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教学现状及创新改革

2015-10-21 19:58何博
新西部·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营销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

何博

【摘 要】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和考核体系等五方面提出了培养未来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管理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教学现状;创新改革

市场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该学科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商业品德和营销伦理修养、系统掌握现代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能力的、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管理人才。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各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事业单位对高素质营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也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并能能够直接指导企业市场经营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也应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更好的为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服务。

一、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教学理念是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观念,它影响并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状况与效率。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教学大多还延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考试评价都由教师来主导,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倾听者,教师围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知识,学生课后自行练习课后习题,最终仍以课本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这种传统教学理念首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教师”与“学生”完全割裂开来,没有意识到“教”与“学”的统一性,其次,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教学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在今天看来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多元学习渴求、企业对精英人才需求和社会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的。

2、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教学调查中发现,教师确实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对教学方法做了选择和运用,但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如单一使用“讲授法”,一节课教师独占课堂,从头讲到尾,或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要么一直采用分组讨论,过分追求活跃课堂氛围,还有采用无序的自由学习模式,这些虽然做到了方法多样,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并未形成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但没有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反倒费力费时甚至耽误了教学任务。

3、教学实践环节较少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营销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当前地方院校中,针对市场营销所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室小范围内分组进行营销模拟和情景演练,而且缺少相应的设备和教具,但该门课程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的课堂环境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营销环境,不能还原营销活动各方面的真实需求,不能拓展学生对社会活动的认知,也无法真实体验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

4、教师队伍不合理

教师是院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完善的教师队伍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合理的职称结构,特别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来说,还需具备专业的市场营销师资格,但从整体来看,地方院校符合上述要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数量相当少,甚至有些还是非专业老师在兼职进行市场营销教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院校教学质量。

5、考核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目前,地方院校对市场营销课程的考核,大多以期末笔试成绩论定,少数也对此进行了改革,采用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期末考试分别占10%、20%、70%的计算方式,但仍然带有“以考试为目的”的烙印,考核内容也集中在理论知识层面,实践实习方面少有涉及,这种僵化的考核形式易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出高分低能现象,更加严重的后果是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

二、创新改革对策及建议

1、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要从思想上形成从“以老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意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有效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即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开发学生的情感智力,唤醒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思考能力,应将学生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结合起来统一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意识,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需求。

2、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要素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包括同一门课程各章节内容性质及目标不同,同班级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不同,授课教师知识背景和相关技能经验也不同,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倡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过程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获取和发展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应恰当开发课程资源,筛选教学方法,合理组合教学方式,如可将课堂教学、体验实战教学、技能实训作业教学三种方法相结合,运用到《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相互交替、互相渗透展开全部教学过程,即教师通过这种形式给学生一种推动,使学生拥有自由学习空间且具有完整学习思路,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虽然可以将教材知识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但仍和真实的企业环境、社会组织有很大差别,鉴于市场营销学课程自身社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三条途径来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到企业一线营销活动中,直接参与企业营销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即可获得市场营销“实战”体验,还能跟随企业员工学习到可操作性的营销经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学校聘请企业管理者、知名营销专家、优秀毕业生等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介绍当前国际国内营销环境、营销经验技巧和相关政策制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并未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第三,依托校园社团组织,开展与市场营销相关的竞赛活动,真正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从自身特长出发,在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前期调研,进行合作交流与论证,最终选择合适营销项目,将竞赛作为真正的创业活动,在此活动情境中可进一步丰富营销学理论知识,感受商业竞争和商务合作,还能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院校应鼓励支持教师走进企业当“实习生”,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能力,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特别要掌握企业营销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升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出有用的知识,并更熟练、更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授业解惑,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5、完善考评体系

为解决以往市场营销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院校应根据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标准,对学生专业课建立科学、公正、灵活、多样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情况,按照笔试成绩、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实践考核档次、竞赛获奖档次等记录学生的总学习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吕振奎.“学研教”协同与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13(05).

[2] 辛云鹏.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學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3(05).

[3] 卢毅.论基于“团队项目训练法”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2).

[4] 杨兔珍、王鉴雪.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11) .

[5] 孟泽云.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1(08).

【作者简介】

何 博(1987-)女,陕西周至人,理学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助教,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营销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营销学视角下的媒介批评
用抛锚式方法促进《营销学》隐性知识教学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融合双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生态平台构建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营销学视角下本科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