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壮族村寨

2015-10-17 05:16陆光应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遗忘替代长海

陆光应

摘 要: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分布于云南省东南部等。长海,和许多普通的壮族村寨一样,有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中,长海面临着传统文化的保留与现实经济发展的迫切性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长海;遗忘;壮族村寨;文化;替代

一、长海概况

1.地理位置。长海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地处广南县东南部,距县城约85公里,距州府文山(开化镇)约180公里,位于八宝镇北部约7公里处。

2.人口、民族、语言。全村由170多户831人组成,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活动,属农业人口,少数为非农人口;村民97%以上为侬族(壮族的一支),母语为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中的分支),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影响,每个长海人都能掌握侬语和沙语,而汉语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学会,村里人全部使用侬语交流,如:“兜楞古刘咯”意思是“欢迎您来玩”、“腮则麽幼哦”即“您人真好”等。

二、自然状况

1.地质地貌。长海村平均海拔约为1100至1300米,村周围是宽广的岩溶盆地,分布着古生代至中生代的石灰酸盐岩地层,盆地中发育形成峰丛、峰林等典型岩溶地貌景观,区内还分布有大量落水洞和溶洞群,造型别致奇特,如:盆滨落水洞、谷换溶洞等较有代表性。

2.土壤。区内土壤受岩溶山地母岩影响较大,主要是石灰岩土呈中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其中石灰岩土可分为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两种亚类及由于人们长期耕作而形成的“水稻土”。

3.水文、气象、气候。区内面积较大的水体有长海湖和绿阴塘,村南分布着一条蜿蜒的河流(长海河),河、湖水水质较好且常年无断流,是长海村主要的生活用水和重要的灌溉水源,河水至西向东流,汇入八宝河(属珠江水系)最终注入太平洋。长海村属云贵高原区,地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一般5至10月份为雨季,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干季,且雨热同期,降雨集中于夏季。无霜期长达32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65小时,相对湿度为70%至80%。

三、经济、教育状况

1.经济状况。农业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80%以上,以第一产业(农、渔等)为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社会较典型,本区蔬菜、水果(西瓜)较有优势,其中蔬菜售量占全镇的33%,是八宝镇重要的蔬菜产地之一,进年来村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增收的渠道主要来自农业种植、蓄禽养殖等。

2.教育状况。村内有一所学校(长海小学),校内设有学前教育班和一至六年级,共有五间教室,2007年配有一套远程教育教学设备,教师5人,讲教学形式以汉语讲解为主,侬、汉双语结合为辅。

四、民情风俗

1.飲食。本区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水稻种植较广,主食以大米为主,稻米分糯稻和粳稻两种类型,粳稻是食用主食,多做成饭、粥和米线等,而糯稻则多做成节日食用的糯米花、粽粑、粽子、米花和其他各类小吃,除大米外,玉米、麦、薯等杂粮也是本区重要的主食结构。

2.节日。与大多数村寨一样,长海村节庆较多,年初农闲、年中小闲是节庆较集中的时段。壮族为稻作民族,节期与农业祭祀活动较密切,年初节庆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年中祈求神灵保护庄稼茁壮成长、秋末庆贺五谷丰登,体现壮族农业社会活动的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节日有:娅汪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八)、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歌墟),当地人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同。此外,七月节(农历七月十四)也是当地较重要的节日,在此期间,全村人杀鸡、鸭祭祀祖宗,有些家族还请村里有名望的师公咏诵经文,为死去的亡灵超度。

3.婚俗。壮族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成婚,青年男女在逢年过节交往甚多,相互恋爱;结婚习俗:即和八字--找媒人说合--结婚典礼--回门等,其中以婚礼当天最为隆重,当地壮族歌手与新郎、新娘及其亲戚对歌,场面十分动人。

五、被遗忘的原因

1.时间因素。长海产生至今,它差不多已经被遗忘了,当初迁移到此的是小广南一小部分,而大多数人没有搬迁,换言之,长海的产生是局部迁移,而不是整体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长海人也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源于小广南,可与小广南的当地文化有所区别,时间使原本属于同一种文化变成了两种文化,如:小广南人性格比较豪放,长海人则有些内敛,这是两种文化最明显的差异。

2.空间因素。长海与发源地有100多公里的距离,这也使得长海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文化。一个地区的文化,离开了它的源地,受到地域的阻隔,而产生了差异,语言上而言,长海人与小广南人讲的都是侬语,但口音不相同,如:“吃”这个词,小广南人说“ji”,而长海人则说“jin”,同一种文化,同一个民族,同一个语言,由于受地域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3.外来文化的影响。(1)对传统建筑的影响。长海村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接近广东及沿海地区,距323国道仅有七、八公里,2008年5月“滇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因此进一步便于联系沿海地区。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对该区产生巨大的影响,村里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南下打工,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大多邮寄回家,将钱邮寄回家,这样做,原因有三:第一,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养家,改善家乡生活状况;第二,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发达,外出可增长见识;第三,广东等沿海地区,消费水平较高,以至于那儿的钱不值钱。昔日的干栏式木制房屋被当今钢筋混泥土式的建筑所替代,昔日的文化被当今的文明所掩盖,这究竟是发展还是倒退?(2)对民情风俗的影响。长海作为壮族的村寨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情,三月三是壮族最具魅力的传统歌墟,这期间,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瞬间便成了歌的海洋,而如今长海的三月三已很少听到动人的壮歌,男女青年以歌会友的传统也逐步被忽略;今天社会的开放性大大提高,少女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爱情,不惜告别亲人,远嫁他乡,昔日的歌声、笑声、唢呐声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亲人的哀叹声!服装让人能从外表上区分出你属于哪个民族

六、结语

总所周知,我们人类居住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今世界的主宰者--人类,也是由古猿经过艰难而漫长的岁月进化而形成的,似乎创世者在创造世间万物的同时,也安排了一个“场”,使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而生存的客观规律能够延续。新旧事物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旧事物走向灭亡,新事物必将代之而产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参考文献:

[1]郭辉军、范建华主编《云南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5.

[2]赵朕等主编《少数民族的风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

[3]李剑泉编著《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2.

[4]杨利先编著《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之云南民族婚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2.

猜你喜欢
遗忘替代长海
考眼力
电能替代方法论
推动清洁和绿色能源替代
让学生轻松记忆化学知识
请你当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