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5-10-21 19:58周迪周宽姚强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周迪?周宽?姚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理论武装;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在高校校园实践活动中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三个倡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融入“三个倡导”,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新型文化科技的拥有者与承继者,是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因此,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注入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坚持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凝练,国家、社会及公民层面的“三个倡导”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有助培育大学生合理的政治思想与正确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形成民族意识、时代精神与荣辱观等基础素养。

2、对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是沟通思想、培育人才的基地,是知识传递和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建设是文化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传递者及引领者,使他们在传递知识技能的同时,将自身的价值观传递至身边的亲友及社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这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对推动民族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生命力的源泉,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导向作用,因此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形成长效机制和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行为及制度等文化因素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塑造灵魂、凝聚人心,增强合力,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竭的力量源泉,共同建设和维护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推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取得的成就

(1)教育内容不断完善。理论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在不断调整与改革。高校都设有四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贯穿于这四门基础课之中。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高校均切实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将所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融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2)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教育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宣传等显性教育形式。以院系为单位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充分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内涵。

2、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作为主体方面。面对全球化浪潮、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受到资本主义逐利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容易受到负面信息以及物质条件的价值偏向的影响,过度强调自身个性的自由从而忽略了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学校教育作为客体方面。高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过多重视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很多高校着重强调校园环境的改善,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中力度不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教师参与引导缺失,课堂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各项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除了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外,其他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活动影响范围不够。

三、以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理论武装

高校应以当今社会国情为依据,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将校园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的理想教育,通过对师生的思想文化熏陶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努力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2、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

高校可科学利用校园公告栏、校园广播站等校园宣传媒体,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建设以网络为主体的校园多媒体系统,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校园论坛、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电视台、师生互动交流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思想素质。

3、在高校校园实践活动中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大学课堂中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作用。再者,紧跟时代脉搏,积极开展实践创新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最后,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节日等机会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懂得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4、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职能和激励职能,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使其成为师生日常的行为准则以及基本标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2]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李君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华文摘,2007.4.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