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场“装”进手机,开创种植新模式

2015-10-18 02:49亚斌
金融经济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吴迪草莓西瓜

文/亚斌

通过手机,吴迪就能控制整个农场,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2014年,他的农场进账1500万元。

三十岁不到的吴迪,已是年入千万的农场主。

点一点手机,就能掌控整个农场水果的实时生长状况;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让消费者知道每一个水果的生长细节。一个名叫吴迪的小伙,为有机水果种植业开创了一个新模式,他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项目,获得了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

创业之初屡受挫

吴迪,洛阳市西工区人,2009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共青团洛阳市委组织的创业培训。成功的案例和导师的鼓励,让吴迪心中燃起了创业的梦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吴迪觉得药材种植大有可为,是低成本高收入的暴利行业,于是和父母商量后,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洛阳伊川县拿到2500亩地,开始种植药材。

但事与愿违,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不到半年吴迪家种植的药材就死了一大半,好不容易等到剩下的中药成熟上市,结果中药市场不景气,产品没有销路。几个月后市场行情仍不见好,出于无奈他不得不把药材以“白菜价”抛售,这个“跟头”栽得不轻,一下子就赔了百多万。

吴迪改弦更张,他发现有一种袖珍西瓜皮薄瓤甜,卖得特别火,而在伊川县还没人种植,于是计划种植40亩这种西瓜。2011年底,吴迪开始租大棚、买种、雇工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跟着雇来的农民下地干活,锄草、松土、布置大棚,不到半个月整个人就瘦了一圈,有时胳膊酸痛得连铁锹都握不稳。

2012年1月,首批袖珍西瓜种子终于埋进了温室大棚的土壤;当年5月,40亩西瓜成熟。本该兴奋的吴迪,在这时又发愁了,水果保鲜期有限,要集中上市了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联系销路,以为西瓜成熟了,别人会主动上门购买。

看着西瓜烂在地里,吴迪简直心如刀绞。

打造“乐活自然园”

尽管头季西瓜惨淡收场,但吴迪觉得自己搞水果种植的方向是对的。现在人们都重视食品安全,注重绿色和健康,把好吃又安全的水果做出品牌,做成系列,肯定不愁销路。

2012年,吴迪把园区面积扩大到500亩,创办了“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引进韩国的黄梨、突尼斯软籽石榴、日本的草莓等等。

这次吴迪吸取了教训,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此外在水果还没成熟前就提前找销路。比如草莓的营销,他知道年轻人爱玩微博,就搞了个微博免费试吃的活动,效果特别好,2013年年初,通过微博就签了800多个订单,入账14万余元。

可不久网上传来了很多质疑声,网友怀疑草莓的天然性,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机草莓。怎么才能让消费者相信呢?吴迪想到了一个办法:做一个现实版的“QQ农场”,让消费者自己看着草莓长大。他们可以来农场“包养”一片果园,成为这片果园的“玩主”,自己进行种植;工作较忙,无时间打理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草莓生长信息;收获的时候,自己来采摘。

这个方案推出来后,广受好评。吴迪的微博,短短一个月增加了1万多粉丝,众多粉丝都希望成为农场的“玩主”。

到了草莓成熟时,“玩主”们在农场里排成长队,等待进入自己的园地进行采摘。此次活动,带动500多万元的销售,吴迪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能量和无穷潜力。

此后,吴迪进一步扩大了农场的规模,形成了可供四季采摘的链条,无论在哪个季节都会有新鲜水果上市。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是草莓,5月到7月是西瓜,8月到9月是葡萄,9月到10月是石榴,10月到次年3月是晚秋黄梨。

他的农场在网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到园区采摘,销量直线上升。2013年,公司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这一年,吴迪把洛阳一个苹果生产基地和猕猴桃基地纳入旗下,以同样的模式运营。2014年,农场进账1500万元,吴迪成了不折不扣的“大电商”。

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项目,获得了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报道。

把农场“装”进手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乐活自然园”的竞争力,吴迪决定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种植水果,给水果做一个溯源系统,通过溯源信息,让消费者监督食品安全。

为此,他引进了很多专业化设备:温度监测仪、湿度监测仪、光照度监测仪、硫黄熏蒸器等等,这些设备把温室大棚“武装”得像个实验室一样:两侧安装了摄像头,顶上是灌溉探头;苗圃中间有两个仪器,每隔10秒就检测一次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数据,并对水果体内液体流速进行采集,判断其新陈代谢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水果生长过程中,每3天对食品安全的25项数据检测一次;成熟后对影响口感的20项数据进行监控,所有数据自动汇总到溯源系统,并上传至服务器。

吴迪的手机里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比如说哪个大棚需要浇水、哪个大棚温度不足等等。通过手机,他就能控制整个农场,拿吴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这样的温室,在农场里有40多座。做这个物联网系统,吴迪投入了近200万元。与此同时,吴迪请来了中国农科院的种植专家传授技术,解决了水果甜度和大小、不用农药去除病虫害、有机培肥提高土壤质量等问题。

此外,水果保鲜期有限,流通环节过多容易腐烂,很多种植户通常是在水果还没完全成熟时就采摘,在流通过程中人工催熟后供给消费者,这样导致水果既不好吃也不安全。吴迪决定采用直销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下单,农场会配送上门。为此,他收购了一家同城快递公司,让水果从果园到餐桌,一般6小时内就能完成。

2014年12月,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项目,获得了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报道。

如今,三十岁不到的吴迪,已是年入千万的农场主。在他的发展规划里,到2017年公司将在河南当地并购或新建农场20家,力争成为该省最大的时令水果供应商。

猜你喜欢
吴迪草莓西瓜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大小西瓜
草莓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我心碎 梦一场
Nozzle Spray Diffusivity Changing Law for Ultra Fast Cooling in Hot Strip Mill
“不加班的工作”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