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师院校应用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2015-10-21 18:20张淑芝
当代经济 2015年27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张淑芝

【摘要】 广西高师院校作为广西教师教育培养的基地,为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广西高师院校受传统师范办学定位的影响和发展目标的局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关键是培养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应用性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对策

广西高师院校作为广西教师教育培养的基地,向广西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合格师资,为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师范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传统师范办学定位的影响和发展目标的局限,广西高师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型。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应用性师资队伍。

一、现实状况

就广西而言,由于广西所处的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广西高师院校的发展速度、水平、结构与模式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2014年1月21日,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发展大会,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建设一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进入新世纪后,广西先后有8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师专)升格为高师院校,另外还有2所准备转型升格的师专,这些高师院校在发展中大多沿用传统师范的发展方向,科研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不高,服务社会能力弱,师资培养力度小,科研投入经费不够,导致其师资队伍建设不稳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师资队伍大多是沿用传统的师范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带头人,缺乏师资队伍分类管理和师资团队建设,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广西高师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培养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根本环节,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能为高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现实意义

探索广西高师院校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建立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从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广西教育现代化,完成广西教育发展新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一直在对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不同层面和方向的研究,各校对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既存在相似性,又各具特色。虽然存在着校情、校域、当地经济等差异,但对师资建设发展向应用型转变的需求趨于一致性。“应用型”既是未来师范院校的发展之路,也是未来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

国内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研究。

1、对师范院校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张斌贤在《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一文中指出,面对剧烈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师教育的重大变化,高等师范院校目前改革既没有基本的理论准备,也缺乏整体、全局和战略性的思想。孟宪娟、李红梅针对我国师范院校在高教与高师结构性调整中出现的“定位不明确,缺少应有的理性,一味跟风,求快求大”,指出对此应进行理性思考,以达到师范院校的真正转型。南宁学院的夏建平、赖每、陈雄章等人也认为转型中的师范院校没有抓住机遇转型定位与转型发展,对广西产业与社会发展直接支撑作用较弱。在《我国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徐延平、王康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10所师资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师范院校存在生师比偏高,青年教师学历、学位低,教师的年龄结构偏低等问题。龚彬在《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数量与质量不足、队伍建设不够稳定、师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2、对师范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从师范院校转型谈师资队伍建设》一文中,林尔提出“师资队伍建设是否适应师范院校转型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师范院校发展的关键”,而“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师资院校师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郭英利的硕士论文《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以新建本科院校——河池学院为例,深度剖析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用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包中华在《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现状及分析》中提到,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建立富有特色、执行力强的实施体系,才能真正建成一支优秀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四、应用性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1、引进和培养应用性师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加大应用性师资引进力度

广西高师院校应坚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均衡补充的原则,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采取刚性和柔性引进二者相结合、专兼职紧密结合、临时聘用及固定编制相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及服务社会相结合等灵活方式,注重引进应用性高层次人才,提高应用型师资力量。

(2)加大应用性师资培养力度

广西高师院校应制定可行的师资培养政策和方针,立足本校教职工,加大对应用性师资培养力度,同时为老师“转型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

2、实施教师分类管理,提升教师的应用化水平

学校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施分类管理,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以校本培训和企业培训为主体,从而构筑点、线、面三者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应用化水平。

(1)促进教师应用化发展

一方面通过务实高效、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培训、基本功培训,构建一条以学科知识或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注重针对性,过程中注重实践性,方式上体现多元性,让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教师深入应用性理念。针对不同类型老师的发展需求,强化教科研的引领和实践性的引领,有效实现教师应用化发展,提升教师的应用化水平。

(2)推进教师均衡化发展

坚持面向全体教师,创新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为不同类型的教师创造应用性培训、发展的均衡机会和条件。通过应用型的校本和校外培训相结合,探索和实施教、学、研、实践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形成教研与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联合、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同行的培训新格局。灵活运用深入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和企事业挂职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开展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的培训,均衡发展教师的应用性技能。

3、坚持校企深度融合,产教研结合

(1)实现校企之间紧密对接

重点实施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培养,实现“三项紧密对接”,即专业课程与企业生产服务对接,授课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对接,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对接。

(2)实现校企之间“四有四到”

双师素质专业教師培养关键体现“四有四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机构,有管理章程和规定,有年度计划和日程安排表,有检查考核办法、验收报告;“四到”,即培养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经费到人,时间到点。

(3)强化校企合作中专业教师的三大责任

学校可明确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要求,促进教师到企业培训。一是教师在企业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责任。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规定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二是专业教师承担实训授课、实习指导的责任。专业教师在企业开展一定学时的实训授课,与企业专技人员、操作工人一起指导学生实习。三是课题研究的责任。晋升职称的专业教师在聘期内完成或参与一项技术改造课题。

4、围绕重点建设专业,培养兼职教师队伍

(1)骨干教师培养

学校安排高级职称教师定期进行教育理论进修、新技术培训、企业单位挂职、学术交流、企业调研、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成为专业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针对广西高师院校中兼职教师比例偏低的特点,争取实现三个突破。一是队伍建设理念的突破。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授课,是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需要,是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二是兼职教师队伍规模的突破。高师院校要建立“兼职教师资源总库”,各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地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建设好“专业兼职教师子库”和相对稳定的一批骨干兼职教师队伍,避免兼职教师聘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确保重点建设专业的优秀兼职教师入库,保证各专业均能找到合适的兼职教师。三是兼职教师聘用、考核办法的突破。学校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保证兼职教师聘用考核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5).

[2] 孟宪娟、李红梅:回归理性,实现师范院校真正转型[J].大家,2010(6).

[3] 夏建平、赖每、陈雄章:破解广西新升格本科高校的发展难题[J].当代广西,2013(14).

[4] 徐延平、王康康:我国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研究[J].学园,2009(4).

[5] 龚彬: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

[6] 林尔:从师范院校转型谈师资队伍建设[J].浙江师范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1).

[7] 郭英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D].中南民族大学,2012.

[8] 包中华: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现状及分析[J].教皖西学院学报,2012(4).

(责任编辑:柯秋萍)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