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比较

2015-10-20 01:44魏翠华秦建彬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线培苗采收期

魏翠华,谢 宇,秦建彬,陈 沁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8)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比较

魏翠华,谢宇,秦建彬,陈沁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8)

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的鲜重、干重与折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都在不断上升,鲜重增长呈现慢—快—慢的上升趋势,90~150 d栽培期内植株鲜重迅速增加;0~150 d栽培期内植株干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30~120 d栽培期内折干率增长明显。根据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增长的规律,推荐最佳的金线莲组培苗栽培采收期在120~150 d范围内。

金线莲;组培苗;栽培期;生长量;干物质含量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 oxburghii属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别名金线兰、金不换,是珍稀中药材。全草入药,富含氨基酸、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黄酮等成分,在保护肝脏、预防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辅助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2—6],民间素有“金草”、“神药”等美称[7]。金线莲的药用和保健功效显著,已成为民众养生健体首选保健品,市场售价一路飚升。关于金线莲栽培适宜的采收期,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一般认为金线莲组培苗要经过4~6月甚至是更长时间的种植才可采收。不同栽培期对金线莲的内含物含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黄瑞平等[8]和蒋元斌等[9]分别报道了不同采收期金线莲主要内含物的变化,陈裕德[10]对不同采收期台湾金线莲A. f ormosanus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关于不同栽培期金线莲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变化,尚未见报导。本文对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对广大种植户科学规范地种植金线莲起到启the period of 90—150 cultivation-days. The dry weight showed a rising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of 0—150 cultivation-days. The DW/FW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eriod of 30—120发作用,为金线莲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来源于海西农作物品种引种中心福州引种圃,挑选福建金线莲大小均匀、叶片平展、叶3~4片的健壮组培苗。

1.2方法

将同一批组培苗清洗干净,挑选大小一致的组培苗,定植于无间隔塑料穴盘(55 cm × 27 cm × 5 cm)中,每穴盘定植100株,栽培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3∶1)。试验采用单因子对比及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按照栽培天数设9个处理,每30 d为一处理。以组培苗(栽培天数为0)作为对照处理,每处理种植1个穴盘,3次重复。试验于2013年4月1日至11月30日进行,地点位于海西农作物品种引种中心福州引种圃温室大棚内,通过水帘风机、加温机等设施自动调节,维持棚内温度(25 ± 5) ℃、空气相对湿度(70 ± 10)%,按相同的水肥、病虫害和光温条件进行严格管理,定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

1.3测定项目

测定项目为鲜重、干重和折干率(DW/FW)。参照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 5009.3-2010,测定不同栽培期植株的烘干重量,计算出折干率。

鲜重增加比(%) = (不同栽培期植株鲜重 - 组培苗鲜重) / 组培苗鲜重 × 100%

折干率(%) = 植株干重 / 植株鲜重 × 100%

折干率增幅(%) = (不同栽培期植株折干率 - 组培苗折干率) / 组培苗折干率 × 100%

1.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DPS v14.10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鲜重生长量的比较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的鲜重及鲜重增加比的测定结果见图1、表1。由图1可知,对照组培苗鲜重最低,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植株鲜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栽培期0~60 d植株鲜重缓慢增加,30、60 d植株较对照组培苗鲜重分别增加5.5%、5.8%,90~150 d范围内植株鲜重迅速增加,150 d的植株较对照组培苗鲜重增加34.1%,180~240 d范围内植株鲜重增加速度放缓,呈缓慢上升趋势,240 d的植株较对照组培苗鲜重增加37.9%。从表1可知,30、60 d植株的鲜重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各栽培期植株之间鲜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培苗栽培期鲜重快速增长的时段是60~150 d。

表1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干物质积累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plantlets in vitro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ng periods

图1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鲜重增加百分比Fig. 1 The percentage of fresh weight increase of different cultivating period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2.2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的干重、折干率和折干率增幅见表1。对照组培苗的干重最低,0~150 d范围内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植株干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50~240 d范围内植株干重增长趋于停滞。相对于对照组培苗,栽培240 d的单株干重为158 mg,同比增长了79.5%;而240 d植株鲜重同比增长了37.9%,干重增长率是鲜重增长率的2.1倍,这说明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在鲜重增加的同时,植株所含干物质比例不断上升,所含水分比例在不断降低。栽培30、60 d植株的干重差异显著,150、180 和210 d植株的干重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各栽培期植株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折干率来看,240 d最大,对照组培苗最小,30~120 d范围内折干率快速上升,120 d后折干率缓慢上升。从折干率增幅来看,组培苗栽培240 d,折干率增长了28.4%,这也反应了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植株内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干物质积累不断增加。综上所述,金线莲组培苗栽培后,干重快速增长的栽培期是0~150 d,折干率快速增长的栽培期是30~120 d。

3 结论

金线莲是珍稀中药材,根、茎、叶均可入药,栽培后收获的是全草。鲜重是金线莲植株(包含根、茎、叶)整个生长过程生长状态的综合体现,干重反应了植株干物质的积累,折干率是栽培后干重与鲜重的比率。本研究通过鲜重、干重和折干率三个因子,直观地反应了金线莲植株生长量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主要情况。结果表明,组培苗栽培后,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植株鲜重增长呈现出慢—快—慢的上升趋势,30~60 d的植株鲜重缓慢增加,90~150 d的植株鲜重迅速增加,180~240 d的植株鲜重增加又呈缓慢上升趋势;0~150 d植株干重随栽培天数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50 d后植株干重增长趋于停滞;组培苗栽培240 d,折干率增长28.4%,其中30~120 d折干率增长明显,120 d后变化较小。

综上所述,金线莲组培苗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都在不断上升,鲜重和干重增长较快的是前150 d,折干率增长较快的是前120 d。在实际生产上,产量是考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指标,栽培时间太长成活率降低从而影响产量。综合考虑,金线莲组培苗栽培最佳的采收期是120~150 d,在此栽培期内生长量及干物质得到有效积累获得理想的收益,这与陈裕德[10]认为金线莲采收期为4个月时经济效益最好的结论相符合。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 中国植物志(第七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25—227.

[2] 王常青,严成其,王勇,蓝杰,孙兵法,钱凯先. 台湾金线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抑瘤活性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8,29(2): 93—96.

[3] 杨秀伟,韩美华,靳彦平. 金线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药材, 2007,30(7): 797, 800.

[4] 王振登,杨春波. 金线莲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分析测定[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3(2): 100.

[5] 赖应辉,吴锦忠. 金线莲中无机元素及糖类的分析[J]. 中药材, 1997,20(2): 84.

[6] 邓思珊,林绥,郑晓萍. HPLC测定金线莲口服液中牛磺酸含量[J]. 海峡药学, 2000,12(4): 29—30.

[7] 李介元. 台湾金线莲[J]. 台湾农业探索, 2001(2): 42.

[8] 黄瑞平,黄颖桢,陈菁瑛,赵云青.不同月龄金线莲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 热带生物学报, 2012,3(2): 174—176.

[9] 蒋元斌,李健,马玉芳,黄一帆.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采收期多糖的变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4,43(2): 124 —127.

[10] 陈裕德. 不同采收期台湾金线莲经济效益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 2007(1): 216 —218.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ry Matter Content of Plantlets in vitro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ng Periods

WEI Cui-hua, XIE Yu, QIN Jian-bin, CHEN Qin
(F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uzhou 350018, Fujian China)

Comparison of fresh weight(FW), dry weight(DW) and DW/FW of plantlets in vitro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ng period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wth and dry matter content were on the ri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ion-days. The increased trend of fresh weight was showing as slow-fast-slow, and the fresh weight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cultivation-days.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ed rules of growth and dry matter content,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he best harvest period of plantlets in vitro of A. roxburghii was during 120—150 cultivation-day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plantlet in vitro; cultivating periods; growth; dry matter content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4

Q945.3

A

1009-7791(2015)02-0107-03

2015-03-09

福建省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N-29)

魏翠华,副研究员,从事花卉及药用植物快繁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 cuihuaw@126.com

猜你喜欢
金线培苗采收期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成分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增城蜜菊”组培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金线莲抗肿瘤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及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深山种植金线莲走出致富路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
当归适宜采收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