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生态廊道布局规划与城市发展

2015-10-21 19:38袁新新余小海
房地产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

袁新新 余小海

【摘要】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加快,人们对城市景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河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生态发展的载体,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防洪、交通、旅游产业等六方面阐述了河流生态廊道的布局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廊道 布局规划 城市发展

0前言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河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所承担责任并饱含韵意:河流是人与自然共生、对话的纽带;河流是城市空间发展的绿色脊梁和功能轴线。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民生情怀的字眼逐渐映入人的眼帘,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站在一个孤立的角度去单纯的制定城市发展计划,要充分利用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及城市景观意义,构建滨水城市,彰显城市魅力。

結合城市发展,以河道流域整治综合工程为基础,以河流沿岸生态景观区打造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河道。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相互关系,建立不同机能使用和多元生活方式的共融平台,进而迸发出现代大都市生活的时尚魅力和激情创意。

2 目标及实施途径

2.1多渠道增加水源,保证水体水质

水量和水质是河流治理的重点,也是河流生态廊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河流生态廊道布局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增加水源及保证水质的途径。例如,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沿岸污水截留工程、雨水净化补给、山体水源引流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增加流量,保证河流的水源可持续,并进一步提升水质。

2.2调整两岸产业布局,促进地区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可使城市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借助流域生态廊道布局规划的契机,通过统筹研究区域的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两岸产业类型,从根本上改变两岸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改变城市面貌;促进两岸由加工制造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并鼓励区域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商贸交流等产业的发展。

2.3统筹布局,提升两岸土地资源价值

在河流生态廊道布局规划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方式重新梳理两岸用地的功能定位、开发容量,实现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将滨水地区的土地价值有序提升至与城市稀缺资源相匹配的高度。

2.4提升两岸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两岸交通联系

通过综合交通研究,加强两岸交通联系,促进两岸城市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的联系和互动;提升慢行交通服务质量,将滨水景观资源与城市腹地之间通过步行友好的城市设施联系起来,最大化发掘滨水地区的价值与影响力。

2.5使河流成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达到相应的高度的需求。将河流发展为城市中心的旅游文化聚集地,城市将更加人性化,将人们从快速的工作节奏中解脱出来。

同时,通过重点地区高品质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建立山形、水势、城脉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提升两岸的城市形象,并通过步行路径、空中廊桥等方式有机联系两岸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河流成为城市城区魅力的集中展现地区。

2.6综合提升河流的防洪排涝功能,保障城市安全

河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防洪排涝,近些年,城市暴雨强度越来越大,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对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防洪排涝专项研究与规划,在生态廊道规划布局的同时,加强城市地区的暴雨防洪能力,综合整治两岸雨水管网,沿河规划系列生态湿地,兼作滞洪区,提升河流在滞洪排涝方面的城市安全功能。

3 结论

河流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文中提出从六个方面出发,利用河流生态廊道布局规划的契机发展城市本体,使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闫水玉,赵柯,刑忠 《都市地区生态廊道规划方法探索——以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规划为例》规划设计 2010年第6期 第26卷

【2】 钟卫华 何苏明 历华笑 王焱 《城市生态廊道的保护与利用——以台州市“心海绿廊”规划研究为例》城市生态规划2010年第34卷 增刊

【3】 张定青 党纤纤 张崇 《基于水系生态廊道构建的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以西安都市圈为例》规划研究2013年第37卷 第4期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
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唐山经济的影响
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浅谈轨道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之路
博物馆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