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2015-10-21 18:15裴艳玉王桂芝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

裴艳玉 王桂芝

【摘 要】由于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常规治疗治愈难度大,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科通过对2012年共收治的2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了辨证分治,内用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之品,外行手术治疗,中医特色治疗及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护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而造成的。临床常规治疗治愈难度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祖国医学对本病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其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骨蚀”、“骨痿”、“骨痹”、“髋骨痹”等相关。2012年1月—10月,本科共收治2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了辨证分治,予内用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之品,外行手术治疗,中医特色治疗及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012年1月—10月,本科共收治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25例,女11例,男14例,气滞血瘀2例,其中4人采取保守治疗,稳定控制病情发展,21人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

2护理

2.1中医护理宣教

因股骨头坏死患者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从中医角度想患者分析股骨头坏死病因:一为跌仆损伤,血溢脉外,恶血瘀滞,气机不畅;二为嗜酒过度,脾失健运,湿邪流注,脉络不通;三为激素脂浊,入血害清,流行迟缓,凝滞成瘀。3组病因,皆为淤滞,气血失调,营卫不贯,筋骨失养,髓枯骨蚀,发为本病。[1]通过病因讲解,取得患者配合在治疗期间禁止引用各种酒类、应用激素类药物及吃生冷辛辣食物,达到去除病因的目的。同时向患者讲解中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确切疗效,但疗程较长,晚期患者,必须有计划地服用中药,避免延误疾病的治疗。术后能促进新骨加速形成,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患者坚持服用中药,这样可以发挥手术去除死骨凿去增生骨质,填入新骨,缩短病程。

2.2情志护理

患者由于病程缠绵,使病人多忧虑、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向病人讲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做到:“少思虑以养神,绝私念以养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

2.3.1中药外治法 (1)消腫止痛膏外敷:消肿止痛膏(二号膏)是由本院骨科自制特色膏药,由黄连、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作用。护理操作上取药膏外敷患髋,时间4~6min,每日1次,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膏过敏。

(2)中药熏洗特色疗法:中药熏洗特色疗法机理是通过熏洗的稳热效应能疏通经络,开发毛孔,经过气化的药物分子,对患部进行熏蒸,通过扩张的毛孔、疏松的肌肤对药物充分吸收。待药液温度适宜时,进行熏洗、湿敷,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2]护理上注意煎煮及使用方法:清水浸泡30min后,煮沸20min,取药掖1500mL左右,药温不宜过热,一般50~70℃,以防烫伤;浸溃的温度宜35~40℃,也不可过凉、过热起不到治疗作用。将双足先熏后洗,每次60~90min。每日1次,1剂药连用3天如身体能适应,可逐渐增加药液量,并加熏洗髋关节。注意熏洗过程中防止烫伤患者。

2.3.2物理治疗 (1)频谱(红外线灯)照射患髋,每次20~30min,照射距离为15~30cm,照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2)痹痛町经立体干扰电导入治疗:痹痛町是本科协定方,具有通经络、活血止痛功效,兼立体干扰电有通经络功效,可达到疏通经络、新血活血作用。操作:取小方巾浸取药液,与立体干扰电电极相配合,贴于患处,工作模式以患者自觉舒服为准,每次2min,每天1~2次。操作时注意电极勿直接接触皮肤,电流和频率不能过大过快,以免造成病变部位的损伤。

2.4辨证施护

2.4.1气滞血瘀型 以创伤多见,髋部创伤损伤了局部血络,致使气血运行受阻,气血郁阻于股骨头内,“不通则不痛”;股骨头的得不到濡养,“不荣则不痛”,髋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夜间痛剧,髋膝僵硬,活动时疼痛,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弦或沉涩。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饮食调护:宜舒郁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忌食辛辣刺激及壅阻气机之品。

2.4.2痰瘀阻络型 以应用皮质激素多见,激素可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血中升高的血脂是血中痰浊,痰瘀为体内病理产物,随气血循行周身,阻于局部血络,致使正常气血不能营养股骨头,而致股骨头发生坏死,髋部隐痛不适,或有静息痛,下肢酸楚,关节沉重,或伴跛行,口干不欲饮,脘痞不舒,头重如裹、头晕目眩,嗜睡,舌黯胖,苔滑腻,或有齿痕,脉弦滑。治当健脾化痰,活血通络。饮食调护:饮食宜健脾渗湿,平补气虚。忌陈旧食物、发物、肥腻及各种动物内脏等。

2.5手术护理

2.5.1术前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扩胸运动预防坠积性肺炎,做好心理防护。

2.5.2术后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和意识表现,患肢末梢循环,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等并做好记录。

(2)注意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及患肢血栓形成,妥善放置体位,术后患肢以皮套牵引,或穿“丁”字鞋临时固定。术后侧身时向健侧翻身,两膝之间夹一软枕,协助患者保持髋、膝与身体在同一轴向翻转,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等不良姿势。按医嘱予活血化瘀药物,伤口周围给予红外线照射及低周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早期行功能锻炼。

3小结

股骨头坏死在临床常规治疗上难度较大,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较差,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加强了广大患者对中医治疗的信心,而且更好地发扬了本院中西医结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毕桂兰,沈桐.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92-993.

[2]陈立平.中医经典方内服配合熏洗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学,2007,6(14):21.

[3]罗玉芳.股骨头坏死患者审因辨证饮食调护[J].河北中医,2005,27(11):868-869.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