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18:50唐波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肱骨踝关节骨折

唐波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抽取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为(1.6±0.2)分;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为(3.5±0.3)分,并且随访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再给予中医骨折3期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提高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中医骨折、3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上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手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肱骨上端的解剖部位比较薄弱,固定难度较大,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太理想,尤其是3、4部分骨折,并且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愈合,所以治疗效果较差[1]。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抽取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18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53.7±3.8)岁,其中12例为右侧,18例为左侧;致伤原因:5例为交通意外伤,22例为摔伤,13例为打击伤。对照组中16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为(52.6±4.1)岁,其中14例为右侧,16例为左侧;致伤原因:6例为交通意外伤,25例为摔伤,9例为打击伤。两组患者在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骨折3期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早期。基本药方为:三七粉1.5g、桑枝12g、桃仁10g、生黄芪30g、川穹15g、红花5g、当归15g、地龙15g、赤芍15g;②中期。基本药方为:土鳖虫10g、归尾15g、乳香3g、黄芪15g、丹参10g、没药3g、骨碎补15g、煅自然铜15g、苏木10g、泽兰10g、续断10g、延胡索10g、桃仁6g、桑枝15g;③后期。基本药方为:续断12g、当归12g、骨碎补12g、白芍12g、天花粉12g、威灵仙12g、黄芪15g、木瓜12g、土鳖虫10g、自然铜10g、熟悉黄15g。温水煎药,取汁400~500ml,200~250ml/次,2次/d,1剂/d。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密切关注。(1)疼痛评估:将数字分级法评估疼痛(NRS)作為基本依据,按照1~10分进行分级,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剧痛为10分;(2)肿胀:严格按照肢体肿胀程度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其中Ⅰ级为优(正常或者轻度肿胀);Ⅱ级为良(尚有皮纹,轻微肿胀);Ⅲ级为可(没有皮纹,明显肿胀);Ⅳ级为差(肿胀严重,皮纹存在水疱);(3)肩关节功能。运用Neer踝关节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其中>89分为优,>80分为良,>70分为可,<70分为差[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为(1.6±0.2)分;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为(3.5±0.3)分,并且随访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观察组2例血肿,1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而对照组5例血肿,4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在肱骨骨折中,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50%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肱骨近端骨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由意外损伤或骨质疏松降低骨强度所致。肱骨近端由大小结节、外科颈、解剖颈以及肱骨头构成,踝关节作为一个多关节复合体,结构灵活,范围大,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但是稳定性较差,术后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踝关节功能,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3]。中医学上认为,骨折愈合是瘀去、新生以及骨合的一个过程,导致肱骨近端骨折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外力伤害外,年龄、体质以及局部解剖结构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4]。中医上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通常坚持内外兼治的基本原则,骨折早期,即出现创伤后1~2周,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处于筋骨修复阶段,此期以退肿消瘀、促进气血循环为主要目的,给予还五汤治疗,可以充分发挥止痛消肿、化瘀活血之功效;中期,即术后3~4周,患肢可以进行被动训练,给予续断汤治疗,可以充分发挥接骨止痛、祛瘀活血之功效;后期,即术后5~6周,患肢可以进行主动训练,给予肢伤3方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培元固本、和营接骨之功效[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止痛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临床上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再给予中医骨折3期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提高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涛.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19-45.

[2]孙洪林.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28(7):135-136.

[3]高建萍.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13):9.

[4]刘颖,张义万,曾金国,程煜,梁毅. 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1(7):49-50.

[5]贾潇.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60例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19-37.

猜你喜欢
肱骨踝关节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