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特性

2015-10-14 17:00杨建霞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性特性文本

杨建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07-01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汉语言教育也重新拉开了一个新篇章。各位优秀的语文工作者针对我国的教育状况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后确实有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进一步教学的深入与发展,我们必须把握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性,通过对于这几个特性的把握对初中语文进行进行教学。

一、初中语文的特性

初中阶段是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培养和稳固语文兴趣的重要阶段,这久对于教育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更加具有创造力、自主思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素质教育和时代需求这样的人才,要想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需要从初中语文的这几个特性开始着手。

(一)整体性

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涉及了生活和学习成长的各个领域,所以首先需要注意其整体性的特性。整体性所指的是,初中语文教育并不是一个面的讲解,而是多个面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抓住课文中的某一个闪光部分大讲特讲,而忽略了文章的总特性,初中语文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为了与高中语文衔接,还是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培养使学生做到对语文教学的总体综合性的把握,才可以真正达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社会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记录生活,展示社会,所以其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是非对错观成形的时候,所以只有积极反映社会现状、提供给青少年以正能量与对社会的关注度的语文教学才是好的语文,该阶段中,社会性的语文教学提供给长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以更多相关社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养成关爱社会关心人文的习惯,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与自我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性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与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与世界融为一体,语文作为我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开始日愈变得国际化,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和“汉语桥”的出现,在国外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语文的创新性在不断显现,尤其在我们初中教学中,也开始引入了部分外译课文,并且占据了不小比例,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在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将外来文化引入,结合教学,体现其创新性。

二、现状以及原因

初中语文教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初中阶段中培养了学生们的语文兴趣,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尤其随着近年来对于教学的研究深入,这些问题暴露了出来。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的内容拓展不够,更多的教师止步于对于文章部分特殊用法的讲解上,而忽略了总体的把握,同时对于教学中的内容延展太少,在初中语文中,需要对课文加以更多的知识拓展延伸,而并不是简单对于艺术手法的掌握就足以支撑,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对于总体的、综合的把握。传统的讲法只是对于作者的生平一笔带过,而更多的在于对于诗歌艺术手法、渲染手法的讲解,引经据典,依旧沿袭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中心书本要求为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参与度低,教学目的也无法达成。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够推陈出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选择以课本为中心进行讲述,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初中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两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应该从初中语文的几个特性入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拓展内容,拓展什么方面的内容,这就要参照语文的综合性,在把握课文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拓展的内容中落实社会性,给学生以正面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社会观、价值观,引入了课文外的内容,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学习、制作学习卡片等方法,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学习、自我学习探索的能力,也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但是要落实好这一系列事情,对于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也提升自我素质水平,培养学生拥有更好的语文素养。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教育者们有了更多的要求。在初中语文领域中也有了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对于我们初中受教育者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把握住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几点特性,落实到语文教育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更好地宣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春文.挖掘文本资源选择取舍教学内容——“多层次结构”探寻《那树》的文本价值[J].语文教学通讯,2012(14):13—14.

[2]古晓君.倾听文本心跳声——基于名师备课经验的文本解读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34):53—54.

[3]游泽生,郭姜燕.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深度思考开始[J].教学与管理,2010(32):11—13.

猜你喜欢
创新性特性文本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