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大使王开文

2015-10-20 10:55敏俊卿丁钰梅
回族文学 2015年5期

敏俊卿+丁钰梅

初夏,难得的“北京蓝”颜值爆表,人的心情一如湛蓝的天空,澄澈、宁静。

北京日坛路,树影婆娑,街花吐艳。我们如约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见到了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前任大使王开文,他温文尔雅,谦和友善。

1955年9月,王开文出生在北京马甸一个回族家庭。马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角,这里自古是北京的交通要冲。在北京诸多的知名回族聚居社区中,马甸位列其间。它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古老典雅的马甸清真寺坐落于此,承载着这个古老社区的历史与脉动。历史上,马甸是北京最大的牛羊集散地,羊栈林立,回族多从事羊行。王开文的爷爷、姥爷都是羊行中人。他的父亲是一名无线电技术工程师。“我们祖上落籍北京有十三代了。”王大使简练地回溯了自己家族的历史脉络。

童年的生活美好而快乐。1965年,正值王开文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机遇,直接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选择。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招收一批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专业学生。就这样,他没有能够延续父亲希望他从事技术的梦想,而走上了一条学习外语的人生道路。至于学习哪门外语,那时,个人是没有选择权的,而只能接受分配,他被分配学习俄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发生重大波折,进入低谷,拖至冰点,从原来的亲密盟友演变为剑拔弩张的对手,曾经“永久是兄弟”的誓言成为过往,学习俄语的前途变得较为渺茫。那个时代,个体命运与国际关系大局的关联似乎更加紧密。

进入七十年代,世界冷战正酣,国际关系不断分化组合。其间,影响国际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便是中美从敌对到缓和乃至最终建交。面对这一崭新的国际格局,周恩来总理做出重要指示,选派一批年轻的外语人才去国外接受教育,为我国外交事业培养急需的优秀后备人才。1972年底,王开文幸运地被抽调到中国外交部,和他一起被抽调来的人员根据不同语种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去学习,他因是俄语学员被派往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学习。那时,中苏关系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大使馆只能邀请苏联的俄语专家前来使馆为学员们授课,前后共三年时间。学习期满,王开文留在了莫斯科,正式投身我国外交事业。自1976年开始,他先后就任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使馆职员、随员,外交部苏欧司随员、三秘,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使馆二秘,外交部办公厅二秘、一秘。他深深地潜心于我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工作中,接受实践的锤炼和培养。

1991年,东欧剧变,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立国七十四年的苏联顷刻间解体,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徐徐落下,相替代的是白、蓝、红三色相间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冉冉升起。这一影响国际政治格局重大变化的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苏冷战终结,全球化时代全面开启,我国的外交工作也随之做出重大调整。苏联从一个国家解体为十五个共和国,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对俄语外交人才的大量需求。像王开文一样经受了长时间历练的杰出外交人才迎来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机遇,可谓是机遇永远幸遇有准备之人。1994年,王开文从外交部欧亚司处长的位置上调任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参赞,1995年任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参赞。1997年,就任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2000年至2013年,先后就任拉脱维亚共和国、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2015年,王开文卸任大使后就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担任顾问。在繁重的国际事务中,王开文辛苦着,也快乐着,奔波其间,贡献着力量,收获着人生。

有学者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格局经历了“一边倒”、“反两霸”和“一条线”三阶段。在复杂巨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中国始终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调整、适应,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公认的独立力量,并以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迈向新的千年。作为一名回族外交官,王开文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这让他深感荣幸。

“我们是被时代选择的一代人,一生与国家的外交事业跌宕起伏、命运与共。我们非常自豪的是,亲历参与的我国外交事业实现了从小外交到大外交的华丽转身,并为国际规范的发展逐渐融入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元素。”王开文一脸喜悦地说。

一百多年前,在风起云涌的反清起义中,回民起义军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展现了回族人民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高贵民族精神。1877年至1878年,陕西回民起义军与清军经过惨烈的战斗后不幸战败,首领白彦虎率领陕甘回民组成的起义军,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历尽艰辛,一路逃亡,最后进入中亚,落地生根,发展为当地新的穆斯林民族——东干族。俄罗斯汉学家Φ·B·波亚尔科夫在东干人抵达中亚伊始,前往托克马克、营盘等地调查了这批流落他乡者,并记录下了他们的苦难、辛酸与不屈:

这些人精力已经耗尽,快要倒下了……这是多么危险而不幸的时刻!这几千人的庞大队伍被饥饿所困,被严寒冻僵,已经无法行动了,再也没有前进的力气了。但由于受到自己敬爱的首领和领袖白彦虎的英勇机智精神的鼓励,他们才没有死,坚持活下来,一个人的勇敢和大无畏的精神拯救了几千人。

据调研资料显示,这批人生活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约十三万人。一百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守护着百年前陕甘回族的文化传统和强烈认同。

因天然的文化亲缘关系,回族身份的王开文一到吉尔吉斯斯坦就任大使,就得到了当地东干人的热情欢迎,视他为亲人。王开文说:“他们很亲切,称我们为‘舅舅、‘娘家人。”他在出任吉尔吉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期间,结识了一大批东干人朋友,至今依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东干人从逃亡、定居到重建民族的漫长历程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也培育了勤劳、坚忍、刚毅、果敢的民族精神,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中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人才辈出,涌现出大批卫国英雄、文学家、艺术家。正因为此,他们在中亚享有盛誉,备受其他民族的尊重。

王开文说,苏联时期,勤劳的东干人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改革开放前,受中苏关系的负面影响,东干人对中国相对比较隔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以及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为成员国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与中亚的多边合作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在这一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作为中国回族的跨国民族——东干族,了解中国的愿望日益强烈,并纷纷到陕西、甘肃等地区寻根,到内地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

在东干人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或者准确地说,是有意凸显着百年前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习俗、仪式和语言等文化符号,以此维持着这个群体对于祖国和母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王开文认为,这是巩固和强化中国与中亚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资源。他曾应邀出席过一次曾担任吉尔吉斯斯坦农业部副部长的一东干人孙女的婚礼仪式。婚礼上,仪式和新郎、新娘的装束基本保留了历史上陕甘回族婚俗的原貌。这让王大使感到亲切和新鲜,也引起了他对这一现象的重视和思考。“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怀有特殊的情感。人就是这样,一旦离开祖国,反而强化了人的爱国意识和祖国认同。”王开文感慨东干人寻根情结的同时,似乎也在袒露自己常年在国外的真实心声。

研究表明,由于东干人所负载的回族文化是域外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的开放性特征更突出,更容易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成分,也就更容易充当起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中间人”的角色。

“我认为,他们是我国与中亚友好关系的天然纽带,是重要的民间使者。”王开文由衷地说。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一理念和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球发展和国际合作的热门词汇。这一内化着厚重内涵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广获世界积极回应和共识。

古代,丝绸之路讲述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再次从容铺展。王开文认为,“一带一路”是对世界历史路径的回归,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不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沿线国家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这一伟大的构想和倡议,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世界胸怀和战略眼光,通过重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为沿线国家搭建了共沾红利的世界级平台。

媒体称,“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洋溢着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它正受到中国经济发展“信心指数”的强劲支持。当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开文介绍说,2014年6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成为增进中国和吉、哈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推动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同时,也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创造了条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三处“丝绸之路”遗迹之一的碎叶城,位于该国第三大城市托克马克城。据郭沫若先生讲,这是中国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出生地,承载中国人千年的文化记忆,也成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交流的重要连接点。吉尔吉斯斯坦友人成立了李白基金会。

王开文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拥有近一千一百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有两个口岸——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特,边境贸易非常红火。就两国的经贸往来而言,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它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多年来,中国向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和合作的项目主要有公路建设、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通信设备供应与餐饮等。这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相契合的。

“‘一带一路是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平台,不是由中国所主导,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建设,单方受益的发展机制难以持久,只有共同受益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就是说,共同发展的愿景是实现合作的最大助推器。”王开文还特别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一年多时间来,还处于深入的研究阶段,真正的落实需要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对沿线国家带来实际利益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参与其中的各国共同努力。一蹴而就的心态不现实,也不可取。

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发展,成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王开文说,改革开放是从东部地区开始的,这是由东部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决定。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相对平衡,需要东西部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是我国整体发展的梯度转移,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带一路”战略再次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中国西部地区是多民族地区,中国穆斯林二千三百多万人口中,超过七成居住在西北地区。“一带一路”沿线上有众多伊斯兰国家,它们是“一带一路”建设必经的枢纽地区,未来,中国将更多地与伊斯兰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深度互动。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之间共享的同一信仰,拥有的深厚友好情谊,为他们在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互动中贡献力量提供了天然的优势。王开文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穆斯林发挥作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历史上,回族人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为中国穆斯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振奋了民族精神。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牵头成立了郑和文化基金会。因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合作发展,而且是需要推动多边民众在交往中交相获益,这是实现民心相亲的关键。

中国政府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今年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围绕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各项工作会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天山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二千五百公里,将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新疆各族穆斯林将有更大的作为。

王开文提醒说,需要厘清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穆斯林不能仅仅以宗教身份切入,而是要以中华民族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他建议,中国穆斯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如发扬诚信、和平、友善等优良传统,提升教育文化水平,拓展视野,而且要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熟悉世界运行发展的规则,向世界优秀的民族学习先进,借鉴长处,还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切忌急功近利。

“一带一路”战略连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全球热议,世人瞩目。未来,这项伟大构想将惠及世界一半的人口。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潮流,承载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预示着一个世人可期的美好未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王开文在莫斯科红场留影

王开文大使接待回良玉副总理访问吉尔吉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