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高效课堂应为学生而设计

2015-10-21 19:55文相淑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文相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尝试新课程教学,至今已有六年。作为课改前线的一名教师,深切地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高效课堂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的道理。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计;新课程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用“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弄清新课的重、难点所在,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会感到一片茫然,预习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教师根据新课的内容精心设计“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有目的地预习,预习中把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做个记号在课堂上提出并探究。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更新教学观念,把舞台让给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老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为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高质疑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使学生想要表现,想提“问题”。如何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表现和发展呢?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有一个畅所欲言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欣赏的角度去帮助或指导学生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

2.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合作之前,教师先找准合作点,提出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小班化合作人数以3人为宜,合作小组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协调统一,贡献各自的智慧,达成统一的目标。

3.坚持让学生进行定期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只会学,不及时整理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就很容易遗忘,所以必须把重点知识总结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做到复习时有备而看,考试时心态稳定,不容易产生焦急心理,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我在平时教学中很重视这方面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每周做一次总结,并随时检查落实情况及时给予评价,督促他们的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

1.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教的班级每周有一堂学生自己组织的生活化学课。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实践等形式找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数据等,每到上这堂课的时候学生热情非常高,都能踴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对生活中既安全又可操作的趣味性强的部分变为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展开。

2.用幽默点缀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学生都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轻松,产生兴奋,促进学习。课堂40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要求学生时时专心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善于发现教室内的各种表象,善于捕捉各种契机,然后及时地进行幽默处理,以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适时地发挥恰当的幽默,既能感染和吸引学生,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进行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我尽量找机会多鼓励学生,讲究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

总之,小班化高效课堂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散思维空间,努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习的思维因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其思考,促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罗晴,张仲豪.对我国小班化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