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司制度下的康巴藏族

2015-10-21 19:53杨峰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法律制度

杨峰

摘要:《尘埃落定》主要讲述了康巴藏族地区两代麦其土司在解放前二三十年间由衰微到鼎盛再到消亡的历史轨迹。本文主要谈论《尘埃落定》中康巴藏族在土司制度统治下的等级制度、法律制度、神秘的宗教和巫术等,借以了解和研究汉藏结合地带的康巴藏族。

关键词:《尘埃落定》;土司制度;等级制度;法律制度;宗教与巫术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①在我国历史上,土司制度是逐渐形成的,一般认为正式形成于元朝,明朝和清初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则逐渐衰微。

巴尔扎克曾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尘埃落定》则为我们展现出汉藏结合地带康巴藏族土司制度下独特的生存状态、风土人情。

一、森严的等级制度

土司作为土司制度下统领一定辖区的最高政治首领,其掌握一切军、财、政大权。土司还拥有一套完备的组织机构,来统管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诉讼及刑罚等,而残酷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其最鲜明的特点。

在《尘埃落定》中,土司制度下的身份、地位等级区分十分明确。作为少数的土司及其家人,生活腐化,骄奢淫逸,而作为绝大多数的百姓和家奴则生活困苦,甚至有些人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没有。由于残酷的等级制度,使人们的命运千差万别。在土司制度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

“骨头把人分出高下。

土司。

土司下面是头人。

头人管百姓。

然后才是科巴(信差而不是信使),然后是家奴。”②

当麦其家的二少爷和家奴的孩子们在严寒的冬天捉野画眉时,农奴家的孩子们脚上没有靴子,身上没有袍子,可他们看上去并不比穿戴整齐、雍容华贵的二少爷怕冷。尽管作为麦其家的二少爷被称之为“傻子”,可是方圆几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因为他是土司的儿子。然而,即使作为家奴或者百姓绝顶聪明的儿子,也不见得会有人知晓。只是因为那里的规矩是:土司的儿子将来要做土司或者土司的兄弟,而家奴的孩子注定是家奴,行刑人的儿子还是行刑人。

虽然在麦其土司的管辖下,有拥有自由的百姓,但是他们随时可能因为触犯禁忌而失去自由,甚至成为任人差遣的家奴。“因为土司喜欢更多自由的百姓变成没有自由的家奴。家奴是牲口,可以任意买卖任意驱使。”“总而言之,我们那个时代定出的规矩是叫人向下而不是叫人向上的。骨头沉重而高贵的人是制作这种规范的艺术家。”③残酷的等级制度禁锢着康巴藏族人的思想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专制的法律制度和残酷的刑罚

在土司的统辖范围内,不仅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作为维护土司统治工具的法律制度和刑罚也十分严酷。

(一)专制的法律制度

在《尘埃落定》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一辖区的土司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土司就是“法”,每个土司都有一套自己的法律制度,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土司统辖范围内的法律只是维护土司专制统治的工具,甚至有时候土司的随口一言,就是金科玉律。

在土司制度下,法律的制定是土司的独断专行。作为上层人,喜欢更多的家奴供自己驱使。“而且,要使自由人不断变成奴隶那也十分简单,只要针对人类容易犯下的错误订立一些规矩就可以了。这比那些有经验的猎人设下的陷阱还要十拿九稳。”④例如索朗泽朗的母亲本是个自由人,她只需交贡和行差,但是她未婚先孕,触犯了私生子的律条,因此她由自由人变成了没有自由的家奴。

(二)残酷的刑罚

在专制独裁的土司制度下,刑罚成为维护土司阶级利益及威慑臣民的利器。在《尘埃落定》中,单在麦其土司行刑人家的刑具室内,针对人体各个部位的各式各样的刑具就装满了整整一个房间。如专挖人眼的勺子,各式各样的鞭子、刀子等。

只要是在土司领地上触犯律条,就会受到处罚,有时土司甚至会滥用刑罚。即使是从圣城拉萨来的翁波意西,也因为触犯土司对本地宗教的信仰及涉足麦其土司对继承人的选择,而先后两次被割去舌头。麦其土司甚至因为贪慕最忠誠于他的查查头人妻子的美色,而随便找了一个莫须有罪名把查查头人杀死。这些残酷的刑罚,无不体现着对人身体的摧残和对生命的践踏。

三、宗教

(一)宗教在麦其土司领地的尴尬地位

纵观古今中外的任何时代,宗教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麦其土司领地处于汉藏交界处的特殊地带,决定了此地的土司和汉族发生更多的联系而不是他们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因此宗教在这片土地上处于尴尬的地位。

阿来在《大地的阶梯》中讲述道:“在西藏,是神权至上,世俗政权要依附于神权。而在整个嘉绒地区(麦其土司在此范围),是中央王朝册封的土司手握世俗大权,而僧侣阶层必须依靠世俗权力的支持才能生存。而在很多时候,土司家族本身掌握着神权。”例如,麦其土司在继承土司位置之后对济噶活佛的冷落,只是因为在老麦其土司死后,他放出话说是麦其土司的弟弟而不是他最更适合继承土司职位。活佛作为宗教领袖,一方面,他心地善良,敢于直言,虔诚佛教。另一方面,他为了自己寺院众僧侣的生计而不得不依附于土司,甚至听色令于土司,讨好土司。例如,在预测地震时,门巴喇嘛的犹豫与济噶活佛的仗义执言成为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宗教在那个地方的尴尬地位,而使宗教在信仰与世俗面前,处于两难境地。

(二)宗教之间的矛盾

在康巴藏族地区,不仅存在着宗教与世俗权力之间的矛盾,而且也存在着本地宗教内部及本地宗教与外来宗教之间的矛盾与权力的争夺。

当二少爷生病时,济噶活佛和门巴喇嘛就会各显神通,总想在给二少爷治病时,一决高下:比谁的本领更大,谁在土司中的地位更重要。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争权,主要是因为:土司对他们的倚重不同,他们待遇和地位就会有很大差别。

虽然门巴喇嘛和济噶活佛之间有矛盾,但是当西方的查尔斯(基督教信徒)和从圣城拉萨来的翁波意西来本地传教时,他们又不谋而合地成为一个阵营。

四、结语

《尘埃落定》使我们了解到汉藏结合地带康巴藏族独特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其中土司制度下等级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及巫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康巴藏族的民族历史、民俗文化,有助于我们研究康巴藏族与传统西藏藏族的异同等。

注解:

①http://baike.so.com/doc/6752891.html,2014年2月11日访问

②阿来著,《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一版,13页

③阿来著,《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一版,13页

④阿来著,《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一版,14页

参考文献:

[1]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2]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3]阿来.尘埃落定[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龚荫.中国土司制度[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5]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法律制度
论众筹融资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背景
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及其意义
论“土十条”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