥每667m2增收58.4元,薯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增收60.0元,果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增收152.5元,糖烟类施用配方肥每667m2增收131.2元。配方肥推广应用实现了节本增效,提高品质,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要措施

武宣县在肥料配方研制、组织配方肥生产、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抓好测土配方基础性工作,为推广配方肥提供技术支撑

巩固完善取测土化验基础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按照“三年一轮回”的基本要求,加大对耕地土壤采集和化验密度,对土壤“定期体检”,及时掌握土壤养分变化状况,做到肥料配方“对症下药”。通过轮回加密取土化验,实时更新基础数据和施肥参数,建立和完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为企业生产供应配方以及农民选肥、配肥提供技术支撑。

抓好田间试验示范根据作物品种、栽培条件、土壤养分变化,开展经常性田间肥效试验示范,及时调整施肥参数,适时更新“营养菜谱”。

优化服务,助推配方肥下田

定期发布肥料配方武宣县农业部门以测土化验、田间肥效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和作物目标产量为依据,科学制定肥料配方。定期无偿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适用区域和配方肥需求等信息,助力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按方生产供应配方肥。

定期印发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意见根据武宣县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结合测土、阳间试验情况,研究制定县域早稻、晚稻、春玉米、水果(龙眼)、木薯、甘蔗等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分别在春耕前和夏种关键季节印发给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同时分送各乡镇、村屯终端现场混配供肥网点,引导终端混配企业按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现场混配供应配方肥,助推配方肥人户下田。

开展“示范县”创建,实施整建制推进,提高技术覆盖率、配方肥使用率

2010年以来武宣县开展“创建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县”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配方肥使用率作为重要建设内容,探索形成了以“合力推进模式”为主,“现场混配供肥模式”为辅的配方肥推广形式,推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村人户到田,扩大了企业按方配肥供肥,农民按方施肥覆盖范围,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配方肥使用率。

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配方肥

建立示范基地,抓好施用配方肥示范样板建设,使农民群众看有典型,学有榜样,以效果展示推动配方肥推广。农业部门根据本地农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合理布局和安排部署村级百亩示范方、乡级千亩示范区、县级万亩示范片,示范基地建设做到层次分明,内容明确。

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

深入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通过农企合作构建配方肥推广应用平台,为配方肥区域化需求和规模化生产找到结合点,统筹兼顾配方的科学性和企业生产的可行性,提高配方肥市场占有率,扩大配方肥推广应用。

搭建农企合作平台 武宣县选择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肥料企业作为推广配方肥合作企业,进行产需对接,签订农企合作协议,农业部门向合作企业科学提供肥料配方,肥料企业严格按方生产配方肥,配方肥销售网点销售配方肥,农户购买施用配方肥,搭建了农业部门、配方肥生产企业、配方肥销售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动平台。

探索配方肥推广模式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为路径,探索形成了以“农企合力推进模式”为主,“现场混配供肥模式”为补的配方肥推广形式,即:“农企合力推进模式”。农业部门负责制定肥料配方和指导服务,肥料企业负责配方肥生产,经销网点负责配方肥销售,这种方式是以“大配方、小调整”为技术路线,以县辖区为应用区域,适合“中成药”配方肥的推广;“现场混配供肥模式”。筛选认定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供应服务网点,引导肥料经销网点装配智能化配肥设备,为农民提供现配现混服务,这种方式是以智能化配肥设备为依托,以乡镇辖区为应用区域,通过“中草药代煎”方式,帮助农民按配方选肥、复混(配)肥,引导农民选用配方肥。

建立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配方肥销售网点建设是搭建农企合作平台、企业农户互动平台的重要内容,是配方肥入户进田的重要环节。武宣县农业部门向合作企业科学提供肥料配方,引导合作企业在现有肥料经销网点中,筛选一批诚信经营、服务规范的网点,建设标准化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点。

存在问题

近年来,武宣县配方肥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企业参与,农民欢迎,而且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认识不到位

对配方肥料的认识模糊配方肥是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的肥料,其特征是针对性、地域性和适宜性。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专用肥料以及肥料养分配比有差异的复混(合)肥料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配方肥料。专用肥料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作物一生的营养特点设计的“万能作物专用肥”,没结合地域土壤养分状况、供肥特性和施肥效应,不具备配方肥的地域性和适宜性特征;肥料养分配比有差异的复混(合)肥料、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等,是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没有目的地改变肥料养分配比,适用作物没有限制,流通范围广,更加不具备配方肥的针对性、地域性和适宜性。由于社会上对配方肥料的认识模糊,影响了配方肥的推广应用。

示范推广配方肥的责任意识不强当前几年农业部门完成了测土化验、提出了不同区域的施肥配方、把施肥建议卡发到农户、开展了技术指导后,在一些人中认为任务就完成了,存在着推广配方肥是企业的事,是企业的工作,农业部门推广配方肥是“越位”,是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推广配方肥应该交给市场,由企业来完成。没有认识到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推广配方肥是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效方式,人为地将技术推广与配方肥推广割裂开来,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作为配方肥生产供应的主体,是推进科学施肥的重要力量,但是,有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一是农企合作企业合作意识不强,合作企业没有认清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没有认识到推广配方肥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二是配方肥区域需求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配方肥批量小、规模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三是缺乏一个农企合作的有效平台。

配方肥市场占有率不高

当前,武宣县配方肥推广工作仍存在着:配方肥市场占有率不高,推广应用面积和数量较小,未能达到项目年度目标要求;肥料配方的数量少,特别是经济、园艺作物上的肥料配方更少,远不能满足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肥特性所需配方肥的要求;配方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农企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产需对接流于形式

配方肥推广应用涉及农业部门、肥料企业和农民三个主体,这三个主体以配方肥生产供应和推广应用为纽带,形成了农业部门、肥料企业与农民的互动平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目前是测土配方、供肥、用肥三个环节脱节,没有形成有机衔接的机制,农企合作平台已搭建,但机制运行不顺畅,产需对接流于形式。

投入不足

配方肥的推广是一项面广、量大的长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仅仅依靠农业部门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入是远远不能满足配方肥推广的要求,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大部分使用在测土、配方等基础环节上,供肥、用肥等环节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使配方肥推广应用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

加快配方肥推广的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培训,扩大配方肥应用

提高认识通过加强宣传培训、试验示范、效果展示等途径提高社会对配方肥的认识,了解配方肥的针对性、地域性和适宜性特征,为推广应用配方肥营造氛围;农业部门在配方肥推广应用上,要克服畏难懈怠情绪,提高认识,把配方肥推广应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职责,努力开创配方肥推广工作新局面;农企合作企业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把提高经营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以推广配方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探索建立配方肥推广有效模式机制,形成有利于配方肥推广的格局。

加强宣传培训一是采取标语、明白纸、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宣传使用配方肥的好处;二是通过发放技术挂图、施肥建议卡、测土配方施肥与肥料识别图解等方式,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认知配方肥;三是利用田间学校讲课、配方肥应用示范展示等活动,让农民感知、认可配方肥;四是农业部门与专业媒体结合,以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为主题,多视角展现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的成效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感受,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扩大配方肥应用 配方肥推广应用既属于技术行为,也属于市场行为,农业部门不仅需要为农企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而且需要为农企合作企业提供市场空间。目前施用配方肥面积占项目实施面积的四分之一,扩大配方肥施用面积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潜力更大,要以“整建制”推进为抓手,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同时要逐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由大宗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扩展,拓展施用配方肥作物种类。

巩固和完善测土配方基础

巩固和完善取土化验基础 根据核心控制样“三至五年一轮回”的要求,每年采集分析土壤样品300个以上,通过轮回加密取土化验,实时更新基础数据和施肥参数,建立和完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巩固和完善田间试验示范基础统筹安排粮食作物“3414”肥效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和经济园艺作物“2+X”田间肥效试验,巩固和完善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逐步建立经济园艺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

强化农企合作,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

农企合作是推广应用配方肥的重要抓手,是解决配方肥“应用难”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农企合作,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创新合作机制,在“农企合力推进模式”和“现场混配供肥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合作社带动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供应的“配方肥直供模式”、以农化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统测统配统供模式”。同时,农企合作企业要加强配方肥区域对接,签订合作协议,把配方肥生产供应计划落实到县、乡、村,并严格按照农业部门提供的配方组织生产,并建立建全配方肥追溯体系,农业部门和农企业合作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指定专门负责人,确保合作协议落实到位,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农化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施肥到田

发展社会化的农化服务组织,形成配方肥推广社会化服务机制。一是鼓励和引导化肥企业、社会组织探索构建“政府测土、专家配方、企业供肥、农民施肥”的机制;二是培育农民社会化的农化服务合作社,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四统一”的农化服务;三是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基层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拓宽配方肥供应渠道,方便农民选购;四是引导企业,通过装备智能化配肥设备,配备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触摸屏),建立乡村终端配肥服务网点,为农民提供现场混配服务。

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推进配方肥推广应用

强化措施一是加强与肥料企业、质检、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与配合,为配方肥推广应用创造条件;二是层层开展农企合作、产需对接,扩大配方肥产需对接范围;三是层层制定配方肥推广方案,细化、实化、量化配方肥推广任务,切实把配方肥推广应用落实到县、乡、村,落实到肥料企业。

规范管理一是在农企合作企业现有的肥料商标基础上,对按农业部门制定配方生产的配方肥,给予备案登记,在肥料包装袋上标注配方肥的使用方法、适宜区域和作物;二是建立配方肥生产供应追溯制度,跟踪配方肥生产供应情况,规范标签标识使用行为;三是定期组织肥料市场抽查,促进配方肥按方生产、按区域供应、按作物施用。

猜你喜欢
农业部门作物肥料
为什么要多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强化会计管理监督 促进农业部门廉政建设
基层农业部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探索思考
人才培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地下作物
给玉米施肥
全球肥料需求明年开始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