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价值理念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

2015-10-16 00:36周学恒
戏剧之家 2015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价值观理念

周学恒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有着许多稳定的、恒定的、具有永久意义的价值理念,它们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正经历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完善的转型,也因社会不道德现象频出而被称为“道德滑坡最为严重的十年”[1]。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在当前阶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凸显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与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应引起社会大众的深刻思考。

一、中华传统价值理念

孔子有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天生德于予”。这些关于鬼神、生死和天命的论述,不仅反映并引导了他所处时代悄然兴起的人文思潮,还顺应乃至规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框架模式。黄陵东先生指出该框架是“以人为本,以人伦关系、人生道理为主题,以人性的先验规定为尺度,以儒家的道德取向为主导”[2]。

中华传统价值理念肯定人的力量和作用。那么人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怎样的呢?中国先哲们除儒家简单地将“人“与“仁”互为规定外,并未有直接而准确的界定。在哲学上,与“人”相对的有“神”和“物”两个概念,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而,“以人为本”要么是对立于“以神为本”,要么是对立于“以物为本”。整体而论,西方的传统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论”而言的,主张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强调人的价值首位。而中国传统的人本观则主要是相对于“物本论”而言的,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然而,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人本思想作为一种发展观被提出则主要是相对于“物本论”而言的。

中华传统价值观以人生论为主题,触及的问题包括人性、天人关系和人生理想等。张岱年先生认为:“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其发生也较早。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之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3]。人生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生的价值问题,中国传统哲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价值论出发,通过对人性的论述,寻找先验的必然依据,进而求助于天命权威,诉诸“天人合一”的观念。儒家文化以“仁”定人,以“礼”约人,也必然导致了人生的价值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落于人生的伦理价值。人生之意义就在于其是否具有能满足主体伦理需要的属性,这不仅由人性的先验伦理性质所决定的,还由中国传统的集血缘、亲情与宗法等级关系为一体的文化伦理性质所决定。可以说,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理论认知,都规定了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伦理性质。

那么现代社会,特别是被认为国民道德滑坡的当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系亟需重构,传统价值观念又何以体现呢?刘梦溪先生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到了“诚”、“信”、“敬”、“耻”、“恕”、“和”等理念,并指出“这些概念对我们当下的社会也非常切中,在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里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4]。

“诚”被视为有修养的人的言行之内在依据。《易经》中有“修辞立其诚”之说;《中庸》也将“诚”看作“天之道”且“不诚无物”;《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须始于正心诚意,应“诚于中”。“信”与“诚”并列而提,古语“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都指出了“信”乃五伦之一,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诚信”不仅是古人“进德修业”的标志性的理念,也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个人、国家交往都应以诚信立基。“敬”不仅指尊重他人,更指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具有的“自性的庄严”,是人内在的性情。《论语》中提及“礼”之概念,其核心都是“敬”,即“无敬不成礼”。《礼记》也指出“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因而,“敬”乃人最核心的精神指归,体现的是人的自尊与人性的庄严。“耻”、“恕”也是社会全体的共认价值。“耻”体现为道德自律,所谓“廉耻道尽”正说明了丧失廉耻的可怕后果。“恕”乃“宽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胸怀的体现,换位而思,自己不喜欢或不希望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的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合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先哲们的辩证观,还为我们当代社会直面差异、求同存异,在辨证与包容中解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差异不一定会发展成冲突,在中华传统价值观中这早已存在。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着人对于价值及价值关系的一般性、根本性看法,表现为人处理各类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及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学术界研究“价值观”的视角颇多,如教育学研究价值观重点关注影响价值观形成与改变的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及其教育形态,人类学倾向于价值观表达的文化特征的研究,心理学则关注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功能及其测量,哲学注重价值观之主客体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给价值观带来的影响等。本文结合教育学理念,关注当下转型期内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干预,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共认价值的认知、学习来探索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属于社会的高知阶层。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对外交往中,对自身行为可能会对社会组织及人群产生的结果的一种评价,是在自我与外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事物和行为作出判断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被认为具有导向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5]。导向性体现于大学生们常依据自身价值判断实施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行为,以实现自我的目标,反映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差异性指大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因家庭、教育、经历等成长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对相同事件、相同人物可能存有的不同感受和立场;不稳定性是大学生价值观较突出的一个特征。由于处于价值观塑造期,大学生的年龄不大、阅历较少,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价值观存在着许多可改变及能继续发展的方面,这就为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干预提供了可能。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经历着社会形态变迁的不断完善,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党和人民自觉而坚定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兰久富指出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出现了很多重大变化,表现为“社会本位价值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价值归宿发生了重大转移”、“社会道德出现了滑坡”和“劳动价值需要重新发现”[6]等方面。当下大学生群体在专业知识获得提升的同时,许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冲击,甚至出现了迷失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群体存在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和价值抉择矛盾化等。有人研究后指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重实用主义轻理想信念,重功利主义轻道德品质,重个人索取轻奉献意识,重享乐主义轻奋斗精神”[7]等。因而,加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因素的研究,实施价值观重构干预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且也迫切需要。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念受冲击,原因有多方面。首先,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会对意识领域产生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产生促进与冲击的双重影响。伴随经济领域的转型,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等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更是放大在了大学生们面前,不公平竞争引发的误导、奢靡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泛滥、功利性的实用主义倾向等都扭曲着大学生认识转型社会的目光;其次,信息时代不良传媒的失德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虚假的歌功颂德、过度渲染的社会阴暗、对西方价值观不加分辨的宣扬等都使得原先统一的、正统的、坚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逐渐失去其权威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大学生们不再理会所受教育,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失位、父母对孩子成长烦恼的忽视、学校思政教育的呆板与说教性等都是引发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变化的不可忽视因素。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大学生们还处于步向成熟的青年时期,生理与心智成熟期的不同步、外界物质世界的诱惑、周围人群的潜移默化等都可能使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发生溃崩。

总之,经济利益的调整、社会结构的改变、思想教育的不完善、西方价值观念的强势,以及学生群体自身的不成熟等都潜在地、或多或少地引发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迁。

三、传统价值理念与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融合

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制度与文化上的变迁,与此同时,物质化倾向和权钱利益等社会流弊也逐渐渗透进当前高校。在当下重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可以凸显传统价值理念,以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共认价值的认知与弘扬的教育措施。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渲染力和渗透性、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反思西方思潮强势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面社会功利性基础上,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中华传统价值理念,增强其价值意识,重构其价值体系。

首先,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时代定位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更清晰地认识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既有相对独立性也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价值观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必须与以往历史时代的价值观保持着某种承继关系。诚如上文所提,“诚”、“信”、“敬”、“耻”、“恕”、“和”等传统价值理念早已积淀成民族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共识,并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因此,传统价值观是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对其进行吸收、检验、筛选和改造,它就可以也应该融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并进而获得更加耀眼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加强传统价值理念的时代定位,有助于大学生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先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其次,显隐结合,变革传统思想教育的说教特征有助于传统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中。显性教育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教育目标明确,能清晰表达出教育意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显性教育能给思想认识不成熟、缺少价值判断能力的大学生以直观的引导,但有意识的教育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和抵触,当下的大学生对说教特征显著的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隐性教育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刺激和暗示,更易被接受。隐性教育能全方位地渗透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理念,以隐性教育的形式使大学生群体对传统的共识价值产生共鸣,能够恰如其分地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觉性,从而对价值观的建构产生作用。加强“诚”、“信”、“敬”、“耻”、“恕”、“和”等理念的认知与教育,能关注到当前思政显性教育关注不到的环节,是一个可行且有力的教育干预措施。

再次,凸显传统价值理念的引导有助于防范西方思维泛滥和市场经济的社会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历史上特定时期强施于人的思想枷锁被打开,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得大学生对“官方言论”、“正道消息”嗤之以鼻。随着诸如萨特学说、弗洛伊德学说、尼采学说等西方思潮的蜂涌而入,急于探索外面精彩世界的心灵饥渴与挂有西方经典标签的理论一拍即合,大学生没有能力更没有心情去辨析学说的真伪即全盘吸收,“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个人选择、个人奋斗”一度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崇拜信条[8]。“诚”、“信”、“敬”、“耻”、“恕”、“和”等价值理念,其实不排斥对个人价值的强调与追求。传统价值理念的引导,可以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个人意识中,使他们更好地在转型期重构个人价值体系。传统价值理念,如儒家“有为”、“入世”的观念、《周易》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和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都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对当前价值体系重构具有指导性的传统价值理念。

四、结语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价值观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有其时代特征。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倍受关注,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诚”、“信”、“敬”、“耻”、“恕”、“和”等价值理念,是经受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结晶,是全民的共识价值,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对人们,特别是价值体系迷茫的群体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研究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重构中发挥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是当前核心价值观培育值得思考与尝试的切入点。

[1]环球时报.八成受访网友认为中国社会道德发生极大倒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2/082023345086.shtml,2011-10-22.

[2]黄陵东.论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之框架模式[J].理论学习月刊,1996,(6):40-4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6.

[4]刘梦溪.中华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J].杂文月刊,2014,(8):49-51.

[5]颜咏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培养的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7-8.

[6]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97-102.

[7]焦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12-13.

[8]江畅.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1996,(3):5-11.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价值观理念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