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当教师》

2015-10-17 06:20林国红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身教叶圣陶力量

林国红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尽心尽力的教学,但结果总是和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着很大的差距。直到品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我才深深地明白原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叶老先生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现在感觉教学得心应手,学生也和我成為了朋友。我真真正正地感觉到《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就是我们教师的导航仪。

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动力,爱是人世间最高尚的道德情感,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都缺少不了爱。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教育是育人育心的教育,更离不开爱的教育,爱在教育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没做老师以前我总觉得“严师出高徒”是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但做了老师以后渐渐的感觉到:爱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方法,发挥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应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尊重、赞美和信任,增进与学生的沟通,融洽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喜欢接近老师,愿意主动地听从老师的指导,进而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班级中的优等生需要我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爱;中等生需要我们用鼓励的目光去爱,后进生更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我坚信: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爱能改变一切。

二、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

好习惯的养成是从老师的身教开始,因为学生的习惯很多是从模仿来的,尤其是“坏习惯”,教师的品行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决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师用心对学生的教育。它体现在教师的品行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

好习惯的养成是从规范入手,由浅入深;内容从小做细,不要贪大求全;养成训练的要求应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并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例如“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低年级的时候我是这样要求的“上课专心听讲、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到了中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而高年级的要求是“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发言”。

总之,好习惯的养成要在行为上训练要严、思维上训练要宽,允许“胡思乱想”,但就是不允许“胡作非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身为人师要为人师表

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那么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加强语言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

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象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在叶老先生的指引下,逐步弥补自身的不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的洪流中,尽一份应尽的力量。时刻谨记叶老先生的教诲,时刻谨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猜你喜欢
身教叶圣陶力量
霜的工作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身教重于言教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