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策

2015-10-21 19:58马磊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消费观影响

马磊

【摘 要】 受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观、消费内容和方式方面呈现出一些不良倾向,应对策略是引导亚文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教育;家庭应促进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观。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消费观;影响;对策

随着时代变迁多元文化悄然而至,其中最为活跃的青年亚文化默默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观上呈现出各种不良现象,如盲目高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超前消费等误区。健康的消费观是良好的生活方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因此,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消费风尚的形成,以及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分析

亚文化的概念表述比较多,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达,可以概括为青年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一种文化,而主流文化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表达,我们可以把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在面临他们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解决方式,表现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以主流文化以外的所有文化风格表现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中外文化的相互碰撞中,新的亚文化形式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并被大学生接受和模仿,由精神到生活带来的影响不断扩大,就大学生消费观受到的影响而言,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

1、青年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身边事物的总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总的价值目标,是价值的取向和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一种尺度和准则。大众传播能使文化呈几何倍数增加,并且赋予了大众的话语权,青年亚文化凭借大众传播发力,必然带来巨大的影响,如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形式不同的“炫富”现象,如郭美美、兰董等,她们所发的炫富微博,引人关注,起初竟然还受到不少人追捧。就这个现象的本质来讲,是物质主义或金钱至上的一种表现。在某些网络推手的操作下,“炫富”打造出一些网络红人,富有变成“高大上”的象征,网络作为亚文化的载体,某些不良的亞文化一点点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评价取向移位,从而间接影响了消费观,使他们在与同龄人交往中,为了受到同学关注,突出自我,不顾经济条件而购买与自身购买能力不相符的物品。正如弗罗姆说:人们由于技术、利润和市场的支配,逐渐失去了其主动创造性以及自由,他们的唯一目标只是贪婪地占有和能够使用新物品。然而,这种消费的渴望是无止境的,己丧失了和人真正需要的联系,它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需要,即虚假的需要。这种需要永远无法获得,只会满足导致精神麻木,最终导致自我毁灭。[1]

受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观念由传统的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青年亚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重要性,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受此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消费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主体原因,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一种回应,当下一些不良青年亚文化金钱至上的观念风行,这种比较差异导致的心理落差,往往会加剧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为了缩小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往往企图通过消费来寻求自我,实现其“个性”和“瞩目”。尽管这是一种扭曲的“自我”,却令众多大学生执着地追求着。这对那些正在寻找自己身份和形象、注重自我和自我肯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令其不知不觉地卷进消费浪潮中。人的消费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行动,而是表现为某种需要的行为冲动,而这种行为冲动总是在不同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和变化。[2]大学生消费观由过去的节俭和计划,变得自由和自我,转变为利己消费观和无牵无挂消费观。消费已经不为实用,而作为一种符号,更加崇尚象征、体验和快乐。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超前消费、炫耀消费等消费问题就深受其影响。

2、青年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内容和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这也为亚文化提供了有机平台,使其得到促进和繁荣,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这使他们在网络中吸收到海量的亚文化信息,亚文化群体文化认同的表现之一就是风格化,被商家加以利用后,混杂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文化被扩散,催生了各种昙花一现、不断更替的风尚与潮流,从而也更新了他们的消费内容和方式。当今大学生消费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消费内容,除了基本生存消费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消费。在形象消费方面,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和品牌的东西,特别是服饰、化妆品等,由于亚文化群体思维对个体思维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去购买被集体认同的品牌,就是为了与群体形象保持高度一致。在饮食消费方面,已经不再局限于填饱肚子,而讲究环境、服务和档次,日常小聚也明显增多。在休闲娱乐方面,由于大学生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他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消费加大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各种印刷精良的报刊杂志,异国情调的酒吧、KTV、健身房、体育会馆是大学生课下常去的场所,各地的风景名胜也是大学生追求的新热点。在数码产品方面,主要体现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等。即使这些数码产品更替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超乎想象,作为数码产品热衷粉丝的大学生,也加快了脚步跟随。人情消费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大学生以人情来表明情感的亲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他们认为人情消费是一项必要的感情投资。近年来,高校里学生互送礼物、请客吃饭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各种名目的“贺礼”也是水涨船高如生日派对、得奖、竞选学生干部等。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这一时代特征也促使消费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往的现实消费过渡到了现实消费与虚拟消费并存的形式。随着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己经成为了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电商发展速度极快,各种名目的打折和活动,使得商品种类繁多,价格实惠,又省时省力,促使大学生网上购物愈演愈烈。由于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加之理财意识欠缺,储蓄意识淡薄,日常开支没有节制,消费过程中缺乏计划,容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盲目购买许多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此外信用卡的出现,也能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有了信用消费额度支持,先消费,后付款,可以暂时不受经济的约束,虽然给人们带来便利,但是如果理财规划不合理,就会使人负债累累。这些消费形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的盲目消费,对学生自身发展非常不利。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消费观影响
正确认识消费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