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盆景、盆栽产业概况与发展对策

2015-10-21 19:36郝兆祥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对策

郝兆祥等

摘要: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石榴盆景、盆栽基地,山东峄城的石榴盆景、盆栽产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峄城石榴盆景、盆栽的栽培历史、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路及建议措施。

关键词:石榴盆景;产业现状;对策;山东峄城

中图分类号:S686-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5-0126-06

General Situation of Yicheng Pomegranate Bonsai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Hao Zhaoxiang, Hou Lefeng*, Ding Zhiqiang

(Zaozhuang Pomegranate Research Center, Zaozhuang 277300, China)

AbstractAs the production base of pomegranate bonsai with the largest production scale and the highest level in China, Yicheng in Shandong Province had obtained larger achievements in pomegranate bonsai industry. To promote this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ultivation history and industry status of Yicheng pomegranate bonsai we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pres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now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ing ideas and suggeste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o.

Key wordsPomegranate bonsai; Industry status; Countermeasures; Yi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石榴盆景、盆栽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艺术水准上,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地方特色,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石榴盆景产地、集散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石榴盆景特色产业,现就峄城石榴盆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思路以及建议对策等进行探讨。

1峄城石榴盆景产业概况

1.1产业基础

两千多年前,汉元帝时期丞相匡衡将石榴从皇家上林苑引种到其家乡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栽培,至明代逐渐成园,使峄城成为山东石榴的发源地、集中产地,也使其成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榴产区之一。尤以资源丰富、古树众多而闻名国内外,存有百年以上石榴古树3万余株,是国内规模最大、树龄最古老、分布最集中的石榴古树群,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认定为吉尼斯世界之最,称“冠世榴园”。目前,石榴种植规模已达1.2×104 hm2,年均总产8×104 t。品种、类型60余个,‘大青皮甜、‘秋艳、‘大红皮甜、‘青皮马牙甜、‘岗榴为当家品种,约占栽培总量的95%。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2010年批准建设的中国石榴种质资源圃已收集、保存国内外石榴品种、种质291个,其中观赏品种、类型48个。全区每年出圃各种规格石榴苗木约300万株,丰富的资源为石榴盆景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树桩和苗木资源。

1.2栽培及产业历史

石榴盆景属于果树盆景,其历史起源的确切时间尚无定论。但据其自身特点推论,当与盆景起源于同一时期,应当是由一般盆栽植物中易于结果的种类逐步发展而来,进而演化成为盆景中的一个大类。胡良民等《盆景制作》载西汉就出现盆栽石榴,彭春生等《盆景学》以此作为中国盆景起源的“西汉起源说”。 此后石榴盆景制作技艺逐步成熟,其原因是石榴寿命长、萌芽力强、耐蟠扎,树干苍劲古朴,根多盘曲,枝虬叶细,花果艳美。明清时期,石榴盆景兴盛。清康熙帝对石榴盆景情有独钟,他在《康熙御制盆榴花》中吟道:“小树枝头一点红,嫣然六月杂荷风,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银金碧丛” 。清嘉庆年间五溪苏灵著《盆景偶录》,把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石榴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是苏派、海派等树桩盆景流派的常用树种。时至今日,北京宋庆龄故居、上海植物园还珍藏着200年以上历史的石榴盆景遗存。

峄城石榴盆景起源何时尚无考证,应从石榴盆栽演变发展而来。明代兰陵笑笑生(即峄城籍贾三近)著《金瓶梅》中就有多处关于石榴盆景、盆栽的记叙。嘉庆年间,石榴盆景作为艺术品出现在县衙官府及绅士、富豪之家。峄城南郊曾出土刻有石榴盆景图案的清代墓石。民国时期,峄城和鲁南苏北集镇的商家、富户、文人雅士时兴用石榴盆景装点门面,彰显富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峄城石榴栽培规模日趋扩大,为石榴盆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峄城部分盆景爱好者以石榴古树为材料制作石榴盆景。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峄城石榴盆景初具规模,大、中、小、微型石榴盆景达4万余盆,逐步形成商品生产,成为我国现代石榴盆景产业之开端。至二十一世纪,峄城石榴盆景、盆栽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1.3产业规模

峄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石榴盆景、石榴盆栽、石榴盆景半成品、石榴树桩、石榴苗木的产地、集散地,同时也带动了青檀、木瓜等特色盆景、盆栽的生产。endprint

1.3.1生产规模峄城年产石榴盆景、盆栽约5万盆,在园盆景、盆栽总量超过30万盆(包括未上盆的石榴树桩),其中精品盆景近万盆。从事石榴盆景产业人员达3 000余人,盆景、盆栽大户300余户,有的大户现存盆景、盆栽逾万盆。

峄城现有较大规模石榴盆景园4处:一是峄城区石榴盆景园,位于206国道东、峄城汽车站北,占地2 hm2,2000年建成,19户入园经营,融石榴盆景生产、展览、销售及旅游景点为一体,是国内第一个专题石榴盆景园;二是峄城区生态园,位于峄城汽车站西,2002年建成,其中石榴盆景、盆栽经营户16户,面积约2 hm2;三是峄城南外环路两侧盆景园,其中位于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东侧的石榴盆景园占地7.2 hm2,21户入园经营,主要由原大沙河沿岸的经营户于2010年搬迁而来;位于榴园镇王庄村东侧的盆景园,占地3.2 hm2,经营户7户;四是榴花路和榴园路两侧,是近两年新兴的石榴盆景、盆栽生产基地,目前约50户入住,由于地处冠世榴园旅游区的黄金地段,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1.3.2市场销售石榴盆景、盆栽产业是峄城最早形成“买全国、卖全国”格局的石榴产业。买(石榴树桩资源),主要来自陕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等省及山东当地,其中来自陕西的树桩资源约占50%,山东约占20%,安徽、江苏、其它省份各约占10%。卖(石榴盆景、盆栽),主要是三大市场,一是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北方市场,辐射至沧州、大连、沈阳等城市;二是杭州、常州为代表的南方市场,辐射至上海、宁波、福州、温州、湖州、泉州等城市;三是以烟台、青岛、济南为代表的本省市场,三大市场约占销售总量的90%。近年来,西宁、兰州、西安、郑州、丽江等中西部城市销售份额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单盆销售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甚至10多万元不等,年销售额近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有10余户,50~100万元的有20余户,20~50万元的有100余户,在园盆景、盆栽总产值预计5亿元。

1.4产业水平

1.4.1艺术水准石榴是海派、苏派等盆景制作的主要树种之一。相比这些传统盆景流派,峄城石榴盆景异军突起,起步虽晚,但产业规模大、艺术水平高,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石榴盆景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在国际、国内各级花卉、园艺展览会上获得金、银奖300余项。在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上,石榴盆景“苍龙探海”(杨大维创作)获二等奖,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挥笔题下“峄城石榴盆景,春华秋实,风韵独特,宜大力发展”的题词,这是峄城石榴盆景首次参加重要展览并获奖。1997年在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石榴盆景“枯木逢春”(杨大维创作)获金奖,这是峄城石榴盆景首获国家金奖,也是中国盆景发展史上首次将国家金奖授予石榴盆景。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峄城石榴盆景获金奖1枚、银奖3枚、铜奖4枚,其中“老当益壮”(张孝军创作)是唯一获金奖的石榴盆景,也是山东代表团获金奖的唯一盆景作品 。2008年萧元奎培育的“神州一号”、“东岳鼎翠”、“漫道雄关”等29盆石榴树桩盆景,被北京奥运组委会选中,安排在奥运主新闻中心陈列摆放、展示。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石榴盆景“凤还巢”(萧元奎创作)、“擎天”(张永创作)均获金奖。在2012年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石榴盆景“汉唐风韵”(张忠涛创作)获金奖。部分精品峄城石榴盆景还走进了全国农展馆、北京颐和园、上海世博会等。这些都标志着峄城石榴盆景艺术、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8年,峄城“石榴盆景栽培技艺”被列入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杨大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石榴盆景栽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4.2艺术特色峄城石榴盆景造型奇特、风格迥异,其花、果、叶、干、根俱美,欣赏价值极高。初春,榴叶嫩紫,婀娜多姿;入夏,繁花似锦,鲜红似火;仲秋,硕果满枝,光彩诱人;隆冬,铁干虬枝,苍劲古朴。其造型结合石榴生态特性和开花结果的特点,既注意继承、传承,又不断实践总结和创新,自然、流畅、苍劲、古朴,枝叶分布不拘一格。其艺术风格因材取势,表现为老干虬枝、粗犷豪放、古朴清秀、花繁果丰,具有浓郁的鲁南地方特色。造型方法有蟠扎、修剪、提根、抹芽、除萌、摘心等,主要采取蟠扎和修剪相结合,多用金属丝蟠扎后作弯,经过抹芽、摘心和精心修剪逐步成型 。

1.5科技现状

峄城石榴盆景是在盆景艺术大师、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榴盆景栽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大维的带动下,历经30余年,实现由零星生产到形成商品化、由低水平到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转变,同时也涌现出以萧元奎、张孝军、张忠涛、张勇等为代表的在国内盆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一大批盆景艺术工作者。萧元奎等13名石榴盆景艺术工作者获“山东省盆景艺术师”称号,钟文善等8人获得“枣庄市十佳花艺大师”称号。峄城区政府及林业、果树、园林等部门因势利导,通过花卉盆景协会组织盆景工作者参加各级展览等平台,加强对外展览、展示、合作、交流、宣传,出台扶持措施推进石榴盆景商品化进程,促进了石榴盆景艺人技艺水平的共同提高。峄城果树科技和石榴盆景工作者编著、出版了《石榴盆景制作技艺》(王家福等著)、《石榴盆景造型艺术》(陈纪周等著)等专著,发表相关论文、文章100余篇。舍利干制作、花果精细管理、枝干扦插、老干接根等技术在生产中广泛推广使用 。

2峄城石榴盆景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市场建设滞后

现有市场规模小、分布过于分散、入园经营户数量不多、户均经营面积少,阻碍和限制了生产空间的扩大。缺少规模较大、功能完备、生产与销售一体的专业市场,与峄城石榴盆景、盆栽的国内领先地位不相适应。石榴盆景经营基本要素是土地、道路、水源和电力等,而这些要素是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大型的专业市场,以利扩大再生产。endprint

2.2政策环境不配套

一是政策管的过严、过多,如地径大于7 cm的石榴树一律不准进入市场的政策,造成其买(石榴树桩)、卖(石榴盆栽)大多在“地下市场”进行,而卖方将担心“被查处”的风险转移到价格上,造成价位虚高,也“吓跑了”不少客户。二是没有因类施策,对外地进入峄城市场的石榴树桩、大规格石榴树及本地老化、没有利用价值、需要更新的石榴树木资源等,没有实施明确的分类对待政策。三是政策不稳,2012年规定允许地径15 cm以下石榴资源进入市场,2014年改为地径7 cm以下允许进入市场,让经营者无所适从。四是在办理检疫、苗木生产经营许可、“绿色通道”运输等方面,服务不够主动。

2.3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有的峄城石榴盆景、盆栽的规格基本为中型、大型,有些为特大型,只有借助大型动力机械才能操作,小型、微型石榴盆景、盆栽很少。据调查,中型约占75%,大型和特大型约占20%,小型和微型不到5%。中、大型盆景较多,制约了峄城石榴盆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榴盆景属于资源利用型生产,规格偏大,导致对石榴古树、大树资源的掠夺开发,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随时间推移,全国范围内古树、大树资源愈来愈少,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愈加突出。大、中型盆景、盆栽价格高,消费对象有限,小型、微型盆景、盆栽易于搬迁、价格低,主要面向普通大众消费市场。目前,峄城石榴盆景、盆栽还没有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另外,石榴树桩和山水结合的盆景数量也很少。

2.4生产方式单一

中、高端石榴盆景的生产不仅属于劳动密集型,创作者还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峄城目前以家庭经营型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比较符合这一实际。低端石榴盆景、规则式石榴盆景和盆栽的生产,艺术和技术含量要求不高,适宜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目前还仅仅处于摸索、试验阶段。

2.5售后服务滞后

石榴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制约因素较多,售后的盆景整形、修剪、管理等技术要求较高,消费者管理水平不一,加上售后服务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售出的石榴盆景有的管理不善,有的树势衰弱,甚至出现死亡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峄城石榴盆景产业的发展。

3峄城石榴盆景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峄城石榴盆景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把石榴盆景、盆栽产业作为峄城“建设中国石榴城、打造石榴百亿产业”的重中之重,以促进石榴盆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建较大规模的石榴盆景、盆栽市场为平台,以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大力实施精品和品牌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创建以峄城特色石榴盆景艺术风格为主流的“中国石榴盆景流派”,进一步做大做强石榴盆景、盆栽产业,努力打造国内外影响大、规模大、水平高的石榴盆景、盆栽产地、集散地,促进峄城石榴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实施石榴盆景、盆栽市场建设工程

拓宽石榴盆景、盆栽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峄城石榴盆景、盆栽在国内外影响大、规模大、质量优的市场地位,规划建设一处新的石榴盆景、盆栽市场。在规模上,面积在20 hm2以上、容量20万盆以上;位置上,须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充足;在经营体制上,以家庭经营为主,户均经营规模0.67 hm2以上,对盆景大户不设上限,可根据发展需要和经营能力灵活确定经营规模;在建设方式上,政府负责统一规划、设计、流转土地、水电路等配套建设,入园经营户按照统一设计,负责投资建设管理房、高标准温室、生产经营等。新的盆景、盆栽市场建成后,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石榴盆景、盆栽集中到市场经营,形成“三点一线”的石榴盆景、盆栽市场格局。“三点”即新建峄城区石榴盆景市场、峄城区石榴盆景园和峄城区生态园,“一线”即榴花路沿线。

同时,积极完善石榴盆景、盆栽的营销体系,以石榴盆景、盆栽市场为平台,组建以企业、合作组织、盆景生产者、产业经纪人、电子商务等结合的市场销售体系;改善交易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市场信息网络、电子结算网络等系统建设,提高市场检验、检疫、储运、配送能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强化企业与市场对接。

3.2实行积极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是结合峄城实际,学习、借鉴山东郯城、江苏邳州发展银杏产业“放水养鱼”的做法,该管的管死、管住,该放开的一律放开经营。对石榴古树、名木,以及“冠世榴园”核心风景区内的石榴大树,实行严管政策,其它范围内石榴资源允许进入市场。

二是因类施策。对由外地进入峄城市场且来源合法的石榴树桩和大规格石榴树,允许经营;对本地老化衰弱、品种低劣、没有生产利用价值且不属于严管范围的石榴资源,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采挖和经营,进入盆景、盆栽市场。

三是高效服务。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主动积极做好检疫、苗木生产许可、苗木经营许可等办证工作,必要时可开展上门服务、现场服务、24 h服务,全力为石榴盆景、盆栽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是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凡是依法、依照规定运输石榴盆景、盆栽及相关产品的一律放行,任何部门不得查扣。

五是促进相关服务业发展。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快物流、旅游、信息、制造等服务于石榴盆景、盆栽产业的发展。

3.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在产品结构上,将目前中、大型盆景为主调整为大、中、小、微型全面发展,坚持以中、小、微型为主、大型为辅的发展方向,重点在价格低廉、易搬运、易管理的小型、微型盆景和盆栽发展上取得突破,扩大生产规模。

在市场布局上,调整目前面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个人为主,基本上靠“走上层路线”的销售格局,面向全国、面向普通百姓,高端盆景面向“阳春白雪”阶层,小型、微型盆景、盆栽面向普通百姓,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在树桩来源上,将目前古桩、大树为主调整为苗木、幼树、成龄树、古桩同步发展,在大树、古树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利用小苗、小树培养盆景、盆栽,实现资源利用型到开发利用型转变,确保产业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品种布局上重点发展优质品种、红皮石榴、观赏品种等受市场欢迎的石榴品种。endprint

在经营体制上,调整目前家庭经营方式为以家庭经营为主,企业经营、合作社经营等多种体制并存,探索“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在生产方式上,调整目前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为以作坊式生产为主,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为辅,探索石榴盆栽、规则式盆景等工厂化生产的路子。

3.4实施品牌、名牌战略

一是继续实施精品盆景工程。要突出峄城石榴盆景特色,就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努力培养精品、展品,用高端产品带动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对于获得省级金奖、国家级银奖以上的创作者,给予资金扶持和荣誉奖励。

二是组织全国性的石榴盆景精品展、石榴盆景、盆栽科研生产研讨会、石榴盆景现场制作观摩会等,展示石榴盆景精品,互相学习交流,探讨制作技艺,同时起到宣传和提升峄城石榴盆景品牌的效果;鼓励支持石榴盆景精品走出峄城,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博览会和产品交易会;争创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

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利用各种传媒,加大宣传、广告力度;通过举办盆景展、石榴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办石榴盆景网站,建立网络信息平台;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出版、发表、制发石榴盆景相关书籍、文章、宣传册、画册、邮册及视频影像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峄城石榴盆景,提升峄城石榴盆景的品牌效应。

3.5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一是创作技法创新。峄城石榴盆景利用老桩、古桩的技术比较成熟,今后要在利用苗木培育盆景、盆栽和工厂化生产技术上寻找突破,建立一套利用高新技术快速培育盆景、盆栽的技术体系,使石榴盆景、盆栽生产符合标准化、商品化、规模化需要。

二是品种创新。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文化内涵深厚,深受市场欢迎,尤其是红花、红皮、品质佳、抗裂果的品种,较一般品种市场价格平均高50%以上。要在充分开发利用中国石榴资源圃保存的优良盆景、盆栽品种的基础上,加快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

三是售后管理技术集成创新。以消费者简单、方便、易学且能解决售后实际问题为原则,加快售后管理技术的集成和创新,解决消费者“买来不会管理”的难题,为石榴盆景、盆栽进入千家万户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无土栽培技术创新。目前峄城石榴盆景、盆栽全部为泥土栽培,不适应国外市场不能“带土入关”的要求,这是峄城石榴盆景、盆栽出口还是空白的主要原因。今后要研究探索无土栽培技术,用珍珠岩、蛭石或经消毒处理的河沙代替土壤,用营养液代替有机肥料,用“喷灌”或“滴灌”代替浇水等,改有土栽培为无土栽培。

五是理论体系创新。峄城石榴盆景从默默无闻到闻名全国,靠的是资源特色,靠的是精品层出不穷并连获国际、国内大奖,但实践多、总结少,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更少。有关科研工作者、盆景创作者应该站在创建“中国石榴盆景流派”的高度,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构建石榴盆景理论体系,以此来推动石榴盆景产业的发展。建议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总结和探讨峄城石榴盆景理论体系。

3.6加强政府宏观指导

要把石榴盆景、盆栽特色产业作为峄城“建设中国石榴城、打造石榴百亿产业”的重中之重,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组织专家调查、研究、编制峄城石榴盆景、盆栽产业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法规、政策和措施。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盆景、盆栽管理技术规程。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盆景市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形象的宣传推介、参加各级展览的补助、科技创新的支持、花卉盆景协会的扶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对产业发展有功人员的奖励等领域,逐步建立健全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在产业政策方面,坚持把石榴盆景、盆栽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能力,争创发展新优势,确保国内外领先优势。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开发石榴盆景、盆栽产业,积极保护石榴盆景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其创造良好宽松的生产和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与石榴盆景相关的制造、运输、物流、农资、旅游、信息等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峄城盆景、盆栽产业及生产企业的对外形象,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媒体对峄城石榴盆景、盆栽及其产业进行宣传、公关,引导盆景产业生产和消费,扩大峄城石榴盆景知名度,不断做大做强峄城石榴盆景、盆栽产业。

参考文献:

[1]曹尚银,侯乐峰.中国果树志·石榴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侯乐峰,郝兆祥.中国石榴产业高层论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胡良民. 盆景制作[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彭春生,李淑萍. 盆景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5]彭春生. 北京花果盆景发展史考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增刊):75-78.

[6]王家福,侯乐峰,程亚东,等. 石榴盆景制作技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7]陈纪周.石榴盆景造型艺术[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8]薛兆希,刘翠兰,李静,等. 老枝接根制作石榴盆景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1):57.

[9]安广池. 石榴盆景制作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51-54.

[10]王桂莲,章必宏,戚惠珠. 用特色创品牌 以展会促发展——金华盆景产业的思考[J].中国花卉园艺,2007(9):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