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2015-10-21 18:20高小龙杨建昌122
当代经济 2015年27期
关键词:效应金融机构效率

高小龙 杨建昌 122

【摘要】 以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最为明显,中部跟西部影响系数相对偏小,这也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一、引言

现有关于金融集聚研究视角大都集中在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金融集聚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但鲜有研究者对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我们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把金融市场和产业集聚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将中国划分为中、东、西部三大区域后,对这三大不同经济区分别进行了回归,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区差异性。

二、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机制分析

1、产业集聚效应

从供需方面来看,金融产业集聚会改变本地区内资本供给与需求状态,打破原有资本供求平衡,改变地区融资价格,降低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成本。金融产业集聚会使某一固定区域内聚集大量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类型的金融机构,给当地带来大量的资本供给。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在资本需求基本不变情况下,资本供给大量增加会使资本价格——利率不断降低,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

从资金配置效率来看,金融市场可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改善信息不对称过程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将资本集中到大型企业的新产品与新技术中从而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机构都希望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期望回报率最高的项目中去,往往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项目的回报率的高低,故金融机构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因此间接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完善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集聚比较发达地区,金融集聚能有效地降低金融成本,进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另外,金融产业集聚会促生大量金融中介机构,进而促使金融资本从创新效率低的企业或产业流向创新效率高的企业或者产业,促进整体技术创新。

我们提出假设1:金融集聚能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技术创新。

2、服务创新效应

技术创新资金作为一种风险投资,需要良好的金融制度保障。金融机构集聚有利于改善风险投资环境,促进政府对风险资本推出机制建设(程昆,2006)。现阶段,我国金融产业法制不很健全,金融机构鱼龙混杂,威胁金融产业稳定性。因此,金融产业集聚会促使政府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既保证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又能通过新的金融机制更有效的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服务,保证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

我们提出假设2:金融集聚能通过服务创新效应促进技术创新。

3、信息扩散效应

金融集聚信息扩散效应是指信息在金融集聚区域内借助于良好的通信设施,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趋于透明与充分的状况,即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过程。金融集聚有助于获得“信息外部性”,即金融机构集聚促使区域内金融信息量更透明充分,降低了信息搜索和使用成本、促进了金融竞争和创新,进而提升了金融结构和功能。

在项目甄别方面,金融集聚促进了资本供需者之间交流,增强金融机构信息认知能力,缩小彼此之间技术差距,既促使金融市场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效资金支持,又通过信息处理和项目甄别功能提高了创新效率。金融机构提升项目甄别能力后会对不同融资项目情况筛选,更青睐于边际产出较高项目,进而更有效促进技术创新。

在减少风险方面,金融集聚对于技术创新主要作用在于对不同风险的有效预防与统筹。金融集聚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经营风险。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容易获得所需融资企业信息时,便能更容易控制投资风险,将更多资金投入资信良好地企业中去。实证研究证明,信息外部性能够使得区域内企业加强联系,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

我们提出假设3:金融集聚能通过信息扩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

4、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一方面,金融市场集聚必然伴随着金融人才集聚,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技术管理,促进金融机构对信息收集、风险控制、收益分析和项目管理的把控,促使金融机构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技术水平比较高或者边际产出比较高的项目,这些都间接的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金融集聚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和更好的企业管理,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专业性的人才。金融市场通过对教育和培训等金融支持提高了区域内部人才积累,这是金融一体化对人力资本积累最显著影响,同时也相应促进了本地区内生产效率提升。

三、模型设定

国际上对技术创新研究惯用方法是构建包含技术创新在内的生产函数,通过研究各个变量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来确定影响程度大小。基于此,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初步变形如下:

模型(1)中,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tii,t表示i地区在时间t的创新产出。各地区的创新投入包括研发资本投入ki,t和研发人员投入Idi,t,由于我们选取的是全国25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鉴于数据上的可得性,在衡量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指标时,采用投入法,即以各地区研发资本的投入Ki,t衡量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tii,t。由于研究的是金融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因此把金融集聚fci,t這一变量加入模型中作为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因此,模型(1)变形如下:

在此,产业集聚效应和服务创新效应主要跟居民储蓄率和贷款率有关,信息扩散效应和信息化水平有关,人力资本效应与金融从业人员数量有关。为了体现金融集聚的几个效应,我们将金融集聚和金融发展效率做交互(lnfci, lnfei,t)来衡量金融集聚的产业集聚和服务创新效应,将金融集聚与信息化水平做交互(lnfci, lntIi,t)来衡量金融集聚的信息扩散效应,将金融集聚与研发人员做交互(lnfci, lnIdi,t)来衡量金融集聚的人力资本效应。将这些交互项分别引入模型中,模型(2)变为如下形式:

(5)

将其他影响各地区技术创新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撰t分别加入模型后,模型变为如下形式:

最后将各个效应加入模型(6)中,最终变为如下形式:

分别代表研发人员、金融集聚以及三个效应机制对各个地区技术创新的弹性, Xt是影响各地区技术创新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FDI、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发展效率、纳税贡献度、信息化水平和城市道路面积,分别用fdi,t,fii,t,fei,t,txi,t,tIi,t,rdi,t来表示。A是常数项,?孜i,t为随机干扰项。

在控制变量选择方面,选取FDI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政府投资、金融效率、企业规模等对技术创新也有重要作用,同样选取为控制变量。同时,考虑到某些解释变量对技术创新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我们还将引入滞后期来研究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时滞情况。

四、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为对比分析我国各城市金融集聚的差异性,列举一下2012年度金融集聚排名的前20名与后20名的城市:前20的城市(深圳、北京、宁波、周口、三明、梅州、三门峡、上海、台州、龙岩、承德、怀化、长治、杭州、晋中、沧州、衡阳、嘉兴、济南、丽水);后20的城市(绥化、宿州、六盘水、钦州、南昌、重庆、眉山、昆明、天水、贵港、抚州、遂宁、巴中、六安、汕尾、保山、广安、莱芜、枣庄、鄂州)

2013年金融集聚排名前20名城市中,东部城市有12个,中部城市有8个,西部城市为零;金融集聚排名后20名城市中,东部城市仅有3个,中部城市有6个,西部城市有11个。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东部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在金融集聚方面比中西部内陆地区更加明显,中部比西部也存在优势,这表明我国金融集聚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

为对比分析我国各城市技术创新差异性,列举下2012年度技术创新排名的前20名与后20名的城市:前20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芜湖、大连、苏州、东莞、无锡、天津、宁波、铜陵、珠海、合肥、杭州、广州、厦门、中山、常州、镇江、南京);后20的城市(绥化、保山、曲靖、安康、渭南、巴中、通辽、汉中、雅安、昆明、信阳、宿州、贵港、上饶、广安、达州、宜春、忻州、遂宁、吉安)

2013年技术创新水平排名前20名城市中,东部城市有15个,中部城市有5个,西部城市仍为零;而技术创新排名后20名城市中,西部城市有13个,中部城市有7个,东部城市为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东部城市凭借着区位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西部内陆地区更加明显。而西部城市由于地理和经济等的原因,在技术创新方面与中东部城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

五、結论

在科研人员方面,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金融体系等方面更加发达,极大的吸引了科研人才,因此东部地区科研人才对技术创新影响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

通过对其他影响技术创新因素比较,东部地区在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影响方面更为明显,这表明东部地区发达的金融系统、良好的金融效率大大促进了地区技术创新;但固定资产投资与FDI对技术创新影响与另外两个地区相比并不明显,这表明东部在固定资产投资与FDI已经比较成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已经不大显著。中部地区在人均道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明显,但在信息化水平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中部地区在这两个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空间。西部地区在纳税贡献度方面对技术创新影响更加明显,表明当前西部地区金融整体相对落后,需要依靠大型公司来促进地区的技术创新的现实。但是信息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西部地区在这两个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程昆、刘仁和:股权溢价之谜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6(2).

(责任编辑:赵小茜)

猜你喜欢
效应金融机构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画与理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跟踪导练(一)2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