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泡沫敷料的效果观察和护理体会

2015-10-21 18:50张芳芳成晓蓉杨海燕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换药体会

张芳芳 成晓蓉 杨海燕

摘要:目的:探讨EICU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无黏胶泡沫敷料效果观察和护理体会。 方法:将近年来的EICU气管切开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无黏胶泡沫敷料和普通纱布敷料行切口换药,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和体会。 结果:两组在操作时间、换药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换药总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P<0.05,差距显著,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E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手术切口采用无黏胶泡沫敷料换药,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换药操作时间和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疾病恢复,延长气管导管使用效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和谐,是

一种比较理想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EICU;气管切开;泡沫敷料;换药;效果;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置金属气管套管,解除和抢救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EICU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但是气管切开术后的切口感染和溃疡发生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甚至会下延导致肺部感染。普通纱布敷料只能吸收少量的液体,切口处红肿及渗液等并发症较多,常需要频繁及时换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EICU护士的工作量。近年来我们对EICU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无黏胶泡沫敷料进行切口换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资料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院EICU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共120例;排除心肺功能严重衰竭,严重呼吸道和全身感染等病例;急性脑血管意外42例,急性呼衰23例,急性中毒25例,重度颅脑损伤19例,运动神经元疾病4例,重症肌无力3例,其他4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单双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①观察组:严格遵照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先清除呼吸道及气管套管内的 分泌物,按次序分别用复方碘伏和0.9%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切口周围皮肤,范围以切口为中心,向外>3cm,清理切口处的分泌物和粘连的痂,再用0.9%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待局部干后将泡沫敷料按需剪成“E”型,置于气管套管下方,覆盖切口;原则上24h更换1次,如果切口敷料被血液、渗液、痰液等浸湿2/3或敷料膨胀时,应及时更换【1】。②常规组:采用普通纱布敷料换药的方法,一般每天2~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换药的操作时间,换药间隔时间,切口周围皮肤发生红肿、皮疹、糜烂、渗液甚至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气管套管的置管时间,换药治疗的总费用等;发放病员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处理 文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χ2进行比较,代入SPSS15.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出现数例口周围皮肤发生红肿、皮疹、糜烂、渗液等并发症,无严重下行性呼吸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将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在操作时间、换药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换药总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P<0.05,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3.1 纱布敷料换药 传统的切口换药是采用数层普通纱布敷料覆盖切口,基于切口干性愈合的原理,需要保持切口干燥,一旦敷料浸湿应及时频繁换药。缺点是普通纱布敷料吸收渗液有限,气管导管内喷出的痰液和渗液等分泌物常会污染敷料,使切口浸湿在污染物中,易致细菌生长,易发生切口感染甚至肺部感染。普通纱布敷料常紧紧地粘连在切口表面,无法保持切口的温湿度,使切口表面细胞脱水,影响局部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2】。有时敷料的纱丝脱落至切口内,易造成异物反应,延长愈合时间。当切口肉芽组织嵌入纱布敷料的网眼中时,每次换药均需揭开和撕除,易致创面肉芽组织损伤,增加患者的疼痛;而且普通纱布敷料易移位和脱落,换药的频率较高,间隔时间短,既加重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2 泡沫敷料换药 传泡沫敷料是由聚氨基甲酸和聚氧乙酸二醇等基质制成的一种多孔泡沫状敷料,其外层为疏水性材料,内层为亲水性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收渗液的功能,有研究称其吸收能力可达到自身重量的10倍。泡沫敷料产生的湿性愈合代替了传统的普通纱布敷料的干性愈合,使切口创面处于湿润和相对无氧的环境中,能促进创口内各类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有利于组织再生和创面的修复,湿性愈合比干性愈合的速度快2倍以上。泡沫敷料本身自带黏胶,吸收渗液后向伤口侧膨胀,与伤口能紧密粘合,保持切口内相对干燥,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效降低了切口周围皮肤红肿、皮疹和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显著减少换药次数和置管时间;其密封效果还利于患者拔管后的早期发声【3】。泡沫敷料柔软有弹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无刺激性,患者感到明显的舒适感;换药时揭开较容易,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3.3 换药护理体会 在换药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操作者需要戴无菌手套和使用消毒的换药包。按次序先后使用复方碘伏和0.9%的生理盐水棉球以切口为中心,擦拭切口周围皮肤2遍,消毒半径>3cm;按需清理切口处的痰液、渗血渗液等分泌物和粘结成的痂,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干净,待局部皮肤干燥后方可贴上敷料。用无菌剪刀将泡沫敷料从中间剪开一个切口,一般作“E”字型剪开至敷料的1/2处,将剪开口置于气管套管周围,并抚平敷料使其紧密贴紧皮肤【4】。一般每天换药1次,如果敷料被血液、渗液、痰液等分泌物浸湿2/3或或者接近敷料边缘2cm,或者敷料明显膨胀等情况时,应及时换药;当发现切口周围皮肤红肿、皮疹、渗液等感染时,应适当增加换药的频率。

綜上所述,对EICU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无黏胶泡沫敷料换药,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换药操作时间和换药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疾病恢复,延长气管导管使用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和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护理开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李冬眉,徐迈.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2(10):1055-1056.

[2]胡良妃,等.泡沫敷料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8(中旬):46-47.

[3]郭玉妍,等.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25-26.

[4]王爱凤,等.无粘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床护理杂志,2011,34(17):4119-4120.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换药体会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外科『换药』学问大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