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5-10-21 18:50曾麟杰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

曾麟杰

摘要:目的: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组予以精细规范断指再植术,分析手术方法及术后断指成活率及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成后率45.0%,术后感染率15.0%、手指远端坏死率15.0%;治疗组术后成后率95.0%,术后感染率0%、手指远端坏死率5.0%,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且感染、手指远端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较高,要规范细致进行手术修复、严防感染及血管危象,确保血管精密吻合,提高手术成活率。

关键词: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

手指钝性离断伤多因为电锯损伤、撕脱、挤压和切割意外所致,传统疗法难以实现断指修复,不利于手指功能恢复。断指再植术是基于现代化显微手术技术的成熟应用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指钝性离断伤手术措施,成活率高、安全有效,预后良好[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治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断指再植术治疗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9.3±2.4)岁;受伤原因:挤压伤害7例、机械绞伤6例、电锯伤害4例、撕裂伤害3例;受伤部位:食指9例,拇指4例,中指4例,小指3例。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9.8±3.3)岁;受伤原因:挤压伤害9例、机械绞伤5例、电锯伤害4例、撕裂伤害2例;受伤部位:食指8例,拇指6例,中指4例,小指2例。2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组予以精细改良断指再植术:

患者均积极止血、清创消毒处理,尽快安排显微断指再植术。

手术开始,以止血带扎于上臂止血,予以山莨菪碱10mg肌注,缓和血管平滑肌、镇痛,手术全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维持微循环、扩充血量,臂丛麻醉处理。若中远节离断,予以2%利多卡因注射于指根麻醉处理,随时准备抗凝、抗感染及抗痉挛药物。

重建骨性支架,将损伤骨质切除后规范缝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克氏针、钢丝等工具对断指固定处理。修复肌腱、韧带,开始血管吻合处理,维持稳定的关节功能与肌肉功能,保证手指正常血供。检查无误后,无张力缝合局部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如有需要,将其余部位皮神经移植到患处。

术后密切关注患处恢复情况,在术后10周前后将固定物拆除,主被动康复锻炼。患处为关节部位的患者,尽可能保留患处关节面以保留患指功能。

1.3 评价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成活率、术后感染率及手指远端坏死率。

1.4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术后成后率45.0%,术后感染率15.0%、手指远端坏死率15.0%;治疗组术后成后率95.0%,术后感染率0%、手指远端坏死率5.0%,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且感染、手指远端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見表1。

3讨论

交通、工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意外事故越来越频发。严重挤压、切割、撕脱、电锯损伤等意外伤害都是导致手指钝性离断的意外因素,钝性离断的患者手指软组织遭受严重损伤,解剖结构也受到破坏[2]。手指钝性离断的临床治疗多以显微镜下断肢再植手术为主,及时、专业的手术治疗可恢复断指结构与大部分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治疗资料,分别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予以改良精细断指再植术与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了不同手术模式下的术后断指成活率及预后效果,发现治疗组术后成后率95.0%,术后感染率0%、手指远端坏死率5.0%,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且感染、手指远端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较高,要规范细致进行手术修复、严防感染及血管危象,确保血管精密吻合,提高手术成活率。

断肢再植手术开始前要对患指进行积极规范的止血、清创消毒、镇痛处理,手术进行内固定、血管吻合、肌肉韧带修复以及指神经修复治疗,术后还需开展积极的、有计划的患处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手指功能的快速恢复[4]。断指再植术较为特殊,此种手术十分精细,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注重细节把控,才能尽可能避免手术失败、成活率低、断指坏死、功能恢复差等问题,此种手术也是极其考研术者操作能力与耐心的。总结手术失败原因,治疗组主要因为感染与手指远端坏死,血管吻合、无菌操作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5]。

受伤12h的热缺血并不会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受伤12h后若不及时手术,就会严重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受伤24h后,若不及时治疗,手指持续缺血,会出现严重的组织坏死及血循环障碍,可能出现再灌注损伤。血管吻合处理效果直接决定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手术操作中应当尽可能保证双侧动脉以及最多的静脉吻合处理。动脉处理方面可选择端端吻合或移植吻合处理。静脉移植吻合、端端吻合都可重建血液循环[6]。手指远端部分需要切口放血 、拔甲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现代化的显微手术为0.2~0.4mm小血管的吻合操作提供了便利,断肢再植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泛,更能够确保手指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效果。术后还需根据病情以及手术效果灵活予以抗痉挛、抗凝、抗菌强化治疗。连续3~5d抗生素防控感染;罂粟碱抗痉挛,用药时注意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出现肿块。目前的研究认为,术后抗凝治疗有利于防控术后吻合血栓的出现,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等都是常用药物。容易患者存在血管移植、血栓及血管损伤严重现象,尽可能不予以抗凝治疗。

常规断指再植术成活率不高、预后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就是清创处理不彻底,术前处理与手术操作简单粗暴损伤患指血管及组织,卫生控制不严格,导致术中或术后感染,韧带组织、神经组织修复不完全,血管修复效果不良,即常规的断指再植术综合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就是术者耐心不够、不够专业、不够细致,未能实现患处血管精密吻合以及血管内膜光整、弹性的保证,血管张力未得到控制,诱发血管危象、感染、供血不足等现象,致使成活失败、断指远端坏死及术后功能恢复不良[7]。

综上所述,手指钝性离断伤的患者应尽快急诊,接受显微断指再植术治疗,从清创消毒到固定、修复等操作,都要严格无菌、规范操作,注重精密的细节操作,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尽可能恢复手指功能。

参考文献:

[1] 高翔,夏良政,邓英虎等.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1-112.

[2] 冯科亮,李爱红.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5):100,102.

[3] 范宇哲.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4):186-187.

[4] 张成杰.手指钝性离断伤的临床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143.

[5] 周健辉,李秀文,石惠文等.组合静脉皮瓣在皮肤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3):238-239.

[6] 章伟文,王扬剑,何凌锋等.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的初步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10-112.

[7] 李家立.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1976-1978.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连续两节段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