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外传》的独特历史认识

2015-10-17 06:20黄海丹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太监

摘 要:《高力士外传》对开元理乱的历史叙述,以及从中透出的历史认识是十分独特的:唐玄宗那些后来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性格缺陷在开元初年就早已有之;另外,它并不认为太监或外族需要对大唐中衰负上多大的责任。

关键词:《高力士外传》;历史认识;性格缺陷;太监;外族

《高力士外传》无疑是一篇具有“史才”的唐传奇,虽然它并非是一篇纯粹的文学创作,而是作者郭湜根据与高力士的多次交谈整理而成的笔记小说,它“自属上乘无疑”的史料价值已然为研究者所关注。但是,文本在事件选择、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中,几乎不可能不承载着一定的历史认识,而这篇唐传奇的历史认识,迥异于对当时人对同段历史的通行认识。

一、玄宗的性格缺陷早已有之

《高力士外传》的第一段是颇富深意的:初读之,这段叙述似乎意在追忆逝去的开元美好时代。按这样的解读,本文欲写由盛转衰,先写开元之盛,无非如其他许多唐传奇一样,意欲在对比中体现与追索治乱之由。

但细读此段,却发现本段所蕴含的历史认识并非如此。第一段中所记叙的故事其实颇有值得玩味之处:太宗遗下物品以殷切地期待“永存节俭”,玄宗对先祖的祭祀却极尽铺张排场;唐玄宗在祭祀祖先,面对遗物时一次次“如不自胜”,“若不可胜”无疑既过度乖张,又因一个个恐怕暗含一字褒贬的“如”字“若”字而更显得有些做作;当高力士呈上物品,唐玄宗好发了一翻感慨后,他既未想到对遗物作更高规格的安置,也未想到要躬行显然是合理的祖训,以此自诫,反而马上让史官记下,为他的政治美名又添一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玄宗并不虔诚地敬畏儒家伦理道德,也不真正在乎祖宗的训诫,无论是祭祀祖宗还是对待太宗遗物,他都仅仅是对他人——也是对他自己——作一场表演。这个小故事真正想展示的恐怕是,有欠慎独、薄浪轻浮、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等性格缺陷,在大唐王朝蒸蒸日上的岁月里,早已内蕴在唐玄宗的性格之中。

在《高力士外传》的叙述中,这些深入唐玄宗骨髓的性格缺陷是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与唐玄宗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性格缺陷竟是如此的顽固难改,即使经历了九死一生,苟存于成都,他的政治表现依然有欠成熟。当他终究因为年纪渐长、人生的大起大落与地位的变化而老成起来的时候,无疑已经太晚了: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由盛转衰已经是既成事实,他也无法再次掌握他曾经掌握的最高权力。

综上所述,在《高力士外传》的叙述中,唐玄宗那些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性格缺陷,如有欠慎独、薄浪轻浮、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等,在开元初年就早已有之,深入他的骨髓与灵魂之中。

二、对太监与外族的独特认识

在对开元理乱的反思中,太监与外族经常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但《高力士外传》对这两种人的认识却比较独特。

首先,《高力士外传》并不认为太监或外族天然便是祸乱唐王朝与汉文明的异质成分。这首先体现在本文主人公的塑造上。本文着力塑造的角色——高力士便既是太监又是外族。可他却无疑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包括他的孝顺,无疑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无比深刻的。同时,高力士这个人物形象又是颇具魅力的,他的不露锋芒、机警明哲、远见卓识以及在困厄中的安之若素,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高力士外传》由是表达了这样的见解:太监也好,外族也罢,都不是天然坏人,其中有忠臣孝子在,有豪杰智者在。

同时,《高力士外传》着力于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与人物处境——当然,也包括太监与外族。《高力士外传》借高力士之口,表现出参与到高层政治的太监与外族因身份特殊与遭受偏见而处境尴尬,这种尴尬处境使他们不得不如履薄冰,即使心欲讽谏,也不得不采取更动摇的态度与更隐晦的方式。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丝毫不掌握政治的主动权。在《高力士外传》的叙述中,凡是那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都是唐玄宗主动向高力士询问,高力士称自己久疏政务,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高力士甚至多少是被卷入政治之中的。《高力士外传》由此隐微地说明,一方面因为身份尴尬,一方面因为其实不掌握政治的主动权,高力士虽然看似是唐玄宗信赖而亲睦的近臣,但他的政治力量终究是有局限的。而这种局限性必然会更加鲜明地体现在其他的太监与外族身上。

《高力士外传》对太监与外族的态度与评价是颇为独特的,一方面《高力士外传》绝不把太监与外族天然地描述作恶人,另一方面,《高力士外传》展示出当时太监与外族在政治力量上的明显局限性。由是,《高力士外传》并不认为太监或外族需要对大唐中衰负上多大的责任。

《高力士外传》对开元理乱的历史叙述,以及从中透出的历史认识,无疑在同类型题材的中唐传奇中是十分独特的,它指出,唐玄宗那些后来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性格缺陷在开元初年就早已有之;另外,它并不认为太监或外族需要对大唐中衰负上多大的责任。这种历史认识的独特性是由于高力士和郭湜身份与经历的特殊,也多少是由于,这部作品大概是郭湜“由于二人遭遇相近,皆受到權贵排挤,在担任大理司直时将(与高力士)交谈内容以及此后高力士的际遇追记撰写”,难免对高力士有所回护。因此,这部作品与稍后陈鸿、陈鸿祖等人作出的,更成为当时共识的历史叙述与历史认识,瑕瑜互见。但《高力士外传》的历史认识,至少展示了思考玄宗朝历史的别样而弥足珍贵的视角与思路,展示了历史反思与历史本身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穆渭生.《高力士外传》史料价值述评[J].唐都学刊,2006(6).

[2]郭湜《高力士外传》,《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0页,本文引用之《高力士外传》皆出此本,不再赘述.

[3]宁欣,史明文.笔记小说的演变与唐宋社会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5).

[4]毛阳光.洛阳新出土郭湜墓志及相关问题考释[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3).

作者简介:黄海丹(1994—),男,广东东莞人,河南大学20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太监
太监并非中国特产
太监并非中国特产
明清太监也读书
功夫猪
纪晓岚续对讽太监
一个字的笑话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