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学经典阅读课文

2015-10-21 17:51李安全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韩军杨绛文本

【摘 要】 经典课文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学内容上,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解读课文的常道和基本规范。教学方法上,要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用语文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文本的较为深透的阐释,并且从中领悟到阅读的基本方法。语文课要教出新意,必须在认认真真读课文,老老实实备课的基础上来出新和创新。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常道”,也是语文教育的“正道”。

【关 键 词】 老王;经典课文;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 李安全,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重庆外国语学校教科处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31-0012-04

杨绛《老王》这样的经典课文到底该怎样教学,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且以韩军《老王》教学为例,来谈谈基本思路和需要规避的问题。

一、教什么?教给学生阅读与欣赏的方法

不管你是什么个性、什么风格、什么流派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你都必须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也就是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语文”。通俗地说,就是要有“干货”。所以,研究教学首先要敲定的问题还是“教什么”。

曾经以为,怎样读就怎样教。所谓的阅读教学就是将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与过程“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怎样读和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得。于是乎,再进一步,自己的心得越是新颖、自己的阅读思路与过程越是独特,也就越有新意,越有价值。可是,静而思之,这个“自己”是谁呢?是教师。可是教师的阅读心得与过程是专业的吗?是符合常道的吗?值得怀疑。因为我们崇尚创新,因为我们可能不是用专业的眼光来解读课文,于是,新则新矣,却常常可能会因为刻意创新而沦为怪异,甚至诡异,甚至荒谬。

换一个角度说,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他们要学习的,也就是我们首先要教给他们的还是对于一篇课文的解读的常道和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才是尝试非常道,探求别解新解。特别强调,非常道的别解并非不可教给学生,但必须是以按照常道的解读求得正解为前提,否则会让学生不明白语文的基本规律和专门道理。

课堂之中,韩军老师用杨绛的两段话,引出“人有命运吗”这一设问,然后从“身份的运、婚姻的运、工作的运 、住房的运、亲人的运、层次的运、身体的运、寿命的运、族群的运、时代的运”等10个方面对杨绛与老王的“命运”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本文主旨是”“对于人各有运的觉悟(觉察和感悟),对于命运不平的叹惋(感叹和哀婉),幸运者对不幸的愧怍(惭愧和惭怍)”。这应该是作者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解读文本所生发的独特感触,未必是错误的。但是,韩军老师将文中的“幸”解释为“幸运”,不是“幸福”。其实,文中并没有谈到“幸运”的意思,难道“幸运”的人就不“幸福”吗?“幸运”和“幸福”其实也是相互关联的。可见,将“幸”解释为“幸运”不是“幸福”,不但缺乏文本依据,而且有点逻辑含糊。这样的解释未必是《老王》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未必是作者的本意。自然,这样的解读方法也未必是解读的“常道”。

再回到《老王》的教学上来。我们要教给学生的,首先是从文本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出发,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旨以及所运用的技巧,而且,最好的方法还是将二者融合起来。

二、怎么教?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

怎么教?李华平先生提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要使学生有方向地“学”,有条理地“学”,有方法地“学”,有习惯地“学”,有滋味地“学”。这样的“五有”教学观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具体到语文课堂之中,怎样教涉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诸多要素,其中最核心的还是教学的方法与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要顺着学生学习的思路去教。就方法而言,我们都比较反对“一讲到底”,反对“填鸭式”“灌输式”;就教学过程而言,我们现在似乎对先介绍作者再解题再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再分析写作特点再布置作业这一套也很有些反感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怎样读就怎样讲也是完全正确的。关键是这个“读”,一定是蕴含了语文要素,一定是用语文的知识与方法来解读课文,而不是用非语文的比如政治的历史的以及不尊重原文的解读。所以,就一般的阅读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用语文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文本的较为深透的阐释,并且从中领悟到阅读的基本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常道。

韩军老师在课堂上用了很长的一句话来讲述他对课文中的“惭怍”(原文是“愧怍”,不是“惭怍”)一词的解释。

弥留之际,老王给杨绛送鸡蛋、香油,一方面,是来看望杨绛,与他最敬仰的杨绛教授作告别,同时老王也奢望从杨绛这里得到最后一丝的人间温情;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在计划经济年代,老王也靠从农村贩卖鸡蛋、香油、冰块等物资到城里,赚取少许合情合理的利润(当然还包括蹬车赚钱),养活自己,维持生存。因此,老王此时送鸡蛋、香油,并非“免费赠予”,老王此时真的有一点“功利”目的。這种“功利”目的是正当的,合乎情理的,与跟杨绛的情谊并不矛盾。

老王弥留之际来看望杨绛,一方面,是老王知道自己大概不久于人世,于是与杨绛夫妇作最后的诀别——因老王一直敬仰杨绛夫妇,把他们当作知心人或亲人。另一方面,老王大概也在为自己的后事(埋葬)做准备,比如用鸡蛋、香油来换钱,买白布——老王是回民,死时,裹着白布。

可是,老王弥留之际的“病状”,实在太“恐怖”了。杨绛作为胆小的女子,的确被吓着了,只顾了“胆怯”“慌张”,没有顾及其它——比如留老王坐下,问病,关怀,安慰,喝茶,啦呱,嘘寒问暖等等。还要说明一点,杨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像老王敬仰杨绛那样,同等地把老王当作知音、知心人、亲人——这也是可理解的,毕竟,两人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相差过于悬殊,难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共同情感。杨绛只想与老王“平等交易”“不亏欠”(甚至我们合理推测,也许多给老王一点钱)。所以,给老王钱并非“侮辱”。老王来卖出香油、鸡蛋拿钱,不是义务赠送,丝毫也不“低俗”。

这一大段分析,近600字,可以看作是韩军老师对写《老王》的杨绛先生的精神世界的分析。可是,其中一些具体的推测与判断似乎是很缺乏依据的,比如“老王也靠从农村贩卖鸡蛋、香油、冰块等物资到城里,赚取少许合情合理的利润(当然还包括蹬车赚钱),养活自己,维持生存”;“老王此时送鸡蛋、香油,并非‘免费赠予,老王此时真的有一点‘功利目的。这种‘功利目的是正当的,合乎情理的,与跟杨绛的情谊并不矛盾”(后面学生作文中写到“明知道你送鸡蛋香油只是为了顺便和我唠嗑,求我安慰,仅此而已”,这样的解释似乎比韩老师更恰切一些);“杨绛作为胆小的女子,的确被吓着了”;“杨绛只想与老王‘平等交易‘不亏欠(甚至我们合理推测,也许多给老王一点钱)”,等等。最要命的是,韩军老师这样总结:

当杨绛听说老王“早埋了”,不能不感到震惊,震惊于老王“命运”的悲惨、残缺、不平、无常,更惭愧招待弥留之际的老王不周,惭愧对待老王有精神上的亏欠。就是“惭怍”。

这样的阐释似乎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杨绛“愧怍”的深沉的含义。有经验的读者一定会从杨绛的“愧怍”联想到《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贯通起来理解,就是“俯仰一世”对得住天地良心,对得住自己周边的人,对得住所有的生灵。原来,杨绛的“愧怍”里是隐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的。从表面看,这“愧怍”里包含的是一个正道直行的知识分子的自责,但隐藏着的却是作者对正义与良知的秉持,包含着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对天地良心的坚守,包含着一个纯净的灵魂对于正义与善性的呼唤。

《易·谦》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读《老王》,我们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杨绛先生就是一个真正的“卑以自牧”的“谦谦君子”。一个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深陷困境,可是,她并不只是为自己的不幸而落落寡欢,并不只是为自己的不公正的待遇而牢骚太盛,并不只是为自己身处困境而绝望……她良知觉醒,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愧怍”是对不住天地良心,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是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和机会,感到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与叹惋,还有内疚,还有沉郁,还有愤慨……如果扩大一点,这似乎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精神上是完全等同的。这才显出作者杨绛作为一个谦谦君子在精神上的伟大与崇高。读出了这些意蕴,才真正读懂了作者的心思。

或许,这样的解读才是真正触及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灵魂的。要真的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也就要让学生这样地“贴着文本”解读,让学生在这样的丝丝缕缕的分析中去理解文本,与作者的灵魂沟通。

三、公开课如何上?读出新意才能教出新意

在民间,常常会把公开课分为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合格课等诸多层次。合格课就是上得中规中矩、教学生学语文的家常课。观摩课比合格课高一个层次,可以观看,有优点可以借鉴,也可能存在不足。研究课则是要体现一种观念、一种主张、一种思想,是为了供大家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让大家自由评说,并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碰撞中相互启发,以此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示范课应该是最高层次的了,虽不说是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至少也是经得起理论来检验的,这样的课可以让听课的老师看到“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看到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可以在某些方面“学以致用”。

或许,韩军老师在上《背影》《老王》《雷雨》等公开课时,恰是為了“独领风骚”,引领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而刻意创新,力求教出新意。“一般来说,《背影》的中心该是父子间的亲情,而韩军老师不落俗套,讲成是生命的感悟。生命是短暂的,是忧伤的。”这样的赞许正是对韩军老师的肯定。殊不知,又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主观上刻意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而让不少的教师与专家在惊叹之余,静默沉思,感觉到这样的课堂与语文教育的“常道”相悖,甚至相悖甚远。

有老师听课韩军老师的《背影》 《老王》等课后发出感叹,“不知道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了”。这里的困惑也说明韩军老师的这些公开课可供研究,值得评说,具有研究课的性质。从理论上讲,韩军老师的课大致与他倡行的新语文在精神上是一致的,更加注重人文性与创造性和教师的自由发挥与个性展现。但是,要回扣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语言、文学、文化等重要的语文要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这样的课似乎的确是显得有些脱离语文教学的实际,甚至与语文基本素养的培育有些不太扣合。所以,让不少的一线语文教师感到困惑,受到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育学者与专家的批评。

韩军老师的公开课《老王》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是:将自己读课文所生发的“人有命运”的独特理解灌给学生;然后训练,让学生以作者杨绛的身份给天堂里的老王写信;然后让学生以现任北京市长的身份给天堂里的老王通电话;然后给老王补开追悼会……这就是这篇课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从教学策略上看,至少这里不是首先直接地面对文本,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用文本来解释杨绛的两段话和韩军老师提出的“人有命运”这一论断。这可以算是讲解经典的一种方法,但肯定不是解读经典的好方法。就算这样的解读是好的,从教学策略上来说,比较恰当的做法还是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如果学生有了“人有命运”的理解,再引入杨绛的两句话,帮助学生更为深透、准确地理解这一论断。

还有课堂中有三个教学环节,一是“请以杨绛的名义给老王写一封信。题目可以是‘遥寄天堂——一封愧怍的信”;二是“你们就是北京市年轻的新市长,请给老王打一个电话,表达对老王的愧怍。题目可以是‘遥问天堂——新市长的一个愧怍的电话”;三是给老王补开追悼会,引出一段“叹老王,好苦命”的唱词来总结课文——这样的设计,形式似乎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独具一格的。可是,似乎并不是老老实实地教语文的做派,有耍花招、玩花样的嫌疑,而且一节课,这样的自由表达的环节太多,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咬文嚼字、诵读品味了。这样的创新活动,应该更精炼、更精致一些才好。

要教好并教出新意,也必须在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两方面下狠功夫,甚至是下死功夫。读懂是教好的前提,读出新意是教出新意的前提。这就是说,教出新意绝对不是玩花招,而是要在认认真真读课文、老老实实备课的基础上来出新和创新。或许,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常道”,也是语文教育的“正道”。

总之,经典课文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学会阅读与欣赏的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真正地把经典读懂读通读破,从经典之中汲取语文以及文化的精髓,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这里顺便要说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课文不过是例子”的名言。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课文其实就是语言材料,就是语言学习和训练的例子。但是,从文学欣赏和文化研讨的角度说,经典课文本身其实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经典的阅读、理解、研究与借鉴本身就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高中或大学毕业,不知道《蜀道难》《石壕吏》《琵琶行》《阿Q正传》《论语》《孟子》《庄子》等文学文化经典,那肯定是极不正常的。所以,经典课文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习阅读欣赏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真正地读懂课文,或者说二者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华平.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69-74

[2] 韩军,车凤鸽,李军艳.《老王》课堂实录与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B):34—36.

[3] 李安全.怎样读经典[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210

[4] 李华平.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J].新课程研究,2015(9)

(编辑:杨 民)

猜你喜欢
韩军杨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离婚算算家务账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