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三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2015-10-21 19:55吴静波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学生物学创造性

吴静波

生物学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自然学科,随着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到底应该让中学生学会哪些生物学知识?我认为生物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会学习,训练他们的实际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有能力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创造性探究获取更多的、更新的知识。

“三学”模式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越来越多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中安排多种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实践、讨论、思考,去实际操作,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愿与同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商榷。

一、“做学”活动

教育家陶行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创造性能力并非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而是学生自主地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慢慢培养形成的。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变为主体,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例如,讲授“渗透作用”一节,在讲授渗透作用原理时,可先让学生做“将装有等量等浓度蔗糖溶液的两个漏斗用半透膜封住漏斗口,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的烧杯中”的对比实验,让学生自主观察现象、设疑、集体讨论、分析原因,从中找出答案。在教学活动中经历自己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过程,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学会“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进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造性学习。

二、“探学”活动

“探学”即在探索研究中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给学生提出要解决的课题,根据课题提供所需的材料,让学生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下去观察、实验、思考、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独立地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高中生不仅好奇,还很好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对生物有一些感性认识。教师应该创设探究的环境,营造探究的氛围,督促探究的实施,掌控探究的难度,评价探究的成效。在实施探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教师由场上的“导演”转变为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传授减少了甚至  放弃掉。

1.开设探索性的实验

多途径开设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独立大胆操作。如多风味腐乳的制作中,让学生用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配方制作各式口味的小食品;在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的教学中,增加一个条件对照实验,即让学生进行高温条件下的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学生的反映非常好。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和实践创新的技能。

2.设计创新性实验

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设计新的实验。学生学习了“实验设计四原则”后,在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推断绿叶在有氧或无氧黑暗条件下的干重变化;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其神经中枢是脊髓等。培养学生爱探索、爱动手、爱创造能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发挥。

3.设计兴趣课题

教师有意設计一些有趣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实践、查书、上网等手段找到答案,如制作HIV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的宣传板报、葡萄酒和腐乳制作、学校周边草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红绿色盲病遗传调查标本的制作等。

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结论本身,还能领悟和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能力。

三、“议学”活动

“议学”就是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正所谓“独学而无朋,则孤陋寡闻”。交流不仅能够传递必要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课堂中的交流研讨还能使学生投入个体的思想情感,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学会合作,体会到成就感。生物学课开展“议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讨论学习。在合作讨论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合作组中的所有成员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例如,教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节,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中连续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几种细胞呼吸方式?各种呼吸方式的底物和产物是什么,产物怎么检测?怎么创设各种方式的环境,观测指标是什么?……讨论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讲述本组的结论,然后由教师对每组进行评价并综合各组的分析结果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指出各组分析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知其理同。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小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议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发掘学生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是新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物学科作为综合科目必考学科,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生物学技能及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这就要求生物教学中要大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多边活动的立体教学。做学—探学—议学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有利机会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编辑 李 姣

猜你喜欢
三学生物学创造性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