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

2015-10-19 02:17胡建国姜贵秀陈湘君邓予新庞海莉
中成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髋骨补益骨性

胡建国, 姜贵秀, 赵 黾, 陈湘君, 邓予新, 庞海莉

(1.新余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西 新余 3380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032)

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

胡建国1,姜贵秀1,赵 黾1,陈湘君2,邓予新2,庞海莉2

(1.新余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西新余3380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32)

目的 观察补益通痹方(黄芪、威灵仙、党参、茯苓、何首乌等)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髋骨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分别给予补益通痹方和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6%和63.16%,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有效。

补益通痹方;髋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负重较大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脊柱等等);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为10%[1]。髋骨性关节炎(Hip Osteoarthritis)是骨性关节炎中的具体病种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重者髋关节屈曲内收,代偿性腰椎前凸,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由于髋骨性关节炎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残,故对髋骨性关节炎进行临床研究很有必要。本课题组从2010年5月以来采用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简介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诊断标准及主要入选标准 髋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临床及放射学标准)[2-3],即:⑴近1个月反复髋关节疼痛;⑵血沉≤20 mm/h;⑶X线片示骨赘形成,髋臼缘增生;⑷X线片示髋关节间隙狭窄。满足⑴+⑵+⑶条或⑴+⑵+⑷条或⑴+⑶+⑷条者可诊断髋骨性关节炎。

本研究纳入18~80岁、符合髋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且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4]。

1.1.2主要排除标准[4]不符合病例入选标准者;合并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脏、内分泌系统、肾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及对多药过敏者;妊娠哺乳或正计划妊娠的妇女;病情危重,难以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即:需要将髋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和需要长期治疗,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应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两组患者均进行休息与康复训练,即:消除和避免致病因素,减轻关节负荷,如减肥、避免损伤、使用手杖、适当休息等。应循序渐进由患者主动进行髋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对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有益。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进行上述健康教育、休息与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以下药物治疗:美洛昔康片(国药准字:H20020217):7.5 mg/次,1次/日,饭后服用。

治疗组给予补益通痹方:黄芪15 g、威灵仙15 g、党参12 g、茯苓12g、何首乌12g、熟地12 g、白芍12 g、牡丹皮9 g、木瓜12 g、路路通12 g、丹参12 g、赤芍12 g、杜仲12 g、桃仁9 g、川芎9 g、青风藤20 g、桑枝12 g、独活12 g、香附6 g、甘草6 g。随症加减:髋部连及腰背痛甚者加川断18 g、桑寄生30 g、菟丝子12 g、伸筋草18 g;疼痛固定、夜间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8 g、刘寄奴12 g、乳香6 g、没药9 g。上述诸药水煎服,每次温服200 mL,每日2次,饭后服用。

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试验期间两组均停用任何其他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并于1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估各组临床疗效。

1.3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估指标

1.3.1.1临床症状、体征状况 主要有髋关节疼痛、髋活动受限、晨僵、乏力、刺痛、胫软膝酸,在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时,上述症状轻、中、重三级分别按1分、2分、3分进行评分。

1.3.1.2实验室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Westergren's法)、C反应蛋白(单向免疫扩散法)等。

1.3.2不良反应观察 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有无心功能受损、肺功能受损、皮疹、肝肾损害、胃肠道不适、造血功能受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并作相应处理。

1.3.3疗效判断标准[4]临床控制: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显效: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无效:疼痛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及临床情况 本研究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上海龙华医院及新余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和门诊进行,根据研究计划共入选76例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女17例,男21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4.31± 12.83)岁,最小病程13个月,最大病程74个月,平均病程(45.23±11.37)个月;治疗组女15例,男23例,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5.35±12.58)岁,最小病程12个月,最大病程76个月,平均病程(46.05± 11.81)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如期复诊。

2.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表1显示,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例(%)]Tab.1 Comparison of totaI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的比较 表2显示,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变化的比较 表3显示,两组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比较(±s)Tab.2 Com parison of sym p tom reIi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比较(±s)Tab.2 Com parison of sym p tom reIi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例数髋关节疼痛髋活动受限晨僵乏力刺痛胫软膝酸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38 4.31±1.03 1.82±0.50 0.64±0.16 1.01±0.28 1.54±0.49 2.65±0.78治疗后38 2.08±0.51◆0.98±0.31◆0.33±0.11◆0.58±0.19◆0.78±0.24◆1.41±0.51◆治疗前38 4.64±1.16★1.90±0.55★0.66±0.18★1.02±0.28★1.64±0.49★2.85±0.81★治疗后38 1.47±0.76◆▲0.65±0.41◆▲0.34±0.12◆▲0.46±0.20◆▲0.61±0.37◆▲1.03±0.62◆▲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改善状况的比较(±s)Tab.3 Com parison of ES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nd CRP(C reactive protein)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改善状况的比较(±s)Tab.3 Com parison of ES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nd CRP(C reactive protein)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例数ESR/(mm·h-1)CRP/(mg·L-1)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38 19.91±7.18 14.61±6.68治疗后38 14.21±6.47◆11.25±5.78◆治疗前38 18.89±6.93★14.26±6.35★治疗后38 10.78±4.87◆▲8.134±4.06◆▲

2.5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心功能、肺功能、肝肾功能、造血功能等方面均无异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2例出现口干和便秘,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1例出现胃脘隐痛不适及血压轻度升高,上述不适均行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或消失。

3 讨论

有关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5],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衰老、炎症、细胞因子异常[6]、肥胖、创伤、关节过度使用、遗传、代谢障碍等相关。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态势,且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其也有一定的致残率,故此,关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要而深远。目前现代医学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无根治办法,其主要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如:健康教育、体育医疗)、局部药物治疗(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乳胶剂、膏剂、贴剂、擦剂等)、全身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剂等)、改善病情类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硫酸软骨素、多西环素、双磷酸盐、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关节腔注射、外科治疗等[7]。上述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由于可能存在价格贵、较多潜在毒副作用或风险(如: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损害、心血管病风险等)以及疗效不稳定等缺憾而不易被患者完全接受;中医药学是我国的宝贵医学财富,广大患者渴望中医药方法能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这类疾病,所以从中医药领域探讨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药物及治法很有意义。

髋骨性关节炎可归属中医“骨痹”、“痿证”[1]等范畴。本研究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髋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患者禀赋薄弱,或年老或久病大病后,致精气亏虚,肾气不足,骨骼失充;精气亏损,腠理空虚,骨节失密,风寒湿邪内侵而致寒凝气血瘀滞,筋脉失和,关节痹阻,而成骨痹;骨质增生乃归于肾精、肾气不足,骨骼不能充养而致骨骼不正常增生,如有外邪侵入或损伤,可导致增生更加明显;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骨髓精血,骨不能获得充养而引起骨骼软弱乏力,可致腰膝酸软、难以耐受长久站立;脾居中焦,主运化、升清和统血,主四肢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运化作用减弱,一方面会影响肾精肝血之补充,使筋骨血脉失于调养,另一方面会导致水湿不化,湿浊内聚,痰饮内生,流于四肢关节,引起关节疼痛、重着、晨僵等症,再者脾虚可致肌肉痿软乏力、直接影响肢体关节活动。因此,髋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8],属本虚标实之证[8-10],与脾肾相关[9],治疗方法当主要以补气活血为法。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主要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等方面的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故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疗效更加满意。在补益通痹方中,黄芪、威灵仙补气祛风湿为君药;党参、茯苓、何首乌、熟地、白芍、牡丹皮、路路通、丹参、赤芍、杜仲、桃仁、川芎共同起到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活血、舒筋通络之效,共为臣药;青风藤、桑枝、独活、木瓜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等功效,香附理气除瘀,五者俱为佐药;甘草益气健脾、缓和药性,为使药;上述诸药合用,能起到益气补肾、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祛风湿或补肝肾或活血中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等作用而起抗炎止痛之效[11-13];在本研究中,黄芪内含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具有镇痛[14]、调节代谢之效,有研究提示黄芪甲苷可降低软骨细胞IL-1β基因表达[15]、抑制软骨细胞死亡、延缓软骨细胞退变,亦有研究证实威灵仙水提取液可降低骨关节炎局部IL-1β、TNF-α、PGE2而起到治疗效应[16],上述两药均通过细胞因子途径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故黄芪与威灵仙为君药。故而,补益通痹方能针对髋骨性关节炎气虚血瘀这一主要病机特点,通过培补正气、活血祛瘀作用而奏效。

综上所述,补益通痹方能更有效控制髋骨性关节炎病情活动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有关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仍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验证。

[1]黄传兵,范海霞.风湿病中医临床实践[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56-271.

[2]Schmacher H R JR,K1ippe1JH,Koopman W J.Primer on the rheumatic disease[M].10th Edit.At1ant Georgia:Arthritis Foundation,1993:206.

[3]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0:333-34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5]张 喆,蒋 阅,陈江华,等.关通舒胶囊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3,41(5):109-110.

[6]高仰贤.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国内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杂志,2005,17(4):55-57.

[7]阎小萍.常见风湿病诊治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9-180.

[8]侯 炜,梁倩倩,何建新,等.益气化瘀方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退变的防治作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2):163-168.

[9]刘敏娟,穆敬平,王 魁,等.浮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87-488.

[10]李振荣,吕长青.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36例[J].陕西中医,2011,32(9):1168-1169.

[11]杨 杰,史晓燕,翁润民,等.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8例[J].陕西中医,2013,34(2):201-202.

[12]梁祖建,韩清民,张还添.“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软骨保护的效应与机制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3):33-34.

[13]肖彩芝,李荣亨,曾 丽,等.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iNOS及血清PGE2、NO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580-1582.

[14]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0.

[15]汤晓晨,俞 峰,孙书龙,等.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48-52.

[16]周效思,周 凯,封 芬.威灵仙对兔膝骨关节炎IL-1β、TNF-α、PGE2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143-1144.

Buyi Tongbi Formu Ia in the treatment of 38 cases w ith hip osteoarthritis

HU Jian-guo1, JIANG Gui-xiu1, ZHAO Min1, CHEN Xiang-jun2, DENG Yu-xin2, PANG Hai-1i2
(1.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Xinyu People's Hospital,Xinyu 338000,China;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32,China)

Buyi Tongbi Formu1a(A tonic for un1ocking impediment);hip osteoarthritis;c1inica1observation

R287

A

1001-1528(2015)01-0058-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1.012

2013-11-10

胡建国(1976—),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Te1:13879049815,E-mai1:huxinwe@sina.com

猜你喜欢
髋骨补益骨性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网状Meta分析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
髋骨名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