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的课堂导入

2015-10-21 19:24刘中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圆形长度情境

刘中

引入生活化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使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选择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生活应用能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新课,有助于思维的创造和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

1.了解学生数学能力 教师在使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认识能力,能够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设置合适的数学情境进行教学。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地位不可忽略,教师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水平,选择可以接受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熟悉的情境。农村的孩子就要选择更加贴近农村生活的素材,城市的孩子就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的情况。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要突出教学特点,让学生引起情感共鸣,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设置健康生活情境 使用生活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要注重选择健康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选择的情境尽量使用善意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策略

1.课前做好预习任务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很重要。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知道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减轻很多的压力。在进行预习时,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鼓励同学们进行预习。教师引导同学们预习选择的情境应该是有启发性的,让学生能够自己动脑思考的,有助于课堂新课引进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很有好处。例如在进行圆形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这样进行生活情境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汽车的轮胎是圆形的呢?为什么很多的瓶盖也是设计成圆形呢?我们的帽子大多也是圆形的,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就会进行圆形的思考,这样就能够打开学习的思路。教师还可以拿一个车子的模型,给同学们进行展示,然后将圆形的轮胎换下来,换上方形的轮胎,再进行展示,这样同学们就能够将圆形和方形进行对比,思考圆形的特点。

2.实践方法进行导入 实践是提高课堂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课的时候,可以使用实践导入。实践导入课堂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尤其是要注重时间上的控制,能够在5分钟的时间左右完成实践活动,做好新课的引导。在进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进行实践的时候很可能会发散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充分的准备,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的目的,让他们能够保证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最好是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些数学新课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平行和垂直教學时,教师让同学们准备两根小木棍,将小木棍作为两条直线,将两个小木棍向下抛,观察小木棍的位置关系。同学们纷纷抛小木棍,就会发现大多时候都是保持着平行的关系。然后教师就引导着同学们观察教室黑板的上边和下边,再次加深平行的感受。这样教师在进行平行教学的时候,就会迅速进入状态。

3.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若是直接讲解新的知识,同学们就很难转变思维,造成新知识接触困惑。教师可以使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的导入,让同学们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情境就是将数学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桥梁。例如在进行时间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感到很头疼,不知道时间应该怎么样表示,不知道时间怎么样计算,总是难以转换时间的应用。教师就可以设置生活情境,“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们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睡觉?你们能不能在这个表上给老师展示出来具体的时间?”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起床的时候看见的钟表,并试着动手做一下。教师继续进行时间的引入,“现在我们知道了时间表述的含义,我们怎么样确定时间到底是多久呢?下面,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中跳绳,用跳绳的个数来表示一分钟的长度。”同学们在跳绳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分钟到底有多久。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你们感受一下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的具体长度。”

4.课后巩固知识提高 课后的巩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巩固的时候可以选择生活情境的营造,让同学们对新课的内容有很好的掌握。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回家以后丈量一下自己家沙发的长度、桌子的长度、房间的长度,从而对长度单位有很好的了解。

教师在进行数学新课导入的时候,要善于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使用熟悉的生活情境,给同学们创设多种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新课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生贵.《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下旬,2014(5):52-53.

[2]王瑛.《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4(6):85-86.

[3]张雪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5):16-18.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天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圆形长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爱的长度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特殊长度的测量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长度单位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