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2015-10-21 18:06曾静雯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

曾静雯

摘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村落建设受影响、生态机构失衡、传统建筑受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协调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即通过科学统筹、土地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等方式,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规划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1-283-03

新型城镇化是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的,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而新农村建设则是对生产资源的改造与优化、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推动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改善城乡环境,提高民众生产生活水平,促進城乡一体化,这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但面对城乡综合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如何更好地通过新农村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地引导城乡步入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笔者研究的内容。

1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规划建设

1.1新型城镇化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同步发展之路,而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旨在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提升城乡文化、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内涵,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它是以全域理念把城市边缘区、乡村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等视为一个整体,作为城镇化的主要范围,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绿色低碳城镇化建设模式[1] ,真正使城镇或新农村成为具高品质的集聚地。

1.2新农村规划建设

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是改变农村面貌,更主要是包含着对乡村建设的规划建设,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改善,促使新农村在设施、环境、房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创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这有助于改造优化乡村自然景观,正确引导乡村建设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有助于利用景观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以提供就业和增收渠道,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途径;有助于保护村落建筑及历史景观遗产,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促进新农村“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

2新农村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诸多城乡新一轮环境资源的开发改造热潮,正在由城市边缘区向乡村辐射,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不少地方处于盲从状态,用地规模扩张加速,区域空间开发无序,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致大面积农业用土地被侵占,资源环和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2.1城乡发展不协调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贯彻实施,有的地区城市发展迅速,城乡二元化程度加剧,城市与农村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和互补的有效机制,影响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桎梏。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规划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新农村建设。

2.2环境污染较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除了工业发展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简称“三废”污染外,农业耕作中造成的土壤和水体等面源污染严重,如农药残留、水体污染、土壤板结和退化,土壤生态功能和各类植物生长受到影响;且又由于各类生活垃圾和塑料膜袋等难以腐烂溶解,致农田“重金属污染”和“白色污染”严重,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水体景观和田园景观受影响,有的环境污染严重的直逼自然环境容量的底线,困扰着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2.3村落建设受影响

农村乡土文化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替代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拆大建现象严重,有的热衷“拆旧村、建新村”,雷同化地打造所谓现代化“新城”或“新村”,“村落”的消失情况不容忽视。据2012年我国启动传统村落调查结果显示:2000以来,我国自然村落总数减少了90万个。面对每天至少消失一百个村落的现实,保护传统村落是攸关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大事。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皆如此,但不能因此对村落文明财富大破大立。

2.4生态结构不平衡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不少地方缺乏统一规划与合理布局,乱砍乱伐及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开发,致乡村自然、半自然斑块如农田、果园、池塘等在逐渐退化,柏油路、建筑物等取而代之,自然与人工景观间缺乏连续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资源退化、森林覆盖率剧减、土壤贫瘠等系列问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被破坏,自身调控力降低,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2.5传统建筑保护不力

我国很多文化遗产活态地保存在各地村落,但在城镇化中,常将古建筑拆除或建高楼,有的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无视历史传统与文脉,乡土文化破坏严重。据报道,我国在城镇拆迁达到高峰的2003年,共拆迁房屋1.61亿m2,大量历史性建筑受损,其中不乏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文物和古建筑。其实,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或乡村的灵魂,但许多地方用些与乡村历史毫无联系的规划手段搞建设,当一个全新的乡村建起来时,这个乡村年轻得几乎没历史和文化内涵。

3新型城镇化下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协调推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需科学管理,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原则,科学引导乡村和民宅建设,提升自然村落功能,保持乡村风貌和地域文化,保护具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寨;协调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社区,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赋予新农村传统与时代特征。

3.1科学统筹规划

按城乡统筹与共同发展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全域理念把城市边缘区、乡村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等作为一个整体,以“地域相近、习俗相同、产业集聚、便于发展、利于生产”和“规划到位、布局合理、功能丰富、形式多样、景观优美”的原则,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等进行新型社区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社区数量、乡镇体系、产业布局、功能区划和建设用地规模,科学确定建设时序,整体推进以自然村或乡镇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乡村建设[2] 。

3.2土地利用调控

科学分区调控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制定发展规划体系构架,合理开发土地,重点建设闲散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无限蔓延和无序扩张,如确定园林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农业生产等用地布局,保护集中农田用地等,统筹考虑“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休闲区域”等空间;且在一定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如规划“三区”(禁止、限制、适宜等建设区);“四线”(蓝、绿、黄、紫等线),建立土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基础配套设施先行的要求,统筹谋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与农村新型社区的有效对接和共享。统筹安排农村新型社区住宅与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整合政府资源予以重点支持、集中使用,着力完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燃气、污水处理、环卫、园林、通信等建设,推进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功能,促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向新型社区聚集。

3.4完善服务体系

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功能性配套设施,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完善社区公益性服务体系,对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服务流程再造,便于社会互助,安全保障、组织管理、社会救助、信访接待、劳动就业、产权交易等,以构建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

4新型城镇化下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乡村新社区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建乡镇产业园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特色文化,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

4.1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因此,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新格局迫在眉睫,如取缔城乡隔离制度约束,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社保体系、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农业扶持,提高农产品价格,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按统一规划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提速新社区商业发展,建设特色商业街区,以商业养社区,以租赁等方式引导农民与就业转移,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与增收的互促互进、互利共赢,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

4.2创建乡村新型社区

规划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一是集聚整合型社区建设。对距离城区较近,或乡镇驻地和镇边的村庄,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将周边村庄整合为一个社区,统一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拓展重点镇发展空间,实现人口向镇区集中。二是中心村合并型社区建设。对距离城区和镇区较远的自然村,以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或经济强村为依托进行合并,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逐步改造、配套建设。三是园区融合型社区建设。对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民营园区的周边自然村,依托园区产业鼓励大企业与村镇融合发展,通过社区建设为新区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转移就业,走“依托产业建社区,建好社区强经济”之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3构建乡村产业园区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股份经济组织,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等方法,引导构建合理的产业区域,开发都市农业资源,如依托城镇近郊,围绕农业生产,以教育游览、科技示范、生态旅游等主题,创建农业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等园区,发展林果采摘、苗木觀赏、花卉节、农家乐、水产垂钓等生态农业产业经济带;对各类承包的水塘等,鼓励开展畜牧业和养殖业经营;对小规模产业建设予以扶持,如太阳能、小型污水处理、沼气池等实体建设,并围绕主导产业链,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融种植养殖、农业情趣、果林花卉、观光旅游、化娱乐于一体,较好体现生产功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以构建绿色经济、自然和谐、低碳环保体系,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动力。

4.4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规划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把生产力功能或经济实用性与观赏性作为重要内容,以形成集经济、生态、社会和观赏效益于一体的新乡村风貌;如一是利用乡村的山体、水系、田园、林地、植被等自然资源优势,合理安排空间格局,突出山水自然特色,营造绿色景观,建设特色生态村;二是利用田地或林地,选择种植如观赏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或利用庭园种植景树时,选用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的经济林树种;或具药用价值植物,或选择观赏性特色树种为绿化带和行道树,既美化又增收;三是推进“绿色廊道”工程,增强村镇间、水系间、农田与林地间的连通性,如精心规划村镇的田园、森林、河流等大地景观,形成绿色廊道,以水系防护林、污染隔离林、环镇环乡林等为生态屏障,以道路、水系、农田等林带为绿色网络,链接乡镇配套公园、生态果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廊道,是村镇环境体系的脉络,也是乡村景观的视觉走廊,能较好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5保护乡村特色文化

我国很多文化遗产活态地保存在各地乡镇和村落,主要涉及地域文化、传统村落、乡土民居、特色建筑、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以及每条古街古巷、每幢古建筑、每座古桥、每棵古树等,它们是延续村庄历史文脉和塑造文化型村庄的重要资源,需要制订乡规民约,提高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在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人口户籍的城镇化代替不了精神文化的城镇化,需要从农村的实际现状、农民生存危机和心理危机等方面着手,研究对策、科学引导,保护地方戏种和民间艺术等特色传统文化,构建特色乡镇文化社区,组织系列文化活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心,改善农民在城镇化转型中的精神困惑和价值转变,让他们在新文化生态中完成社会转型。

4.6“他山之石”规划理念

德国小城镇建设走新路带来的启示[3]。如今的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小城镇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其小城比特费尔德沃尔芬,特别注重城镇产业培育,以产业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加快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发展平台。经过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换代,特别是环境治理,比沃小城不但是化工重镇,还是休闲养身好去处,如利用曾经褐煤露天矿坑改造的2 600 hm2的湖泊。现代的俄罗斯圣彼得堡作为历史名城,其科学规划对城乡建设和文化传承及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净化了97%的污水,几乎实现了对涅瓦河和芬兰湾的污水零排放。他们在规划中以营造舒适的城乡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为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共公交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城乡规划实现了和谐交融,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收入,重要的是改变了村庄不合理的布局,美化了环境,有效保护了传统乡村环境,他们“以人为本、生态先行、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和模式,值得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文军.以人为本科学谋划 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13-10-16(11).

[2] 唐柳雯,达海军.因地制宜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N].南方日报,2014-08-27(A06).

[3] 佚名.他山之石:德国小城镇建设走新路[EB/OL].[2014-01-17].WWW.m-estudy.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