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排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5-10-21 18:50黎铭等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优良率

黎铭等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排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74例胫排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治疗胫排骨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优良率为89.19%,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排骨骨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胫排骨骨折;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优良率;并发症率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external fixator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of tibial fractures ribs clinical results. Methods: February 2012 - February 2014 period, 74 cases of tibial fracture ribs orthopedic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as a clinical study using randomized manner, 7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experiments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treatment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s of the rib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methods of treatment;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30% excellent, excellent rate of 89.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excellent rate was higher,P <0.05,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use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 rib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work.

为了寻找一种治疗胫排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本院骨科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开展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现将资料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试验研究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74例胫排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實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28~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6±4.81)岁。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原因如下所示:交通事故20例;高处坠落11例;重物或硬物砸伤5例;其他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26~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4.73)岁。对照组患者的骨折原因如下所示: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落12例;重物或硬物砸伤5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胫排骨骨折,无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及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胫排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所示。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支架,如果患者是闭合性简单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如果患者是复杂骨折,应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1]。临床医师以患者的骨折端为中心,寻找合适的进钉点;行前外侧弧形切口,使患者的骨折端充分显露,减少骨膜剥离,复位并维持大骨块,拧入螺钉,连接固定杆,固定牢靠后,关闭手术切口[2]。

1.2.2实验组

临床医师应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使用气囊为患者进行止血。在患者的胫骨前外缘想小腿前外侧行一切口,对骨折端的嵌夹组织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要尽量较少对骨膜的剥离[3]。复位患者的骨折端,并用骨钳进行临时性固定。在患者髌骨下极到胫骨结节正中行一切口,使患者的髌韧带内侧胫骨结节上斜坡部分充分暴露;在患者胫骨结节后上进行扩孔、扩髓,尽量较少患者的髓内血运损伤。使用髓内钉安装瞄准器,顺行插入患者的骨髓腔,保持骨折断端复位贯通后,将骨钳取出。复位成功后,打入髓内钉,确保骨折断端保持接触,上下放置好两枚髓内钉[4]。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胫排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和差。优:患者的骨折断端对位大于90%,无并发症,术后8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良:患者的骨折断端对位大于8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差:患者的骨折断端对位低于80%,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较差。分别计算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优良率=(优+良)/组内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中,临床治疗效果为优的有35例,所占比率为94.59%,良1例;所占比率为2.70%;差1例,所占比率为2.70%;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中,优10例,占27.03%;良23例,占62.16%;差4例,占10.81%;优良率为89.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可参考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类型为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固定物断裂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51%。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可参考表2。

3.讨论

在医院骨科的临床诊疗中,胫排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在骨折总数的10%左右[5]。胫排骨骨折具有病情复杂、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恢复后畸形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而言,治疗胫排骨骨折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外固定支架、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等[6]。每种方法各具特点,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也不尽相同。

外固定支架固定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都应用在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外固定支架因远离骨折部位,固定后骨折端的微动性要比髓内钉内固定大,故外固定支架固定组出现骨不连风险较髓内钉内固定组高,髓内钉内固定组由于上、下锁定钉锁定胫骨,防止胫骨旋转、缩短、成角畸形。静力锁定10~12W后将一组锁定钉取出,变为动力锁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发生[7]。

从本次试验研究结果上看,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7.30%,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療优良率为89.19%,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3.51%。综上所述,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排骨骨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漪峰.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排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44-45.

[2]张贵林,荣国威,吴新宝.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0,20(4):219.

[3]许红璐,陈燕,杨秀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10,1(2):145-146.

[4]鞠学教,李培臻.外固定支架治疗胫排骨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01-102.

[5]王更军,王荣冠,卢成晓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排骨骨折2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383-3384.

[6]邱序忠,周安令.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排骨骨折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9):1624-1625.

[7]田伟,王满谊.骨折[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50-1152.

猜你喜欢
优良率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中的临床疗效及优良率影响观察
三叶草钢板治疗78例Pilon骨折临床分析
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外固定架治疗骨科创伤的价值探讨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我校4年2013—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评价及应用分析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